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世界周刊]兴奋的困惑等(2月26日)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7日 13:19 来源:CCTV.com
    进入[世界周刊]>>

  点睛

  一、风暴中的阿罗约

  康辉:

  本周,菲律宾的政局,就像《纽约时报》所说的,从热带气旋逐步上升为一场风暴。

  总统阿罗约就处在这个政治“风暴”的中心。

  本周一,正当阿罗约为救灾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总统府的垃圾桶发生爆炸。

  周三,菲律宾军方粉碎了一些军官动员200名士兵发动政变的阴谋。

  周五,菲律宾军方再次阻止了一次政变图谋,阿罗约当天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康辉:

  【 《时代》 《兵临城下》】

  《时代》周刊说,现在对于阿罗约而言,真是兵临城下了。

  政变就好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随时有可能掉下来,结束她的政治生命。

  【《大公报》 “魔咒”】

  香港《大公报》也说,阿罗约之所以立刻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是因为2月24号这一天,让人想起了20年前的“二月革命”。对于菲律宾政治家来说,这几乎是个“魔咒”。

  1986年2月24号,菲律宾人推翻了当时的总统马科斯,这场运动被称为“第一次人民力量”;

  2001年1月20号,在兵变和“第二次人民力量”的冲击下,总统埃斯特拉达被迫下台;

  同年4月底,刚上台的阿罗约在铺天盖地的示威声中,看到了“第三次人民力量”的威力。当时幸亏有军方的支持,才躲过一劫。

  难怪《菲律宾星报》说,阿罗约正在走钢丝。

  她是否能在钢丝上保持平衡,关键取决于是否得到中产阶级的支持。

  康辉:

  【美联社:阴影笼罩政坛】

  就像美联社所说,阿罗约身处险境的背后,折射出阴影笼罩的菲律宾政坛。

  对于菲律宾普通老百姓来说,“兵变”、“人民力量”等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因为从1986年马科斯下台以来,菲律宾的政局动荡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亚洲时报》: 为什么?】

  所以,《亚洲时报》要追问,这又是为什么?

  新加坡《海峡时报》认为,在马科斯之后,压抑很久的菲律宾民众产生了期盼社会变革的急躁情绪,希望出现一个卓越领导人瞬间横扫一切阴霾。

  最典型的就是埃斯特拉达。这位在电影中劫富济贫的“罗宾汉”曾经以历史最高票当选总统。但当人们发现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的时候,马上通过抗议示威来更正自己的错误。

  法国《费加罗报》觉得,曾经是西班牙殖民地的菲律宾,社会上有一种拉丁风格的浪漫政治思维,百姓希望得到社会权威、民族英雄的拯救。所以菲政局动荡和拉美国家有几分相似。

  康辉:

  【《南华早报》: “阿罗约能否涉险过关”】

  这次“阿罗约能不能涉险过关”?相信香港《南华早报》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大家关注的。

  二、活到150?

  康辉: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这句话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听过,里面透着人们对长寿的期待。

  人到底能活多少岁?

  本周,美国一些科学家说,可能活到150岁没问题!

  因为随着抗衰老药物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已经明显收益,衰老过程得到一定程度延缓。

  此话一出,很多人着实吓了一跳。

  媒体的评论当然也就比较热闹了。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让死亡后退”

  “让死亡后退”,《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惊讶之中透着一股子兴奋劲儿。

  《新闻周刊》: “长寿革命”

  “虽然死亡和纳税一样不可避免,但未来人类的衰老是会变慢的。”

  《新闻周刊》则看到的了一场21世纪即将到来的“长寿革命”。

  罗马尼亚的《今日报》也认为,衰老其实是一种无法根治、但能缓解的病症:

  史前人类平均寿命只有18岁,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达到了33岁;

  20世纪初人类的生命理想还只是男人40岁、女人46岁;

  可是100年后的现在,我们对男人和女人的生命理想已经分别超过了74岁和80岁。

  相比之下《科学》杂志有点儿些悲观。

  它认为,在延长人类寿命方面,科学差不多快走到头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无论如何也达不到100岁。

  康辉:

  剑桥大学老年学家奥布里有句名言: “衰老是文明社会中无法容忍的野蛮现象”。

  所以,即便像《科学》杂志那样,持悲观态度的人有不少,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开启长寿之谜 】

