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六月的小岗,麦香四溢,禾苗青青。
宽阔的改革大道两旁农业加工科研企业云集,金银花、蓝莓、石榴等特色种植园穿插其中。徽派建筑的中心街道上,田园风格的农家乐、农家超市一字排开。往远处眺望,一块块高标准农田延展至地平线以外,一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的新农村画卷跃然眼前。
4300亩高标准农田颗粒归仓
“今年的白馍能吃到嘴里了。”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时,走进小岗村4300亩高标准农田,当时正值小麦抽穗灌浆的关键时期,总书记嘱咐,要加强田间管理,实现丰收。
站在小岗村4300亩高标准农田的田埂上,种粮大户程夕兵接受本网记者采访,他说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绝不叫种粮农民吃亏,这让他心里更有底、干劲更足了。
种粮大户程夕兵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习总书记对农业的熟悉让他这个种粮专业户都很佩服。这块地的产量怎么样、小麦属于什么性质、能否做面包、面的筋度能达到多少、病虫害防治做了哪些工作?手持麦穗的总书记对关切的农业问题一一询问。
程夕兵说,自己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家流转的270亩土地情况,当提到用沼渣、沼液代替化肥进行生态种植时,总书记很高兴。程夕兵告诉记者,用沼渣、沼液代替化肥,最大的成本就是运输,几乎和化肥的成本相当,但地会越上越肥。
“土地流转、家庭农场是这次总书记关注的重点。”程夕兵说,他在座谈会上提到自己刚申报了家庭农场,总书记详细询问了家庭农场的优惠政策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说,绝不叫咱种粮农民吃亏,这让俺们这些种粮大户心里更有底、干劲更足了。我们一定多种粮、种好粮,让大家吃上放心粮!”程夕兵说,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流转面积,通过机械化规模种植降低成本,“采用机械化插秧,一天能种上百亩,而用人工插秧,一天种一亩地都困难,农业成本要降下来,必须开展适度规模种植。”
“国家政策决定国家命运”
“2014年,我们大包干带头人给习主席写了封信,希望他能来看看现在的小岗。没想到今年总书记真的来了,帮我们圆了一个梦。”严金昌是当年小岗村十八个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专门到访他所办的农家乐——金昌食府。
严金昌是当年小岗村十八个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和当年要求包产到户不同,如今的他把冒着风险分得的土地全部流转了出去,他说由农户单打独斗的传统种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只有深化改革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打破农业瓶颈。
初夏季节,农家乐的后院果蔬飘香。严金昌说,当时总书记就是站在这里,说了“农家乐、乐农家”这句话。“我跟主席说,您提出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小岗也有自己的小岗梦,我们提出了八项规划、三十六项措施,目标到2020年经济收入翻一番。主席听了很高兴,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小梦汇成大梦。”
回忆起当年按下红手印的情景,今年73岁的严金昌依然激动,“当时小岗有800亩土地,俺们就想,咱有田有地,为啥就没有的吃?这么多地,如果大家都好好干,吃不了、用不尽。所以大家下定决心包产到户,提出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鼓励多劳多得,不问国家要粮要钱。”严金昌说,国家政策决定国家命运,没有党和国家,就没有如今的小岗,“原来俺家没饭吃,住的是破草房,现在儿女全开上了小汽车。”
和当年要求包产到户不同,如今的严金昌却把冒着风险分得的土地全部流转了出去,“我们一家一共35亩地,全部确了权,流转出去的是经营权,承包权还是我们自己的。”严金昌说,土地流转后,农民不仅能拿到每亩800元的流转费,旱涝保收,不种地了还能从事别的工作,拿双份收入。
这里就是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来到小岗重温改革时感慨,“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用改革的思路谋划发展
“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未进富裕门”,曾经一段时间,改革明星村小岗陷入脱贫不富的尴尬。
脱贫靠改革,致富更要靠改革。去年7月,安徽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小岗村颁发,以确权颁证为新起点,盘活沉睡的土地资产,小岗又一次走到了前头。目前小岗村12000亩耕地已全面完成颁证,土地流转面积超过8000亩,占全村可耕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严金昌就是土地流转的积极倡导者,他说传统种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打破农业瓶颈。“土地流转后,我们小岗有搞养殖的,有种蔬菜大棚的,蓝莓、桃树、石榴、金银花等特色种植,丰富了农业结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价值。”
土地流转让农户由单打独斗走向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小岗村广泛开展一二三产融合,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打造具有小岗村元素的农业品牌,形成以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13年以来,小岗村成立的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收入连年突破500万元。
集体经济壮大了,民生投入更有了底气。在小岗,新农合、农作物保险和16周岁以上村民的养老保险全部由集体购买,同时,还为家庭困难村民建立数据库,开展精准帮扶。
“总书记来到小岗村召开座谈会,特别提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要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要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吴小林说,“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弘扬‘大包干’精神、沈浩精神,特别是结合当前的“两学一做”,用改革的思路谋划发展,用改革的举措推进落实,用改革的勇气继续创造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记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