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世界周刊]鹌鹑危机 电脑60岁等(2.19)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0日 13:50 来源:CCTV.com
    进入[世界周刊]>>

  人物:鹌鹑危机

  一只小小的鹌鹑是如何引发一场“危机”的?

  本周,美国白宫的工作人员一定深有体会。

  2月11号,在一次打鹌鹑的打猎活动中,因为美国副总统切尼发生意外“走火”,经过数天的酝酿和放大,终于引发一场危机,把整个白宫都置于熊熊的炉火之上。

  2006年2月14号,10点不到,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就来到记者面前,他特意戴了一条醒目的橙色领带,调侃地说,他知道副总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所以不必担心他把自己当鹌鹑误伤了。

  话音未落,麦克莱伦就成了各路记者围攻下的鹌鹑。

  记者追问的30多个问题,几乎每个都和3天前副总统的误伤事件有关。

  [同期]麦克莱伦 白宫发言人:

  如果你们想浪费时间在(误伤事件)上

  也可以

  但是我们首先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国人民身上

  就在麦克莱伦几乎招架不住的时候,误伤事件的主角切尼终于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我就是那个扣动扳机的人”——切尼宣布愿意承担那个他一生中最倒霉一天的所有责任。

  2月11号下午,切尼与78岁的律师惠廷顿以及美国驻瑞士大使威尔福德夫人一起在南得克萨斯一座农场打猎。

  开了几枪后,惠廷顿独自寻找被打下的猎物。

  这时,切尼看到一只鹌鹑飞出,立刻举起28号口径霰弹枪射击,就在开枪的一刹那,他看见惠廷顿穿着橘色背心,站在子弹射出方向大约30米远的一道沟里,枪响后,惠廷顿倒下了。200多枚霰弹钢珠击中了他的右胸和右半边脸。

  幸运的是惠廷顿当时戴着防护镜,更幸运的是,切尼随身带着医疗队。1小时后,惠廷顿被送进医院。

  康辉

  打猎误伤,这在美国的涉猎季节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不过当这件事和美国副总统扯上关系,就成为切尼自己所说的“大事件”了。

  而“大事件”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则成为媒体炮轰的对象,于是一只鹌鹑引发的“血案”终于使白宫陷入尴尬。

  切尼无照打猎?

  据报道,切尼本来拥有德州的打猎许可证,但许可证上却少了7美元的一张印花税票。切尼的顾问辩解说,他们曾经给管理部门寄过支票,但没有收到税票。

  切尼将面临刑事诉讼?

  2月12号中午,切尼来到医院看望受伤的惠廷顿。惠廷顿见到切尼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希望这次事件不要给切尼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切尼称赞惠廷顿不顾自己的安危,是“德州真正的绅士”。

  不过,得克萨斯检察官瓦尔迪兹称,如果惠廷顿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不幸身亡,他们将展开大陪审团调查。那才是切尼真正的麻烦。

  为什么只向地方小报暴料?

  枪击事件发生21小时后,切尼才通过农场主人阿姆斯特朗向当地一家发行量极小的报纸透露了情况。在枪击事件发生很长时间后,切尼办公室也没有一个人将消息通知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

  为此《纽约时报》等大报批评说,切尼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敢亲自出来说明事情真相。

  更多媒体则用略带嘲讽的口气表达了对切尼的不满。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夸张地宣布:“好消息,我们终于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下落——迪克·切尼;我们无法抓住本·拉登,但我们击中了一名78岁的律师。”

  《每日秀》节目则公开了一段2月11号晚6点03分切尼打给布什总统的语言含混的电话录音。

  布什:嘿,迪克

  切尼:……

  布什:怎么了?

  切尼:不管怎么说,我们遇到了个麻烦

  布什:麻烦?

  切尼:是的

  布什:在德州农场?

  切尼:是的

  布什:你打伤了人?

  切尼:……

  布什:那个78岁的人,在脸上?

  切尼:……

  布什:那你在哪里过夜?