  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人类能开启长寿之谜。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就认为,关键在于,如果死亡是一种程序,那么我们必须找到延缓这种程序的“按钮”。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提出了《青春常在的三个秘诀》。

  秘诀一:挨饿。实验证明:不让老鼠吃饱,结果它们比吃饱的同类多活一倍的时间。

  秘诀二:依靠生长激素。科学家发现人在幼年时血液中这种激素的含量比老年时多40倍。

  秘诀三:找到衰老基因。科学家“去除”老鼠身上某些基因后,老鼠寿命比平均寿命长30%。

  康辉:

  可是,如果真的有一天,满大街都是100多岁的老人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

  恰巧在本周四,中国老龄委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目前已进入老龄社会,而且在整个21世纪,中国都将处于老龄社会。

  所以老龄化的社会影响问题,已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卫报》 :长寿改变我们的生活】

  《卫报》说了,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对于“老”的观念。也许到2050年,我们的退休年龄将是85岁。

  比如,中国有句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但这句话搁在现在已经过时了。

  不过,英国的《金融时报》还是担心,延缓衰老会导致世界人口过剩。政府支付退休金的负担也会大大加重。

  美国的《未来学家》杂志想得更远,它认为老龄人口的增加不利于新鲜事物成长。

  就像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的:科学创新很少是通过扭转反对者的观念来普及的。实际情况是,反对它的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新一代人从一开始就接受了它。”

  康辉:

  甚至还有科学家提出:抗衰老药物可能引发老年痴呆。

  所以,人是不是活得越长越好?

  面对那么多争议,也有人发表了这样的见解,值得一听:

  科学的真正目的不应是无限延长人的寿命,而提高人生存的质量。

  就像英国作家巴里莫尔所说的:

  “一个人在他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而不是充满遗憾的时候,他就不是一位老人。”

  故事

  采花大盗

  康辉:

  玫瑰,被称作爱情之花。

  每年2月14号,情人节的时候,玫瑰就身价倍涨。一些颜色,香味独特的新品种玫瑰更是被标以花中“天价”出售,一枝动辄数百元甚至上千元。

  所以,每年的情人节,都是种玫瑰花商们大把大把赚钱的时候。

  不过,今年情人节,在意大利的圣勒莫,这个盛产玫瑰的城市却陷入了一片紧张之中。

  圣勒莫,美丽的意大利“花之城”,南欧最大的花卉市场。

  依山傍海,风光旖旎,温和的地中海气候使这里成为花的国度。

  情人节的到来,更使这里的空气中充满甜蜜芳香。

  然而,这一切,却都改变不了发生在一个夜晚的罪恶。

  晚上11点,在一家名叫安吉诺·穆塞蒂的公司总部门前,出现了几位不速之客,在四周查看了一下公司的保安系统后,离开了。

  三小时后,几人再度出现,潜伏在公司门口,等待例行巡逻的警察走过后,他们通过一道防火门潜入公司。

  第二天早晨,警方接到穆塞蒂公司的报案,迅速赶来。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公司内部井然有序,调查后发现并没有丢失任何现金财产,窃贼偷走的东西似乎少得可怜,一台电脑,几张软盘和光盘。

  康辉:

  看起来,这不是什么大案。

  但消息传出后,紧张的气氛立刻开始在这座“花之城”弥漫开来,甚至连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都被惊动,下令迅速破案。

  这,究竟是为什么?

  安吉诺·穆塞蒂是圣勒莫乃至意大利最成功的花卉公司之一。家族经营历史已经有40多年,他们培育的花卉超过40多种,其中最畅销的是玫瑰。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失窃的关键不在于那台电脑,而在于电脑中所储存的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公司上百个全球客户的名称和联系方式,以及公司花卉产品名录和售价。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份绝密资料!这份资料关系到公司正在培育的玫瑰新品种!

