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一根藤”老艺人:传统工艺的守望者

央视网报央视网 2016年04月28日 12:0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11111

  央视网讯(记者 李绍飞 冯思谣)在一个上百平方米的平房里,拉锯声、锤子声、手动刨子声此起彼伏,宛如一首节奏欢快的交响曲。

  这里是天台山和合人间文化园的工作车间,51岁的木匠袁相华正在用钢丝锯锯木,木块很短,只有二三厘米,弯成了圆角型。

  钢丝锯是特制的,成弓形,方便操作。“一般的锯不行,只有这种锯才能在锯木时保持一定的弧度。”他说。

  袁相华的工作台上是将要成型的一副木屏风,上面图案首尾相连自成一体,复杂而又精巧。

  这就是流行江南的“一根藤”,又称“和合藤”、“万年藤”,俗称“天台软条”。它由许多小木条,通过榫卯拼接、回环穿插,盘曲成首尾相连的吉祥图案,其造型酷似生生不息、连绵不断的山间野藤,“一根藤”正由此而得名。

  作为独具天台特色的传统技艺,“一根藤”有广泛的实用性、装饰性,在祠堂庙宇的堂门、木扇窗、佛龛,大户人家的木门窗、雀替、屏风,木床的水口、前檐等都有应用。

  尤其是它精美的制作和艺术价值,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根藤”仍然是很多大户人家装点门面、置办家具的首选。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机器化作业以及板材家具的流行,这项传统木工技艺日渐式微,面临失传的危险。老艺人汤智欧告诉记者,目前,有能力制作一根藤的木工屈指可数,而且老化严重,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人。

  木工技艺的巅峰

2222

  18岁学习木艺的袁相华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他父亲就干了一辈子木工,主要侧重于雕刻。

  袁相华决心继承父辈衣钵时,父亲就告诉他,要学就学“一根藤”工艺。“他告诉我,你要是学会了“一根藤”,其他木匠活都不是问题。”袁相华回忆说。

  随着对这项工艺钻研的深入,袁相华才真正理解父亲当年的教导。

  他说,制作“一根藤” 非常讲究。 “一根藤”制作又称“软藤拷条”,它的核心技艺,就是多样化的榫卯结构。有夹角榫、半夹角榫、方夹角榫、平肩榫等近20余种,堪称中国榫卯结构之大全。

  正是由此,在业内,被称为“一根藤”为“木作工艺的巅峰之作、经典之作!”

  所谓榫卯结构,正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一种主要结构方式,它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

  因为一根藤是由数百甚至上千小木条拼接而成,每一个榫卯结构都必须高度精密。“只要有一个(榫卯)出现误差,哪怕1毫米,都不行。”袁相华说。

  已经67岁的老艺人汤智欧评价说,榫卯结构千变万化,无穷无尽,背后是高超的木工技艺支撑,同时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除了榫卯结构的变化多端,“一根藤”还需要经过打样、取材、落墨等26道工序,方能成品。

  “所以,不是一般木匠能做到的,他除了要求扎实的(木工)基本功之外,还要求有绘画方面的艺术天赋和一定的创造力。”汤智欧说。

  更关键的是要能耐得住寂寞,“一根藤”从最开始的画图、选材到制作加工,动辄数月。袁相华说,他独立完成的第一件“一根藤”作品是一套八仙桌、太师椅和条案的组合家具,花费了整整半年时间。

  民间瑰宝失传之忧

43444

  年轻时代,像汤智欧、袁相华这样的一根藤艺人还能依靠这一手艺生活。“那时候,大部分人都是请人到家里打家具,有的大户人家讲究,壁挂、屏风这样的家具,还有木门窗的建筑构件都用一根藤。”汤智欧说。

  但后来,随着现代组合家具的兴起,费时费力成本又高的“一根藤”日渐式微,木匠们纷纷转行。

  袁相华做了好多年家具,汤智欧则以木雕为生,汤智欧的徒弟褚定江辗转进入了深圳一家外资家具公司。

  但几个人心里始终没有放下“一根藤”。2010年,天台山和合人间文化园成立,着手收藏一根藤精品,并设立“一根藤艺术馆”。2013年,馆长沈中明邀请几位老艺人出山,后者欣然应允。

  他们希望能够重新复兴这一传统工艺。目前,文化园中有两个35岁上下的年轻人在学习“一根藤”技艺。

  “这个手艺只有天台才有,现在四十岁以下的已经没有人会这个手艺了,不能就这么失传了,我们希望以传帮带的形式把它传承下去。”汤智欧说。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