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马钢:“车轮老大”变身记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04日 19:56 来源:
    专题:落实科学发展观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安徽马鞍山钢铁公司是亚洲最大的火车车轮生产基地,这些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车轮是发往美国通用公司的,今年美国通用生产的3000多台机车有一半用的是马钢的车轮。

  马钢车轮轮箍分厂副厂长 安涛:世界上能够生产这样的高速车轮的国家只有日本、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然后就是我们。

  在马钢,这条车轮生产线被形象地称为生命线,最快15天就会有一个新产品诞生,这里生产出的车轮,占据了国内百分之九十的火车车轮市场,是马钢盈利的绝对支柱。但在几年前,中国铁路开始提速时,马钢车轮却曾被市场亮了黄牌。

  马钢车轮轮毂厂副厂长 安涛:火车提速对车轮的强韧性、材料的纯净度,运行的平稳性一下子提了很高的要求。我们的产品标准很低,一提速这些问题全都暴露出来。

  情急之下,马钢联系了法国、德国、日本的知名工厂,希望能够引进他们的技术。

  马钢技术中心产品所车轮室主任 姜波:得到的回答只有一个,就是NO。他们可以给你提供产品,但是不会提供技术。

  那个时候,车轮分厂刚刚花巨资引进了生产设备,最先进的设备,生产的却依然是原来的低端产品,用于产品研发的经费却几乎是零。面对危机,马钢变伸出双手为收紧拳头,来自各部门的100多位技术人员被抽调在一起;原来只用于引进装备的巨额经费源源不断地拨了过来。

  7个月后,马钢生产的高速车轮重新送到了铁道部的试车线上。试验结果,所有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而价格只是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高速车轮市场被马钢重新夺了回来。

  [新视角]

  马钢车轮轮箍厂副厂长 安涛:我们也在反思,为什么刚刚引进了一条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产品却被亮了黄牌,关键就在于引进以后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没有跟上。

  如今,马钢仅投入在高速车轮上的研究经费累计已经超过1千万元,2004年,马钢生产的车轮跑出每小时327公里的最高速度。而整个十五期间,马钢先后改造了9条生产线,每条线都安排了充足的配套创新资金。

  马钢股份公司总经理 朱昌逑:把我们公司的技术骨干整合起来,成立国家级的技术中心;我们把主营收入的3%作为创新经费。

  [新数字]

  十五期间,马钢投入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的资金高达213亿元 ,获得国家专利37项。

  目前,马钢承担国家级钢铁研究重大课题10项,其中4项被列入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新起点]

  根据创新主导、跨越发展的新战略,安徽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框架,发明专利授权量要在2004年基础上翻两番。

责编:陈卓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