  此案由于事态严重,当地警方立即上报给国家宪兵司令部。经专案组现场勘测,他们断定潜入者非常专业,应该是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作案的是一个职业盗窃团伙。

  但是,真正对这些信息感兴趣的却一定是其他花卉公司、或者是希望了解意大利花艺秘密的人。

  警方认定,这是一起“工业间谍”案。

  康辉:

  2005年,圣勒莫曾经发生过一起类似的案件。

  当时,窃贼闯入圣勒莫的花艺实验学院,盗取了一些电脑软盘,其中同样储存着新品花卉和新型肥料的资料。

  目前,警方怀疑,在圣勒莫存有一个专门的“工业间谍”团伙。

  工业间谍,这个词听起来似乎很难和芳香明媚的“玫瑰”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花卉业竞争之残酷,早就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些局外人的想像。

  玫瑰是世界名花,而从玫瑰花瓣中提取出来的玫瑰精油,则素有“液体黄金”之称。 它甚至比黄金更贵,一公斤玫瑰油的价格等于一公斤半的黄金。

  全世界玫瑰精油的产量每年大约30吨,其中意大利占有相当比重,而且品种最为出色。

  而历史悠久的花城圣勒莫,则尤其以培育开发新品玫瑰著称。

  一百万欧元,七年时间。

  这是培育出一种新品玫瑰所需付出的平均成本。

  100万欧元接近1000万人民币。

  而一旦新品成功上市,回报就可能高达10倍。也就是大约1亿元人民币。

  因此,一个玫瑰新品种的成功往往能改变一家花卉公司的命运。

  但新品花卉的机密信息一旦被对手获取,那将招致不可想象的后果。

  很可能还没等新品花卉正式上市,有的商家就开始匿名非法销售新品花卉,使培育者多年心血付之东流。

  因此,当穆塞蒂公司机密遭窃的消息传出后,拥有450个批发商和6500家花卉公司的圣勒莫花市惊呆了。警方马上加强了对花卉市场的安全戒备措施,花商们也纷纷忙于自保。

  由于穆塞蒂公司是意大利创汇大户,花卉行业的领头羊,因此,此次失窃对于整个意大利花卉业来说也是打击不小。

  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下令,国家宪兵司令部和警方限期破案。

  康辉:

  工业间谍,自然是受到“不讲商业道德”这样的指责。

  但一位也曾培育出玫瑰新品的花商马切斯觉得,这也是电脑惹的祸。

  他说,“我从来不把重要信息存在电脑里,电脑不保险,有很多家伙想要盗取你的成果。”

  当然,马切斯先生的话有些片面,但近年来电脑的普及应用的确给工业间谍以不少可乘之机。

  2005年6月,以色列破获的一起最大的工业间谍案,同样和电脑有关。

  案件破获的起因其实很偶然。

  2004年11月,以色列作家阿姆农·杰克孔特发现他正在创作的一部作品的部分摘录竟然出现在互联网上,这令他非常诧异。警方调查后发现,作家的电脑被植入了“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的名字来源于荷马史诗。古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多年不能得手,之后想出木马计策,他们把士兵藏匿于巨大的木马中。在敌人将其作为战利品拖入城内后,木马内的士兵爬出来,与城外的部队里应外合攻下了特洛伊城。

  而如今,“木马”却成为臭名昭著的黑客程序。

  完整的木马程序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服务器程序,一个是控制器程序。如果你的电脑被安装了服务器程序,拥有控制器程序的人就可以通过网络控制你的电脑、为所欲为,这时你电脑上的各种文件、程序,以及在你电脑上使用的账号、密码就毫无安全可言了。

  而且这种病毒可以被植入到许多载体之中,比如游戏软件、影视CD盘等,使人防不胜防,即使电脑被染毒,由于其下载数据快,也不易让人察觉。

  的确就像历史上的特洛伊木马一样,“一经潜入,后患无穷”。

  康辉:

  那么是谁在作家电脑上安装了木马病毒呢?

  以色列警方最终发现,居住在伦敦的海福雷提,也就是作家的前女婿,正是该病毒的操控者。而在随后对海福雷提展开的调查中,以色列警方又意外地发现了一桩大型工业间谍案。

  原来,对作家电脑的入侵不过是海福雷提恶作剧性质的个人行为,作为一名电脑高手,他的主要工作是开发类似特洛伊病毒的程序,帮助一些公司盗取竞争对手的电脑信息。

  他的雇主中就包括以色列三家著名的私人调查机构。

  这些调查机构的客户都是一些大公司,包括移动通讯公司,有线电视公司、汽车进口商和矿泉水公司等。为了获得客户竞争对手的绝密资料,他们经常把“特洛伊木马”病毒装进作为礼品的CD盘中寄送给对方,或通过电子邮件将病毒植入对方的主机之中,以此来窃取对方电脑中的重要信息和数据。

