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走进幕后

有一种形式叫平民化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29日 11:19

  作者:《第十放映室》编导刘岩群

  2月9日十套改版了,文化类的节目动静最大。《五日谈》、《第十放映室》等以全新的面目出现,《五日谈》以最全面的文化类报道在五天内密集播出,《第十放映室》是我台最长的一个栏目,90分钟。

  必须承认现在是一个文化趋向多元的时代, 文化有很多分类,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通俗文化等等。同在一个部工作,肯定要关注自己的节目,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以前我就是这些个节目的忠实观众。一个月看下来,最突出的感受是新节目回归了电视的本体意识。

  现代人的现代化过程既是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也是在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电视具有这种教育功能,事实上,这种功能和提供娱乐的功能并不矛盾,因为媒体传播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文学的、艺术的、消遣性的、游戏性的内容。

  这次新节目的推出再一次印证了一个理论:电视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大众文化,它不是一种高雅文化,因为高雅文化具有独创性、不可复制性。我们有的只是原创,就是编导者面对大众、成为大众的代言人之后的产物,它的声音属于大众而非个体。不管我们展示的是文学、音乐、美术、电影、话剧或者是文物,它都活生生地存在于客观,我们要做的是用电视的手段把它表现出来,是一种简易的方法,而非再深刻。

  改版不仅是电视媒体本体意识的回归,也是去精英化的过程。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传播的两端——传播者和受传着之间是无法真正沟通的。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谁也不认识谁。你无法知道观众到底需要什么东西,观众真正想得到的,我们能提供吗?未必。节目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受众的需要、文化消费的需要,他们关注的同样是我们要关注的,我们做节目是被认知、被承认的过程。从这点上说,我们是被动的。从实践效果上看,传播的内容和观众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很大距离,无法全部吻合,因此如果过分强调小众和分众,就会失去潜在的大众,在模糊之间,我们只有想着大多数人。从观众出发,就是把视角放低,平视是很舒服的拍摄角度,比俯视和仰视更省力,这样心态就会从教化调整为服务,不再传达一种要别人接受的观点。现在我只是告诉你一件事,以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细节,结论呢你自己去总结吧。

  海子说,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如果我们不把关注的焦点对准身边的正在发生的事情,不关注今天,不关注现实生活,只瞄准名著和少数阶层,那么只会发出曲高和寡的感慨。

  电视观看是消费的一种表现形式,观众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传播学有过明确的研究,就是电视传播具有负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时间,降低了参与现实生活的热情,只能是被动的知识积累。我们也会觉得每天不看电视会觉得少点什么,而且我们看了之后,误认为知道了就是做了,原为积极参与,现在却成为消极知悉。从这个理论出发,可以说节目提供的内容越多,信息越新,观众的心理会越满足,就会自以为是,就会觉得有所得,进而认为是有文化的人。越看越离不开,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上瘾。

  五日谈后尽开颜,不仅仅是年轻主持人温和的笑脸,更多的是我自己看后会心一笑。毕竟又被“麻醉”了一次。

  那天,和张献民先生聊天,他说,文化类节目最好要借鉴新闻类节目的做法,毕竟几乎所有的电视表现形式都是从新闻节目中来的。还有,文化类节目实际上是文化现象的探讨,各种观点的碰撞,如果在现场能听到多种不同观点争鸣,那会使节目更具深度和活力。 他强调的是思想的多元,希望节目更加热闹些,观众和嘉宾参与得更深入些。

  平等才能亲近,深入才会深刻。平民化可以从小处着手。1976年美国学者巴格里和达克想测试“电视上的人直接对着摄像机说话,或是以四分之三的侧面说话,是否有不同的解读意义”。他们以同步方式录制了两盒录象带,拍摄的是同一个人的同一段讲话,不同的是拍摄角度。通过14组观众的比较,结果显示,从四分之三的侧面来拍摄时,主讲人会被认为较具有专业知识、可信度与真诚,从而使显得亲切、公平、细心、宽容、易感动和轻松。 我发现这些主持人几乎都是正对着摄像机,如果稍微侧一些,传播的效果是否会好点?

(编辑:小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