  切尼:……

  康辉

  误伤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批评切尼的猛烈程度,连切尼本身也没有想到。

  他在接受采访时为自己辩解说,我们遇到过总统(里根)遭枪击的事件,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副总统枪击别人的情况。

  言外之意,这件事只不过是一次意外,和政治无关,媒体不应该大做文章。

  不过切尼的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在美国历史上,枪击别人的副总统并不是只有切尼一个。况且政治人物的一举一动,背后也往往都是政治。

  1804年7月11号,共和党人副总统伯尔与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在威豪肯高地进行了一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决斗。

  同是美国的开国元勋,汉密尔顿和伯尔没有私人恩怨,有的只是政治理念的分歧。

  决斗中,汉密尔顿首先开枪,但他故意把子弹打偏。

  伯尔后开枪,准确地击中了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身亡,他主张建立统一联邦的《联邦党人文集》永远流传。

  伯尔获胜,但他主张建立松散邦联的政治主张却自我毁灭了。

  历史教学家埃利斯在《那代人》一书中,把伯尔的一枪看做是决定美国命运的大事,汉密尔顿则是改变美国的6个人之一。

  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开枪射伤别人的副总统切尼1996年也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改变美国的9个人》,他在书中认为,改变美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机遇到来时运用好权力。途径有三条:在权力斗争中不怕冒险、要奖励朋友和惩罚敌人。

  切尼本人的经历则为他的理论增添了注脚。

  1968年,切尼受雇于尼克松的经济顾问拉姆斯菲尔德,拉姆斯菲尔德对切尼的印象是:他是“一个聪明、目的性强、懒散的年轻人”。后来,拉姆斯菲尔德和切尼联手在多届政府中任职。在水门事件中,切尼周围的人都认为尼克松违反了美国价值观,只有切尼坚持认为尼克松是在权力斗争中遭到暗算。

  拉姆斯菲尔德称赞切尼做事低调,能“不声不响的”把上司盘子里的难题解决掉。《纽约客》评论家阿尔曼认为,切尼专注于建立人脉,这是他登上副总统宝座的又一法宝。

  康辉

  今年年初,美国《时代》周刊评出2005年14位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切尼与布什共同名列榜首。能与总统共同榜上有名,原因是时代周刊认为,切尼那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副总统了。

  据知情人讲,在白宫,只有布什总统才是惟一能说服切尼改变策略的人。

  所以,这次的鹌鹑事件,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曾表示,要是副总统卷入了负面事件,白宫很难插进手。

  可想而知,当媒体直接向切尼本人开火的时候,滋味如何了。

  1990年,海湾战争的时候,当时的国防部长切尼就对他的一个“猎友”——前参议员辛普森说,他根本不会理会那些“净问傻问题的记者们”,因为他相信,无论他怎么解释,最终的结果都是成为嘲弄的对象。

  而911事件发生后,切尼的行踪更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人们只有在他的搏客中,知道他经常待在一个叫做“堡垒”的神秘地方。

  切尼在搏客中写道,我的代号是‘挖掘者’,我的任务就是专门躲在‘堡垒’里,‘挖掘’信息。”

  而专门“挖掘情报”的切尼,在“情报门”事件和“特工门”事件中因错误情报饱受指责。华盛顿邮报批评说,在白宫享有特殊权力的切尼,建立了一个封闭的“烟囱”,下情从底下进,而切尼从上面收,结果情报工作究竟搞得怎么样,没人知道。切尼完全是一个在白宫“作茧的”人。所以切尼在这次鹌鹑事件中遭受广泛指责和嘲讽,完全是“作茧自缚”。因为人们与其是吹毛求疵,不如说是对新保守主义一意孤行的封闭作风发泄不满。

  斯图尔特 电视主持人:

  为什么他(切尼)在已经知道了惠廷顿先生

  不是一只鸟的情况下

  (我们不妨)假设他已经掌握了那样的情报

  他还是会向惠廷顿脸上开枪

  科迪 电视评论员:

  在911后的世界

  美国人希望他们的领导人能够决断一些事

  如果不向自己的朋友脸上开枪

  那么将给鹌鹑传达这样一个信息

  美国是软弱的

  康辉

  《新闻周刊》报道,2005年11月份美国有线新闻网和今日美国报联合搞了一个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切尼的支持率跌落到36%,比10月份的时候下跌了5个百分点。而却年10到11月份期间,正是“特工门”“情报门”再次困扰白宫的时候。