  警方调查发现,被这些程序入侵的公司数目之多,堪称以色列史上之最。很多受害公司因此失去了大批客户,竞标也屡屡遇挫,损失难以估算,却完全没有发现间谍就潜藏在他们的电脑里。

  康辉:

  和圣勒莫的“采花间谍”相比,以色列的这些工业间谍手段更加高明,也更加难以防范。但从本质上而言,他们都是利用不法手段获取竞争对手的机密信息,从而展开不正当竞争,攫取市场。

  目前,玫瑰窃案的调查还在进行当中,相信一旦调查出现突破,被揭露的将是行业竞争中黑暗的一面,而最终被曝光的肯定远不只那几个破门而入的小贼。

  人物:不是神话

  他,因为17年前的言论引来了今天的牢狱之灾,

  他,被称为是否认纳粹大屠杀者最危险的代言人,

  《世界周刊》本期人物,关注英国历史学家大卫·欧文。

  1945年1月27号,

  席卷波兰的苏联红军在波兰南部的奥斯威辛小镇发现了一座用铁丝网围起的集中营,当他们走进去时,恐怖的场景让久经沙场的士兵们几乎窒息:

  7650名表情呆滞、瘦弱不堪的幸存者,

  7700公斤头发,

  1万4千条人发毛毯

  波兰总统 克瓦希涅夫斯基 :(2005年1月27号 纪念奥斯威辛死难者活动)

  我们现在站在一个任何语言都显得多余的地方

  但我们仍然要说

  要怀念 要呼喊 这里曾是人间地狱

  然而,在英国历史学家大卫欧文的笔下,

  奥斯维辛,却见证了另一番历史。

  “集中营的犹太人多死于伤寒”

  “奥斯威辛的毒气室根本没存在过”

  “希特勒对大屠杀一无所知”

  为什么,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在大卫·欧文的眼中,变成了一个夸张而歪曲的神话?

  康辉:

  神话,虽然说部分来源于历史,但是里面充满了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在里面。

  所以,神话与历史,就像白天与黑夜,天上和地下一样,还是泾渭分明的。

  可是,大卫·欧文,偏偏喜欢将神话与历史混为一谈,为此,他遭遇了三年牢狱之灾。

  本周,奥地利宣布欧文的判决的时候,欧文怒气冲天。

  他指责法庭太愚蠢,但更多人为他的举止所瞠目。

  2月20号 奥地利维也纳院

  2月20号,穿着深蓝色西服、戴着手铐的大卫·欧文由防暴警察带入了法庭。

  他神情高傲,手上还拿着那本由他撰写的《希特勒的战争》。

  大卫·欧文:

  我强烈质疑这件事,

  奥地利(因为我的言论)要判我入狱七年这件事真的很愚蠢。

  大卫·欧文,现年67岁,英国最受质疑的历史学家,

  因为他否认纳粹大屠杀,

  被少数新纳粹主义者吹捧为“我们时代最为勇敢的反潮流历史学家”。

  1989年,欧文因为在奥地利发表了否认纳粹屠杀犹太人行为的演讲,遭到奥地利当局的通缉。

  2005年11月,欧文再度入境奥地利时被警方逮捕关押至今。

  在欧洲,包括奥地利在内的11个国家都颁布了关于惩罚否认大屠杀者的法律。

  根据奥地利联邦法律,任何人都不得公开发表开脱、否定或美化大屠杀历史的言论。

  尽管欧文在被捕后,曾通过律师向外界宣布,经过1989年以来17年的学习,他已经改变观点,承认纳粹大屠杀了。

  在20号当天的庭审中,他也向法庭认罪,承认“奥斯维辛没有毒气室”是错误言论。

  但由8人组成的陪审团最终还是做出决定,判处欧文3年监禁。

  康辉:

  对于法庭判决的结果,

  英国广播公司直言不讳,立即评论说,三年太短了!

  原因是:欧文早就在学术界丧失了作为一个学者的信用。

  大卫·欧文 :

  当然,这是一个关于言论自由的问题

  很显然,你无法相信德国和奥地利的历史学家

  因为他们的历史是在某种法律的压制下写出来的。

  在审判中,大卫·欧文仍时不常地为自己的历史观辩护。

  但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问到:难道欧文你写的历史就可以相信吗?

