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藏品名称:银胎珐琅执镜
收藏者:陈天玲
藏品来历:这件银胎珐琅执镜是陈女士在一个小型拍卖会上拍得的。
藏品特征:这件银胎珐琅执镜分为手柄和镜面两个部分,通长为26厘米,镜面宽16厘米,长14厘米,手柄长12厘米。背面为银烧珐琅镶嵌宝石工艺,中心嵌雕花白玉,周围烧珐琅缠枝花卉及两圈星纹,再镶嵌翡翠、碧玺以及红宝石。手柄与镜头结合处装饰有珐琅彩烧制蝴蝶,手柄为古玉制。
相关背景资料:银胎珐琅又称银烧蓝,是以银为胎,用银花丝在胎上掐出花纹,再用透明、半透明的珐琅釉料填于银胎花纹上,经过500度到600度左右的低温多次烧制而成,作品绚丽、明快,别具一格。银胎珐琅工艺多用来制作盒、罐、瓶或是小型摆件,制品可以根据需要镶以玛瑙、松石等作装饰。 “银”作为贵金属具有贵重和坚固性,而珐琅釉料晶莹、光滑极具装饰性,同时也具有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作为宫廷陈设用品,它能为宫殿增添色彩,作为皇家生活用具,更能体现出封建皇帝的尊贵地位。早期的银烧珐琅工艺品,是由清代内务府,广储司设的“银作”来生产,这些工艺品都是为皇宫贵族服务的,因此在这类作品上我们是很难看到古代工艺大师们的名字。直到清晚期,民间银铺才开始烧制这种器皿,银胎珐琅的制作,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焙烧、錾刻、锤揲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缺一不可,常见的珐琅釉颜色有蓝、绿、红、黄、白五种。
| |
鉴定专家:夏更起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 从事漆器、珐琅器、玻璃器、金银器、鼻烟壶等研究鉴定工作34年
专家评述:这是一个银胎蕾丝烧珐琅加镶嵌的执镜,应该是女士使用的。那么银胎珐琅啊是康熙年间由欧洲引进的一种工艺,分成两种做法:一种是在器物的胎体上錾出纹饰,然后满涂一层透明珐琅,通过珐琅釉啊,能看到内部的纹饰;另一种呢就是银胎加上錾刻或者加上蕾丝,局部再纹里边,涂上透明釉,然后再焙烧,有时候它和镶嵌还结合。像这一把镜子,它用镶嵌加重它的装饰性,像这种镶嵌的银胎珐琅,只有北京有这种做法,我从它的图案和造型来看,它的制造年代应该是清晚期,那么根据它已经有了,百十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经过研究呢给它3万块钱。
专家鉴定团估价:30000元人民币
责编: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