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工匠徐文岳:做“泥叫叫”的白鹿原老汉

央视网报央视网 2016年04月25日 16:0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1111

  央视网讯(记者 王甲铸)西安东郊白鹿原上,88岁的徐文岳老人安静的坐在自家的客厅里,脸上写满岁月和故事。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叫叫”的制作技艺传承人,从解放初期学艺,到上世纪80年代退休后专心琢磨,2013年又专门将家里的新房腾出来作传习所,60多年里,老人为这门民间艺术付出甚多。他说手艺不能断在手里,要传下去。

  “泥叫叫”又叫“泥哨儿”,是一种传统的民俗玩具,在西安半坡出土的单音泥哨儿是“泥叫叫”的原始模型。算起来,作为一门手艺,“泥叫叫”在徐文岳老人之前就已经传承了超过5千年。

徐文岳家中摆放的“泥叫叫”。

徐文岳家中摆放的“泥叫叫”。

  “泥叫叫”最早是作为民间祭祀中的一种供品,是人们为已故亲人呈送的一份情感寄托。同时,“泥叫叫”中八仙、福禄寿形象也寓意着让已故亲人享受神仙的庇护。

  因为色彩艳丽,形象可爱,可以吹出嘹亮的哨音,借此,在解放初期,“泥叫叫”在西安城隍庙市场卖的非常火。20岁的徐文岳因从小喜爱绘画,在一位亲戚的建议下便专门去学习了“泥叫叫”的制作方法,学成回家后自己制作给城隍庙市场供货。

  土地改革之后,徐文岳一直在粮站上班,这期间“泥叫叫”不再作为玩具买卖,但老人的手艺并未荒废,他依然喜欢在业余时间制作一些,送给亲朋好友。直到1982年老人退休,他终于有时间坐下来细细琢磨这门传承了几千年的民间艺术。

  徐文岳在原本的工艺基础上对“泥叫叫”进行了改良,创造出不同种类的形象:有鸟兽、虫鱼、人物和神仙,更加注重人物个性的突出、比例的协调和色彩的搭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徐氏“泥叫叫”制作工艺,并于2007年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文岳正在对一个未晾干的泥人用砂纸进行微修。

  徐文岳正在对一个未晾干的泥人用砂纸进行微修。

  他用模子做出泥人原型,经过晾晒、低温焙烤后,再给它们画上眉毛、胡子和花花绿绿的衣服,这些泥人就变成了“赵子龙”、“姜子牙”或是“二郎神”。头部后面有个小窟窿,一吹就可以发出声音。鼓着腮帮一吹,哨声悠远高亢。

  尽管在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以及诸多资料和新闻报道中,都在使用“泥叫叫”这个名字,但老人却并不认同。“形象是个娃娃,再一个是给娃娃吹的,所以叫‘娃娃哨’,‘泥叫叫’这个名字是外地人起的,不能充分说明‘娃娃哨’的生动形象……”徐文岳说。

  在徐老的眼里,这门手艺并不是那么简单,“每一个造型都是有生命的,看着像个活着的人。”

  退休三十年后,徐老虽然身体依然健朗,但精力却不胜从前。4月中旬记者采访时,徐老刚打完吊瓶,左手上还贴着胶布。徐老颤巍巍的说:“以前一会会就做一批,现在一天也做不了一批了。”

2222

  上世纪80年代,老人讲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媳刘新霞,为此,他摒弃了老一代手艺人手艺不外传的思想。现在刘新霞已经是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二代传人。

  2013年老人还将自家新盖的房子改成了“泥叫叫”制作技艺传习所。儿媳刘新霞说,有个传习手艺的地方是老人一直的心愿。

  从作坊到传习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来说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跨越。西安市非遗中心副主任王智曾评价说,徐文岳老人自家盖新房办传习所,让很多人感动,体现了老一代手艺人极为现代的传承精神。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