  1994年,欧文以诽谤罪将美国埃默里大学历史学女教授利普斯·达德特告上了英国法院。

  因为她在1993年的著作《否认大屠杀··对真相与记忆的挑衅》中,

  将欧文称作是“大屠杀否认者中最危险的代言人之一”,

  还指出他歪曲历史的用意是为欧洲新纳粹主义的复活摇旗呐喊。

  审判中,利普斯·达德特组织了专家团对自己进行了强有力的辩护。

  其中一份700多页的分析报告对大卫欧文的作品这样分析道:

  “穿透欧文作品看似坚固的表面,我们很快会发现一系列扭曲和伪造的地方, 我们没有看到在任何地方,欧文使用了可以接受的合法的历史调查、研究和阐述手段。”

  1963年,25岁的欧文出版了第一本书《摧毁德累斯顿Destruction of Dresden》,书中把1945年盟军对德国这座古城的轰炸说成是反人类的罪行。

  1967年,在《西科尔斯基之死The Death of General Sikorski》一书中,欧文提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观点,认为这位二战时流亡在外的波兰政治家西科尔斯基是丘吉尔下令暗杀的。

  西科尔斯基,波兰政治家。他曾为争取波兰的独立而四处奔波。

  二战期间,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坠机身亡。

  一直以来,他的死因没有定论。但欧文大胆地将四科尔斯基的死说成是一场政治阴谋,而他的惟一证据就是一本拙劣的手抄本日记。

  2000年,法院判处欧文败诉,并负责支付所有法律费用,共200万英镑。

  英国《卫报》这样评价说, “利普斯·达德特审判彻底地暴露了欧文作为一名历史学家的不诚实、鲁莽和与顽固。 ”

  康辉:

  遗憾的是,2000年的这场审判虽然最终导致了大卫·欧文的破产,但并没有让他的神话彻底破灭。

  6年来,欧文继续续写着纳粹的神话。

  虽然,他先后被奥地利、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加拿大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但他的支持者似乎也有不少。

  这又是为什么?

  2月20号庭审当天,一名自称是欧文朋友的老人在法庭上高喊:“坚强点,大卫,坚强点。”随后法警将这名老人驱逐出法庭。

  在法庭门外,一些欧文的右翼支持者在游行示威,抗议政府干涉欧文的言论自由。

  然而,在示威者所谓“言论自由”的背后,

  不难发现,还有一股暗流在涌动。

  “我不属于任何政治党派,但你可以称呼我为温和的法西斯主义者。

  我刚刚参观了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的城堡,我觉得它就像一座神殿。”

  这是大卫·欧文20多岁的时候,接受英国《每日邮报》采访说的话。

  此言一出,刚刚进入伦敦大学学习的欧文就受到了舆论各方的关注。

  1963年以来,欧文陆续发表了他的一些作品。

  虽然当时一些学者质疑欧文的方法和结论,但因为这些书的销量不错,

  英国和美国的出版商还是争相发行。

  而随着销量的激增,欧文的言论也越来越激烈。

  “那些宣布自己是大屠杀幸存者的人在撒谎,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经济赔偿”

  “针对纳粹的纽伦堡审判是一场不公正的审判”··大卫·欧文

  与此同时,欧文还与德国、美国一些新纳粹主义组织和提倡历史修正主义的组织保持着联系。

  历史回顾委员会,美国有名的历史修正主义组织。

  自1989年以来,欧文不断出现在这个组织举办的各种活动上。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苏联解体后,西欧的外来移民迅速增加,欧洲经济止步不前甚至出现衰退,新纳粹主义开始在欧洲迅速抬头。

  从1995年到1998年,欧文受邀在德国的新纳粹国家联盟(neo-Nazi National Alliance)上发表过7次讲话。次次被大有市场。

  康辉: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大卫·欧文大量的和惊人的错误不是因为无知或者疏忽,正相反,是故意的而且是计算好的,所以才会这么震撼人心。

  而他的读者、听众因为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探索精神去深刻探究欧文作品来源的真实性,才让这些人钻了空子。

  不过,仅此而已吗?细想起来,总觉得还有些什么。

  恐怕,那就是新纳粹主义抬头的欧洲所给予欧文的过分宽容。

  但是,历史毕竟不是神话。。。。。。

  欢迎收看世界周刊,大家周末好!

