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藏品名称:青瓷执笛俑
收藏者:陈伟民
藏品来历:持宝人是浙江人,因此对越窑瓷器非常感兴趣,前几年在古玩市场上发现了这件器物,认为是魏晋时期的作品,所以购买下来,这次拿到鉴宝现场请专家断一下年代。
藏品特征:这件作品高14.5厘米,人物头带巾帽,面部表情丰富,双手持管状乐器,身着长衫,领口、袖口都有装饰,捏塑手法简练。
相关背景资料:唐代,随着瓷器质量的提高和需求量的增加,瓷场迅速扩展,胎质更加细腻,釉色更加清纯,并且具有玉质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唐代的越窑还首次进入宫廷,开始成为“贡品”。五代时期余姚窑场是吴越烧贡瓷的主要场所,其纹饰题材以山水、走兽、花鸟、草虫、人物为主,其釉色纯正,刀法娴熟,工艺精良,是越窑中的上乘之作。北宋时期越窑继续烧造青瓷。据文献记载,宋朝立国初期,越窑曾经为北宋朝廷烧制青瓷贡品达到了17万件之多,说明北宋初年越窑生产的青瓷不仅质精而且量大,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廷赠与辽国,所以在北方辽代贵族的墓葬中也常常有越窑瓷器出土。
| |
鉴定专家:王春城 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 从事瓷器研究鉴定工作34年
专家评述:这件瓷俑应该是一个现代仿品。越窑的仿品的烧造工艺,大约出现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这件东西,应该说它现代气息,现代感强一些,特别在人物的面部表情雕塑上,还有它衣纹的纹饰上都差了一些,使用的刻画划的工具和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刻画出的纹饰是不同的。第二点呢,瓷器的釉泽感觉稀松了一点,不像越窑青瓷的釉色那么丰满,那么莹润。再一个关键是它的胎质,和早期越窑有很大的不同。底下破损是因为在支烧,垫烧的过程当中,由于釉子的往下下淌,把垫饼粘在一起了,为了打掉垫饼的时候,伤及了这个瓷俑的底部。专家鉴定团慎重地考虑,给出了这么一个价格。
专家鉴定团估价:500元人民币
责编: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