  于是,当公众的不满情绪郁积在胸的时候,本周的一只鹌鹑,却最终引发了一场危机。

  视线:电脑60岁

  本周二,2月14号,又一个情人节。

  在这个充满玫瑰与浪漫的日子里,《金融时报》的一则报道似乎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辛辛那提一家私人录像监控公司为限制员工进入存放警方录像资料的房间,在他们右臂植入了米粒大小的电子芯片。

  但,这条消息却让“人体植入芯片”的争议再次升温。

  一个人通过电子设备控制另一个人,这到底道不道德?是不是有悖伦理?

  或许是巧合,电脑在这一天刚好整整60岁了。

  由于芯片和电脑之间的这种必然联系,便有了我们今天“视线”的焦点。

  1946年2月14号,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亚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而他的诞生,与战争息息相关。

  二战爆发后,美国陆军为研制新型大炮设立了“弹道研究实验室”。

  但极为繁重的计算任务让人大伤脑筋,美国陆军雇用了200多名计算快手,还是捉襟见肘。

  就在军方一筹莫展之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克利博士提出了试制“埃尼亚克”的设想。

  尽管埃尼亚克是一个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174千瓦的庞然大物。据说开动时整个费城西区电灯都会变暗。

  但它的计算速度却是手工的20万倍。

  用它计算炮弹弹道只需要3秒钟,而在此之前,则需要200人手工计算两个月。

  美国的成功让英国耿耿于怀。

  原来早在1940年,为破译德国密码,英国研制出了大型电子运算装置“巨人”机。

  自它投入使用后,德军大量高级军事机密很快被破译,大大加快了纳粹德国败亡的进程。

  1940年,英国通过“巨人”机获悉德国空军将空袭重要工业城市考文垂。为保守“巨人”机的秘密,丘吉尔断然决定不疏散考文垂居民,结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但“巨人”机只是计算机的雏形。这一次,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不一样,英国没有抓住由计算机引发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的机遇。而美国,抓住了。

  其实,当年的“埃尼亚克”还不如今天的一些高级袖珍计算器。

  然而,为了军事目的而诞生的计算机的确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制造一种会思维,有智力的机器,来帮助人理解世界、指挥世界,这曾经是人类最大胆的设想。

  但是,当电脑真的以惊人的速度向人类最初的大胆设想接近时,人类的感受或许有点并一样了。

  1952年,美国大选竞争激烈。

  CBS租用“埃尼阿克”升级的UNIVAC计算机,来处理选举结果的资料。

  选举结束后45分钟,UNIVAC就计算出艾森豪威尔将以438票的绝对优势赢得胜利。

  由于选举前,几乎所有专家和媒体都预测竞选双方势均力敌,因此CBS拒绝报道选举结果。

  当选举结果正式公布后,所有人都惊呆了:艾森豪威尔得了442票,预测误差率不到1%!

  这一偶然事件让计算机“一夜成名”,开始从实验室走向社会。

  斯蒂芬-霍金,被称为爱因斯坦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从1985年起丧失语言能力霍金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作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

  依赖电脑的绝不仅仅是身有残疾的霍金。

  《观察家报》的描述则反映了眼下大多数人对于电脑的依赖:(

  “如果我坐在一架飞机里,我希望飞机上的电脑能比我更担心飞机坠毁。”

  2006年2月5号,日本本田公司新型的“阿西莫”双脚步行机器人首次公开亮相。

  “阿西莫”不但能以时速6公里的速度跑步前进,还有出色的“交际”能力:

  当客人按响门铃时,“阿西莫”立刻前来迎接,把客人领到桌边坐下后又端来茶水和饮料。

  对此,美国《新闻周刊》感叹:电脑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感觉世界的能力和相互交流的方式。

  而这一切,来自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

  埃尼亚克能在1秒钟内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

  1994年12月,Intel公司宣布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它每秒可进行3280亿次加法运算,是“埃尼阿克”的6600万倍。