  2月份,真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时节。天气多变,国际政治的风向标也一样。

  这周的世界,谈不上“平静”二字,危机与希望似乎依旧是此消彼长,相互较着劲儿。

  在梳理众多国际新闻的时候,有张照片总让我挥之不去。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最近来到华盛顿动物园看熊猫宝宝泰山。

  照片谈不上有多少美学价值,但它给我的冲击力绝不亚于一张摄影佳作。

  照片上,可爱的熊猫宝宝泰山正和妈妈美香嬉戏,劳拉躲在一边,偷偷地观望,一看就知道,她生怕打搅了这对幸福的熊猫母子。

  细心的劳拉,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思绪万千。

  因为同样在本周,美国媒体再次披露:华盛顿和亚特兰大动物园因为养大熊猫代价太过高昂,正考虑要把租借的熊猫送回中国。

  象征中美两国和平友好的熊猫,将何去何从呢?

  好,接下来,我们把视线转向再过几个小时,就将闭幕的第二十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扫描

  1、 哈马斯受命组阁

  本周,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新总理正式出炉。

  巴勒斯坦总理 伊斯梅尔·哈尼亚:

  我们正在与巴勒斯坦各派组织就政府组成进行商议,希望组建一个最大范围的联合政府,获得国会批准。

  但面对来自美国和以色列的压力,新政府究竟能否顺利组成并有效运行,究竟这是不是哈马斯放下枪杆,举起橄榄枝的转折,还难以预言。

  2、 俄伊“核谈”:雷声大 雨点小

  本周,俄罗斯与伊朗就核问题举行的莫斯科会谈没有取得实质进展,之后双方移师德黑兰继续会谈。如果双方不能就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这一关键问题尽快达成协议,3月6号召开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将很可能把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伊朗被迫亮出的最后底牌的压力越来越大。

  3、 查韦兹:石油搭台 唱反美高调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本周再唱反美高调,这次他把矛头对准了指责他妨碍地区民主的美国国务卿赖斯。

  赖斯女士又来惹我了,因此我要给她一个吻。赖斯女士,来个吻吧,原谅我的鲁莽,不过请姑娘记住,我是花园里的一棵荆棘树,谁惹我我就刺谁。别惹我,赖斯女士,别惹我,小姑娘。

  舆论认为,敢于如此调侃赖斯,查韦斯的反美态度背后其实是委内瑞拉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而面对不少拉美国家的向左转倾向,美国总统布什也表示,必须摆脱被石油后院劫持的命运。

  4、印巴“塔尔快车” 化解40年离愁

  2月18号,一趟以巴基斯坦的塔尔沙漠命名的快车,重启了印巴之间一条停运40年之久的铁路线。

  “塔尔快车”连接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和巴基斯坦的信德省,今后将每周一趟,当天往返。人们期待,促进印巴之间更积极的民间交流能逐步化解两国间的多年积怨。

  5、 泰政局有变 总理解散国会下议院

  泰国政局本周出现新变数,近来屡遭反对党抗议的总理他信开始反击,24号,他解散了国会下议院,并宣布在4月2号提前举行大选,

  泰国总理 他信 :

  我已经当了5年总理,如果你们对我不满,就让我回家。但如果你们希望我留任,给我投票,我会继续为你们服务。

  要避免泰国国内紧张的政治局势演变为暴力斗争,他信总理必须尽快获得公信力。

  6、新加坡航展 凸显亚洲市场魅力

  两年一度的亚洲航空展26号在新加坡闭幕。此次参展的民航客机中,空客公司的A380再次成为航展明星。此次航展吸引了世界众多航空企业,因为,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被视为目前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增市场。

  视线:兴奋的困惑

  康辉:

