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如何读懂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三个关系

新闻频道 来源:人民网 2016年07月15日 17:5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7月14日电 (万鹏)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其他重要事件的历史节点。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如何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樊鹏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深沉的使命忧患感,追忆了党的艰辛历程与光辉伟绩,聚焦于党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落脚在中国当下现实和实践,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之路。

  樊鹏向记者指出,2016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入推进实施的关键年份,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看待党的理想信念,如何正确处理全面从严治党与继续改革发展关系,前所未有地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2016年还是理论和实践相互交织之年,中国加速崛起,面临国内外面严峻形势和挑战,中国需要进行包含供给侧改革在内的一系列结构性改革,在改革创新征途中,如何正确对待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如何正确处理理论坚守与实践创新的关系,考验着中国的理论家和实践开拓者。通过学习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我们可以发现有三对关系贯穿始终,就如何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信念与改革发展的关系,以及理论自觉与实践创新的关系,总书记的讲话给予了寓意深远的解答。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只有通过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真正明白道路的意义

  “习总书记的讲话以讲述历史开篇,回顾总结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他对历史的回顾与追忆完全立足于现实。”樊鹏向记者谈到,总书记用了三个“伟大飞跃”,重在阐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全面、辩证地将历史与现实高度统一在一起。他讲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革命时期、建设时期以及改革时期,历经先后三个三十年构成的三次“伟大飞跃”,其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实现了改革开放的繁荣发展,凸显中共执政的绩效合法性,更重大的意义在于通过三次历史飞跃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制度成果和道路意义。通过前两个飞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和王朝政治,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通过后一个三十年,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物质基础。

  樊鹏认为,通过三次飞跃,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总书记提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的意义,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艰辛探索发掘的道路,彰显的不仅是自信,而且是改造现实、开拓未来的勇气和动能。只有通过历史发展的脉络,才能真正明白道路的意义,也只有通发展的现实,才能真正明白道路的力量。没有历史以及历史产生的道路,哪有现实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勇气和从容。中国要走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可以真正站在历史制高点,中国改革发展不是唯GDP主义的,更不是西方持有偏见认为的那种只注重现实经济增长而忽略价值增长的巨人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而且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理想信念和改革发展的关系:

  坚守理想信念,改革发展才敢信马由缰,却不会脱离根本方向

  习总书记的讲话高扬理想信念,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告诫全党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樊鹏认为,总书记提出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提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但是,总书记并没有为理想而理想,在讲话中反复强调理想信念与现实、与改革发展的关系,要求做到坚守理想信念和坚持改革发展的统一。

  “在现实中,有人以理想信念否定现实,否定改革。似乎只有在历史中才有党的理想信念,才体现远大的追求。如果以抽象的历史标准和理想信念作为准绳,有些改革似乎偏离了轨道,陷入了死胡同。”樊鹏认为,总书记的讲话十分注重正确对待历史经验、理想信念与改革实践的关系。他强调:“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那么理想信念呢,理想信念是历史经验的一部分,是高度浓缩和抽象的正面历史经验和规律性认识,在处理理想信念和改革发展的关系方面,习总书记讲话透露出强烈的自信心。

  樊鹏指出,理想信念与改革发展不仅不矛盾,而且彼此反哺、相互砥砺。没有理想信念,改革发展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有了理想信念,坚守理想信念,改革发展才敢信马由缰,虽一往无前,却不会脱离根本方向。但是,只有理想信念,不认可现实和实践甚至以抽象的理想信念否定当下现实、否定具体改革,同样不可取。理想信念不是空中楼阁,不是乌托邦,而是需要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动能,才算作伟大。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是要知道自己为何而出发,不能忘记理想信念和远大追求,但同时还强调“继续前进”,是沿着初始的理想目标而前进,因为“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理论自觉与实践创新的关系:

  只有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理论,才可能真正占据历史的制高点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还用大篇幅谈到了理论的重要性,但谈的最多的是理论与时代、与实践的关系。”樊鹏向记者指出,总书记重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通篇讲话中,凡涉及对党的指导理论的重要论述,都将之放在时代和实践的层面来谈。总书记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这次重要讲话的启迪在于,理论坚守要与时代发展、实践创新相并而行,相互统一。

  樊鹏认为,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那么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引领。理论在本质上一定是可以检验的、可以证伪的,需要经得起时代的检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宣称不需要检验的理论不是理论,而是宗教教义和信条。理论要能拿来使用,不能使用的理论就会变成教条,就会被抛弃、被忘记。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理论则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同时,总书记引用恩格斯的话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作为党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需要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

  正确的理论应当指向未来,应当用无尽可能对理论的韧性加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他同时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樊鹏认为,只有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理论,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可以解决人类社会实践中挑战和问题,才可能真正占据历史和道德的制高点。

编辑:王玉西 责任编辑: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