  如果让一个人完成它一秒钟进行的运算量的话,需要昼夜不停地计算1万多年。

  到2005年,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已达到每秒超过万亿次。

  然而,随着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增加,人们对它的期望也越高。

  在你张嘴吃乳酪之前,它会向你说“早晨好”;人的各种感知将被储存在超级电脑里……

  这也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不久前英国电信公司未来学部门主管皮尔逊对2050年作出的预测。

  深有感触的霍金开始忧虑:

  “人类应通过基因技术完善自身的DNA,确保对计算机的智力优势,遏止智能机器人统治世界的局面出现。”

  有人爱它,也有人恨它;有人把它奉为天使,也有人把它看作魔鬼。

  这恐怕是人类对当今几乎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电脑,最真实的感受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因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人们突然对自己一手炮制出来的机器有了惧怕感,担心会有那么一天,自己终将无法驾驭自己所创造的机器,甚至被其取而代之。

  而当这种担心与日俱增的时候,在残酷竞争中创造着大量财富的IT业却更加加快了脚步。

  电脑,注定将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

  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音乐走调,脚步声沉重,成排剃了光头的人在倾听屏幕上的“老大”(暗指IBM)发表言论。一位年轻、健美的女郎双手拿着铁槌冲进来,在屏幕前停下脚步,将铁槌向屏幕掷去,发出震耳欲聋的粉碎声。“1月24日苹果公司将推出Macintosh电脑,你将了解它为什么不同于奥威尔的《1984》。”

  1984年,这则经典广告帮助Macintosh成为苹果推出的最成功的电脑之一,苹果电脑也摧毁了IBM等垄断势力。

  今天,IBM、Intel、苹果、惠普等知名公司构成了IT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3年,电影《黑客帝国II》一推出就被戴上了当年的“时尚文化”的皇冠。

  在一场人机大战之后,机器人Matrix(是母体或矩阵的意思)控制了地球,奴役着人类。

  人类的肉体在世界I里浸泡于液体之中,精神却在Matrix制造虚幻的世界II中享受着生活。

  而幸存的一部分人类在地心建立名为锡安的基地,试图发起反抗。。。。

  《黑客帝国》走红背后折射出的,正是人类潜意识中对于电脑有朝一日主宰人类的恐惧。

  而这种恐惧,倒也并不纯粹是杞人忧天。

  电脑是否能为自己做决定?

  2002年6月,一个叫Gaak的机器人为它的独立性作出了惊人的示范。

  它从在英国罗瑟汉姆科技馆中出逃,沿着馆外的栅栏搜寻,直到发现一个通向自由的缝隙。

  人们之所以关注自身制造的电脑,还是由于一件真实的“谋杀”案件。

  1989年,前苏联国际象棋冠军古德科夫在莫斯科挑战一台巨型电脑。

  当古德科夫连胜3局后,突然被强大电流击毙。

  当时苏联警方认定,是电脑输棋后恼羞成怒,自行改变程序,释放电流击杀对手。

  不过,专家再次调查后发现,是外来电磁波干扰了电脑程序造成“误杀”,才让人松了口气。

  1997年,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在“人机大战”中输给电脑“深蓝”,再次把这种忧虑推向了高潮。

  当然不少人坚持认为,“深蓝”只是计算能力上而不是在智力上超过了人类。

  然而《纽约时报》却意味深长地评论道:

  我们也许并没有太多的发觉,事实上人工智能在我们生活中已无所不在:

  它负责控制汽车卫星导航系统,还掌控着我们的电子邮件接送。

  过去电脑只能在计算能力上与人较量,今天则能在足球、国际象棋甚至音乐合成制作等任何领域向人类发起挑战。

  一个朋友告诉我,《黑客帝国》最难让人接受的一点,是导演竟然从机器的立场来讲故事,机器完全可以脱离人类而生存。这让人看到一种可怕的前景。

  不过也有人打趣说,如果有一天电脑变得忘乎所以的话,只要拔掉电源,一切就万事大吉。

  说实话,其实这两种观点正好体现了我们人脑对电脑未来发展趋势的两种态度。

  而这,也许正是《黑客帝国》希望给予我们的思考:

  技术进步,的确可以证明我们人类自己的伟大,但关键要让我们鲜活的生命得到最基本的关爱。

  所以,在电脑60岁生日的时候,我们要送上一份温馨的祝福,感谢电脑过去给予我们人类的巨大帮助,更祝愿电脑与我们永远成为忠实伙伴。

  点睛 谁的难关?