  意大利都灵当地时间今天晚上,第20届冬季奥运会就要闭幕了。

  从一些数据看,本届冬奥会举办得非常成功。

  本届冬奥会,参赛国达到了80多个,电视观众30亿人次,是有史以来观看人数最多的一届冬奥会。

  而就在人们兴致勃勃地观看比赛的同时,兴奋的困惑,也比往届更加突出了。

  第一个冲过终点的滑雪运动员被意大利警察戴上手铐,正在赛场上东征西杀的冰球运动员被突然出现的意大利宪兵带走,刚刚结束了美妙冰上舞蹈的选手被意大利警方逮捕……这些被幻想出来的情节似乎很像好莱坞电影。但在现实中,冬奥会发生的事情就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的那样,“在好莱坞你也不可能找到这样的故事情节。

  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间普通的小木屋。它是今年冬奥会期间,奥地利滑雪队的营地。

  2月18号深夜,30名意大利警察对小木屋进行了突袭。

  警方透露,他们搜走了100个注射器、30包药,还有一些输血装置,并对10名奥地利运动员进行了兴奋剂检测。在搜查过程中,一名奥地利运动员把一个装有针头和药品的袋子扔出窗外。

  而小木屋的承租人则乘坐一辆小型货车逃离。

  这个承租人是谁?他为什么要逃跑?

  瓦瑟·迈尔,前奥地利滑雪队教练。

  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迈尔就租过小木屋。当时奥委会反兴奋剂人员在那里发现了输血装置。迈尔被禁赛到2012年。

  而这次,迈尔偷偷来到都灵,在阿尔卑斯山脚租下小木屋作为奥地利滑雪队的营地,并频繁和运动员接触。迈尔没想到的是,他的一举一动早被意大利警方监视。

  结果,出现了意大利警方深夜突袭,瓦瑟·迈尔落荒而逃的一幕。

  迈尔在进入奥地利境内15公里处,撞上了警车。他自己说当时看到有警察过来询问,感到极度恐惧,想到了撞车自杀,因此被送进当地的精神病院。

  而第二天,19号,两名在突袭中接受药检的奥地利运动员也偷偷潜回到了国内。

  康辉:

  据一些媒体报道,逃回奥地利的两名运动员暗示他们使用了“违禁的方法”进行训练。再加上意大利警方掌握的那些输血器具作为证据,这次“袭击门”事件和往届冬奥会的兴奋剂丑闻一样,看来又是一场“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但是,正像好莱坞大片扑朔迷离一样。这次戏剧性的冬奥会兴奋剂事件却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它涉及的不仅仅是赛场内兴奋剂的使用,更体现的是赛场之外的困惑。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早在冬奥会开始前就宣称,根据本国法律,如果在冬奥会期间抓到服用违禁药物的运动员,要对他们处以最高3年的刑罚。

  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表示这次要对兴奋剂“动真格”的,决不手软。本届冬奥会期间,共进了行1200次的兴奋剂检测,比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多了45%。

  乱世用重典,在兴奋剂丑闻不断曝光的时候,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用谁的典?如何用?

  2005年11月,国际奥委会言人戴维斯表示,奥委会的立场是根据比赛规则对服用禁药的运动员进行处罚,但不是依据法律把运动员关进监狱。媒体注意到,这与意大利政府的说法有矛盾。

  2006年1月30号,国际奥委会和意大利政府最终达成协议,奥运会期间,对违禁运动员的处罚遵照意大利法律,但兴奋剂检测权在国际奥委会。

  而这次,“夜袭门”事件各方的态度却耐人寻味。

  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戴维斯20号在记者吹风会上说,意大利警方对奥地利滑雪选手驻地的突袭完全是单方面行为,事先并没有通知国际奥委会。

  意大利警方则强调,当时有两名国际奥委会兴奋剂检测官员在场。

  兴奋剂事件发生后,有记者拍到了欧盟轮值主席国奥地利首相舒塞尔突然出现在都灵大回转赛场上。

  “夜袭门”事件的另一位主角——“做贼心虚”、逃离意大利的奥地利滑雪运动员佩纳20号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被命令两次脱光衣服。警察还让我在一份声明上签字,我不懂意大利文,所以不愿意签字”,“他们说我带了违禁物品,我害怕坐牢”。

  奥地利政府在沉默两天后,也开始抗议意大利警方像“对待罪犯”一样对待运动员。奥地利高山滑雪名将赫曼·迈耶则对意大利警方“居然会像追捕拉登那样去组织追捕一个普通人。”表示不满,就连瓦瑟·迈尔本人也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他使用了违禁药品,他将通过律师控告国际奥委会诽谤。

