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在距离北京市区不到一百公里的房山区大安山乡寺尚村因为信息的不畅,制约了经济发展。两年前,通过北京市实施的信息工程,村民们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把一个封闭落后的寺尚村打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时尚村”。
村民杨永怀的上网据说在大安山寺尚村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让村民感到新鲜的是,通过互联网,上百公斤的煤巷道蘑菇被订购一空,卖出了个好价钱,实现了开门红。
然而,就在两年前,大安山乡寺尚村的小煤窑因为安全原因被强制关停。乡里鼓励发展生态农业,提出在废弃的巷道里种植蘑菇,煤矿工人出身的老杨心里可是没有了底。
菇农 杨永怀:我作为一个煤矿工人,挖了一辈子煤,巷道养蘑菇能不能成功,种出的蘑菇好不好卖,我们心里没有底。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乡里专门请来农业专家给村民讲解巷道种植蘑菇的前景,还保证替农民销售。
菇农 杨永怀:村里给我们买了蘑菇菌棒,又说包我们销售,我们凑了几个老哥们,大伙一商量,觉得我们只会赔点工夫,又不花什么本钱,大伙觉得能干。
经过加固的煤窑巷道十分安全。种植蘑菇的成本不到大棚的一半,并且还不滋生蚊虫,能卖个绿色食品的好价钱。
不到一年时间,大安山乡总共投资600万元,在30条被关停的煤巷道建成了6000多米长的蘑菇生产基地,第一个月就达到近20万公斤的蘑菇产量。然而由于信息不畅,这给承诺包销售的乡政府出了个难题,怎样才能把新鲜蘑菇及时卖个好价钱呢?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房山分公司 李昌俊经理:大安山乡政府和村委会找到了我们(问)能不能把宽带接入我们的村呢。
在乡政府的帮助下,互联网进村了,网络技术人员也来了。村民学会了上网查询市场供求信息,在网上找买家。不久,电话和网上订单就源源不断地涌进了这个小山村,绿色食品为村民们铺了一条通往市场的康庄大道。蘑菇、五谷杂粮、柴鸡蛋这些以前农户们自给自足的土特产摇身一变,就成了农民增收的新路子。目前大安山乡的农业产业化不仅解决了210户650多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还带来了年11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现状】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95%的行政村开通电话。但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还不到城市的十分之一。
【心愿】
北京市房山区大安山乡寺尚村村民 杨永怀:现在我们种出蘑菇来是靠网上往外卖,要是说,有多少蘑菇,它(互联网)就要多少蘑菇,我们就更有干劲了。
【展望】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使固定、移动、卫星通信网全面覆盖农村。到2010年在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乡镇能上网。使畅通的信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责编: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