  哈马斯上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世界各大媒体对哈马斯的关注依然热度不减。

  开始的时候,媒体评论的焦点多在哈马斯到底能否渡过难关,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方面;但时至今日,已经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追问:现在,到底是谁的难关?

  本周,哈马斯的外交出境明显改善了。

  2月17号,哈马斯政治领导人马沙勒应邀访问了土耳其。

  3月初,哈马斯还将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访问莫斯科。

  此外,委内瑞拉等南美国家也向哈马斯发出了邀请。

  美联社:“哈马斯频频收到了橄榄枝。”

  美联社显然已经看到了哈马斯的脚跟越站越稳。

  但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的政治大厦产生了裂痕。

  不少欧美媒体近来有这样的担忧。

  金融时报:华盛顿进行自我反省

  英国《金融时报》就评论说,哈马斯的胜利在华盛顿引发自我反省。

  一年前,当布什总统宣称推广民主在道义上很必要的时候,就有一些官员对此表示怀疑。而现在,当伊朗、伊拉克和埃及的伊斯兰主义者纷纷在选举中获胜后,就连支持布什总统的保守派也对在中东强制推行民主的做法是否明智开始表示怀疑。

  洛杉矶时报:布什政治联盟被撕裂

  美国《洛杉矶时报》也发表评论,认为哈马斯赢得选举胜利,撕裂了布什政治联盟中的关键部分。评论说,美国国内支持以色列的组织一直是布什政治联盟中的关键部分。但哈马斯获胜后,这个关键联盟正在破裂。加上白宫又竭力想在中东取得政治进展,这样一来,这种破裂必将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纽约时报:断财源 封关口 去人心

  断财源;封关口;去人心

  这是纽约时报透露的美国和以色列密谋使用的三招,目的是迫使哈马斯放弃极端立场。

  具体来说就是切断哈马斯财源;控制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地区与外界的人员和货物通道;想办法让巴勒斯坦人感觉哈马斯执政不力,使其失去民心。

  目的就是要逼迫哈马斯下台、巴勒斯坦重新举行选举。

  这三招管不管用,说实在的,真不好说。

  就像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所说的,哈马斯意外上台,真正考验的其实是以色列的政治稳定。

  两难境地:

  评论说,以色列代总理奥尔默特当前有两难:

  考虑到国内鹰派的反应和大选的需要,必须持强硬态度,这是一难;

  二难是:又不能过分强硬,否则会给国际社会留下破坏中东和平进程的印象。

  消息报:鹰派VS鹰派

  所以,以色列消息报甚至预测,哈马斯当选很可能刺激以色列的强硬派内塔尼亚胡在大选中获胜。最终形成“鹰派对鹰派”的僵持局面。

  不过,其实就像有些分析人士指出的,哈马斯上台并不意味着和平进程的停滞,相反,把哈马斯纳入政治轨道上来反而给了和平一个机会。

  就在这个周末的时候,又传来了一个积极的讯息:巴勒斯坦主流派别法塔赫第一次表示,愿意有条件地与哈马斯组成联合政府。

  由此我们更加坚信:中东和平需要的不仅仅是政治家的大智慧,更需要他们的远见卓识和宽广胸怀。

  二、“兴奋”的代价

  本周,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优美的男高音还在耳边回响,第二十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便传出了不和谐音。

  大屏幕 奥·派列娃的照片

  31岁的俄罗斯运动员奥派列娃为“兴奋”付出代价。因为兴奋剂检测结果呈阳性,她被剥夺奖牌。这是本届冬奥会上爆出的第一个兴奋剂丑闻。

  芝加哥太阳时报:冬奥会上的杂音

  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感叹:这是冬奥会上的杂音。

  派列娃在13号进行的冬季两项女子15公里个人赛中夺得银牌。她还是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女子10公里个人追逐赛的冠军。

  “遗憾”和“羞愧”,这是俄罗斯《莫斯科新闻报》用的字眼。

  因为早在冬奥会开始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还亲自呼吁俄罗斯运动员在冬奥会上远离丑闻。

  谈到兴奋剂的历史,要追溯到现代奥运会诞生之前的19世纪中叶,当时就有不少关于比赛选手服用兴奋剂的报道。

  1960年,丹麦自行车运动员克纳德?延森在进行公路自行车比赛时因服用兴奋剂衰竭死亡。 这个事件促使国际奥委会痛下决心,于1961年在希腊雅典成立了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 为什么反对使用兴奋剂?

