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映像——斯皮尔博格

  

  

斯蒂芬的艺术电影之旅


  1993年斯皮尔博格在47岁时终于凭借《辛德勒名单》获得了奥斯卡最佳

  导演奖。在三十多年的好莱坞导演生涯中,斯皮尔博格总是勇往直前,力求做到最好,拍摄一部能够在电影史上留下光辉印记的作品一直是他耿耿于怀的愿望,但这个愿望这也使他在自己的事业生涯中付出了极大的艰辛。

  从《大白鲨》开始,关于他的影片粗俗、血腥,没有任何艺术价值的指责从来没有停止过,他的商业片票房越好,指责的声音也就越大。

  实际上在斯皮尔博格早期的商业片中始终贯穿着人性的表达。《ET》是来自童年的伤痛和幻想,《夺宝奇兵》充满了一个少年对于冒险生活的渴望,而《大白鲨》则是关于一个成年男性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

  但是这些商业片中对于人性的探讨还是受到商业因素的严重干扰,斯皮尔博格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证明自己不仅仅只会拍商业电影,他于1985年开始筹备拍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电影。

  《紫色》根据爱丽思·沃克获得普利策奖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讲述的是佐治亚洲的黑人姐妹西丽和耐蒂从小就被分开,多年后终于团聚的故事。

  《紫色》的故事不再象以往斯皮尔博格电影中那样,有一个强烈的贯穿始终的戏剧冲突,而更多的是意识流式的生活展现。影片中的所有内容都是乌比·格德堡扮演的黑人妇女眼中的世界,包括她看到的别人的生活。除了主角西丽在大部分时间里成为沉默的在场者以外,大幅度的时间跨度也使得影片不再是令人感到喘不过气的紧张,从而引领观看者腾出时间对影片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场景的处理上,斯皮尔博格尽可能的使黑人妇女生活的空间与现实生活靠近,同时又充满炙热的情感。在那像被涂了油漆一般的乔治亚州的大地上,每匹马都闪着光泽,每头牛都膘肥体壮,每朵花都在盛开,生长于其间的黑人姐妹,象土地一样淳朴,她们的欢乐与悲辛充满了西部生活的质感。

  身为犹太人的斯皮尔博格在谈到《紫色》时说,因为我是犹太人,所以我觉得我有资格拍这部片子,作为一个孩子即便我可能像所有孩子都会做的那样夸大了这种痛苦,但同黑人所遭受的种族歧视一样,我始终是一个从童年时就强烈地感受了反犹太主义的歧视的人。

  然而斯皮尔博格在《紫色》中尝试的艺术电影手法,显然没有其在商业影片中展现的电影手法更令人尊敬。更为糟糕的是,斯皮尔博格对于黑人给予的极大同情使得这部影片失去了起码的冷静。

  《紫色》公映后遭到了一致的攻击,有的影评人甚至挖苦斯皮尔博格说,这部电影每个镜头都装扮的花里胡梢,每个场面都被弄得极其夸张,导演对于黑人妇女激情洋溢的表现,再一次肯定了原著作者所要挑战的价值观念。

  对于这些评论,斯皮尔博格感到懊丧和反感。显然主要原因在于他精心拍摄的这部艺术电影并没有打动关注这部电影的人。《紫色》票房成绩一如既往的优秀,并且获得了十一项奥斯卡奖提名。但是最后这部电影却没有获得一个奥斯卡奖项。为此深感愤怒的华纳兄弟公司甚至在一家专业刊物上发表广告声明说,本公司为《紫色》的导演斯皮尔博格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而感到愤慨和惊愕。

  《紫色》之后,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斯皮尔博格又开始拍摄了一系列商业片,但这些影片都没有实现这位导演追求的目标,那就是拍摄一部具备个人风格的有创建的艺术片。

<<上一页下一页>>
第9页
(编辑:小文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