  2月24号,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戴维斯宣布,10名接受兴奋剂突击检查的奥选手药检结果均呈阴性,没有发现异常。但她同时强调说,药检结果呈阴性并不等于奥地利选手没事,因为这件事情远不止看起来那么简单。

  纽约《每日新闻》的一篇评论文章说,归根结底,奥运会是一场所有国家有关于“国家尊严”和“国家荣誉”的竞赛,主办国、参赛国与奥委会围绕处理兴奋剂问题的机制方面,存在着博弈。

  康辉:

  记得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此次冬奥会开幕之间,也曾公开呼吁俄罗斯运动员在这次冬奥会上远离兴奋剂丑闻,但不幸的是,兴奋剂丑闻今年对俄罗斯来说,依然是挥之不去。

  惩罚措施方面的法律漏洞,在兴奋剂事件中自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对于运动员来说,吃不吃兴奋剂,到底值不值得去冒这个险,困惑还来自运动竞赛本身,而在今年的冬奥会上,这一点更突出了。

  2月11号,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团体赛冠军,高台速降跳雪运动员原田雅彦,被大赛组委会剥夺了参加90米级个人赛资格。引人注目的是,大赛组委会官方宣布原田雅彦取消比赛资格的原因是他的雪橇太长。

  原来,根据组委会规定的最新规则,原田雅彦的体重相对于他的雪橇长度有一点点轻。

  大约轻了198克,也就是4两。

  举重、摔跤、拳击等力量型项目限制体重无可厚非。但滑雪这种技巧型项目因为体重不合格而取消比赛资格,引起了广泛争议。于是《华盛顿邮报》评论说,“运动装备合格,但人不合格”,这作为剥夺运动员参赛资格的理由,颇有点削足适履的意味。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因为体育科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于是很多运动员为了适应竞赛规则,不注重技巧训练而是专注于钻规则的空子,靠服用特殊药物或采取特别的训练方法来使自己的身体变得“完美”起来。而对于那些不使用特殊方法进行训练的人来说,反倒容易被“竞赛规则”所淘汰了。

  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这次冬奥会上,一些运动员带着极薄的帐篷在山顶宿营,据说这样可以提高血色素水平,保证自己的兴奋剂检测中安然过关。此举,闹得兴奋剂检测人员哭笑不得。

  康辉:

  奥委会规则说,反兴奋剂的原因是兴奋剂对运动员身体有害。

  但其实,现在一些新型的兴奋剂被证明只有暂时的副作用,并不像以前那样对运动员有害。

  而且很多时候,按照旧的兴奋剂检测标准,有些新的药物算不算得上是兴奋剂,还无法界定。于是,就有人提出,既然这样,会什么不修改奥运会反兴奋剂的规则呢?

  “基因兴奋剂”,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名词。“服用基因兴奋剂”,就是改变与体育运动成绩有关的基因。比如说将基因物质转移到运动员的肌肉上,就可以刺激蛋白质,增加人的体能。可以设想,再过10年或15年,世界上将会出现基因库,运动员将从中寻求所缺乏的能力。例如,足球运动员既需要耐力,也需要爆发力,他可以用基因使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全面。

  2005年初,美国世界滑雪冠军米勒就公然宣称有些兴奋剂能保护生命,因此反对药检。

  米勒德观点被看做是在“公平竞争边缘”上的叛逆。

  这不由的引发人们对奥运精神的实质进行深入思考。

  《解放报》认为,形形色色的兴奋剂腐蚀的不仅仅是运动员的身体,更腐蚀着运动员的心灵,玷污着奥林匹克精神。服用兴奋剂可以使身体完美,但无法使人的心灵完美。

  当一个无法抵挡名利的诱惑,企图走一条迅速提高成绩的“捷径”时,他正在与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

  康辉:

  兴奋剂是个道德问题,但绝不仅仅是道德。

  有人把冬季奥运会看做是一场在冬天里关于爱的喜剧。这场每过4年就会上演17天的喜剧能使你暂时忘记周围世界的各种丑恶,而假设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相亲相爱。

  但忘记并不等于视而不见,兴奋的困惑能使我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竞技”、“装备”和“公平”之间寻求平衡,换来一个更洁白的冰雪世界。

责编:薛蓝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