  多种科学 对人体有害;违背体育道德:

  英国《多种科学》杂志回答说,

  首先,兴奋剂中的激素类和刺激剂类药物的人体有害;

  其次,使用兴奋剂违背了公正公平的体育道德。

  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体育明星,本?约翰逊、卡尔?刘易斯、钱伯斯……

  他们曾经创造了骄人的运动成绩,却因为兴奋剂问题给自己的运动生涯染上污点。

  上天赋予他们过人的天赋,他们或许得到了很多荣誉,但却牺牲了健康甚至生命。

  《商业周刊》: “在边缘上叛逆”

  不过《商业周刊》却不无困惑地指出:如果不久的将来,一旦出现“基因兴奋剂”又该怎么办哪?

  这种基因疗法的效果,很难靠检测发现。难道这不是“边缘上的叛逆”吗?

  《费加罗报》:《万恶之源》

  对此《费加罗报》干脆利落地说,即使是这样,兴奋剂还是《万恶之源》。

  因为它腐蚀的不仅仅是运动员的身体,还有奥林匹克所代表的体育精神。这种精神在“更高、更快、更强”之外,还有“公正”。

  所以法国《队报》也不乏偏激的提出,如果有一天兴奋剂能够杜绝,那么我们宁愿“不快、不高、不强”。

  因为这将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就是因服用类固醇导致肩膀肌肉隆起和因有了美元而口袋鼓鼓的运动员时代的结束。

  故事:石头谍案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神奇的石头会唱歌”,

  这句歌词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这支歌描写的是中国的木鱼石;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故事也是关于一块神奇的石头的,这块石头表面上平淡无奇,它不会唱歌,但却有着另一个让您难以想象的功能。

  深秋的莫斯科街头到处透着几分萧瑟,虽然桦树上的叶子还没落尽,柳条也还有些绿。

  在冬天到来之前,很多人莫斯科人都想抓紧这最后的机会再多呼吸一点儿户外的空气,轻松惬意地在街心花园的落叶上走一走。

  在行人中,有这样一位青年,他一副学生模样,背着帆布书包。要不是显得有些神色紧张,几乎找不出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位青年没有四处溜达,只是在甬道上徘徊了几圈,在旁边没人的时候,突然弯下身,从草丛中拣起一块“石头”,装进了书包。

  几分钟后,这个青年的照片传到了戒备森严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所在地。

  为什么?

  你说对了!就是因为那块石头。

  要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特工们已经为这块石头忙活好几个月了。

  事情呢,还得从头说起。

  克里斯托弗·皮特,

  英国驻莫斯科使馆的一名文秘。

  2002年才来到莫斯科。

  可是,很快他就被俄罗斯的反间谍部门给盯上了。

  因为他总是频繁地外出活动。

  而且总是去同一个地方-----莫斯科郊区一处街心花园。

  他着装也有点儿奇怪,不是穿得像个游客,就是穿得像个学生,背着书包在花园里走来走去。

  更让俄罗斯特工感兴趣的是,不久,又有三名英国驻莫斯科使馆的工作人员也加入到了皮特的行列。

  保罗·克罗姆顿、马克·德伊、和安德鲁·弗莱明格,他们没事儿也喜欢去那个街心花园转悠,不过从来都是各自单独行动。

  这就奇怪了,一个不起眼的郊区花园,怎么会让这几个英国使馆工作人员如此喜欢呢?而且不辞辛苦、大老远地去了一次又一次。

  如果是去野餐,为什么他们的背包从不打开?如果是去交换情报,为什么却没有一个人在这里跟他们接触过?

  就在俄罗斯反间谍部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个新的发现让他们恍然大悟。

  去年秋天,俄罗斯反间谍部门的监视录像拍摄到了英国人前往街心花园活动的场面,一块石头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注意。

  这块石头外形普通,浅棕色,直径大概有30厘米左右。

  整个秋天,每一个来到这个街心花园的监视对象,似乎都离不开绕着这块石头转来转去。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某官员:“起初,我们认为这是藏在石头下的、普通且典型的情报放置点,然而,我们专家开始调查后,一切变得逐渐明朗,原来石头里有电子装置。这绝对是谍报新技术。利用置于空心石头内的设备,情报人员既能接收也能发送情报。”

  原来,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石头里面有4块大号蓄电池、还有加密的情报接收机,为了避免受潮,它们都被装在特种保护盒里。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发言人 谢尔盖·伊格纳特琴科

  “这是太空时代的产物,这个机器能承受从9层楼的高度坠下, 还能长时间待在水下。这块石头是个技术奇迹,只能在特殊的实验室制造。”

  石头里的秘密终于露馅了,但对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来说,工作才刚刚开始。

  因为如果不能人脏俱获,对方绝对可以矢口否认,更重要的是,抓住为英国人提供情报的俄罗斯“鼹鼠”比缴获一块儿石头更有意义。

  所以,俄罗斯特工必须继续蹲守。

  一个月后,蹲守见了成果。

  一名俄罗斯人走过“石头”时,试图通过怀揣的掌上电脑向“石头”发送信息。

  被捕后,这名俄罗斯人承认,他是到国外出差时被英国人招募从事间谍活动的。

  并得到了在莫斯科与其他间谍联系的专用装置。

  这种新型间谍工具用起来很简单,只要怀揣一台普通的掌上电脑,在距石头20米的范围内,按下按钮,电脑就会自动把情报传送到石头内的电子接收装置,存入间谍档案,总共只需一两秒钟。

  几天后,英国间谍来取情报,经过石头时同样借助掌上电脑读取情报。

  听上去,整个过程衔接紧密,天衣无缝。

  但是,意外总是不可避免。

  这次该间谍工具似乎不好使了,英国间谍先是朝一个方向行走,然后拐到另外一个方向。显然,他没有成功。之后他走到灌木丛里,似乎是在小解,实际上是在掩饰自己的行动。然后再次走近石头,重复一次。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认为,这说明石头中的电子装置工作不太稳定,或者能源已经耗尽了。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有了故事开始英国驻莫斯科使馆的文秘皮特把石头拣回去的一幕。

  很快,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也确认了我们先前提到的、另外三名英国驻莫斯科使馆人员的间谍行为。

  到此,这桩由一块“石头”引发的谍案也就“水落石出”了。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久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与英国情报部门举行会晤,俄罗斯方面明确指出针对俄罗斯的间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但英国方面对此坚决予以否认。

  一怒之下,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在俄罗斯杜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时候,公布了“石头间谍案”的监视画面。

  结果,俄英两国舆论随之哗然。

  普京总统同期:

  “数十年来,驱逐以外交官身份为掩护的间谍已经成为惯例。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更多、更聪明的间谍可能到来。我们还得费事去把他们挖出来。所以此事(驱逐间谍)还需仔细考虑。”

  俄罗斯国家杜马安全委员会负责人 伏拉迪米尔·瓦西利耶

  “(外国)情报人员利用我国非政府组织来达到他们自己目的的做法是不能接受的。我们将把此事提交欧洲议会,让大家都关注(此事)。”

  但英国首相布莱尔对间谍案采取了回避态度。

  布莱尔说:“我只是在今天早晨才听说这件事,我想也许你们只能从我的嘴里听到那句老话,除非我们愿意,‘我们从来不就安全事务发表评论’。我想现在尽可能越少谈论这件事越好。”

  目前,英国仍在等待俄罗斯下一步行动的消息。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俄罗斯真的决定“驱逐四名外交官”,那么英国也会立刻作出类似的回应。

  其实,要是在冷战期间,两国互相驱逐从事间谍活动的外交官,是很平常的事情。

  但这一次,俄罗斯之举似乎并不简单。

  特别是此案在俄罗斯杜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重要时刻公布,显然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那就是在俄罗斯建立公民社会的过程中,依然充满了刀光剑影,关乎生死存亡。

责编:薛蓝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