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国际时讯]女“人弹”讲述爆炸细节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5日 12:51 来源:CCTV.com
    专题:约旦首都爆炸
    进入[国际时讯]>>

  CCTV.com消息(国际时讯):

  [新闻特写] 约旦爆炸漏网之鱼落网 女“人弹”讲述爆炸细节

  首先来关注约旦11·9大爆炸的调查进展情况。13号,参与制造爆炸事件的第四名“人弹”,也是唯一的漏网之鱼,在藏身处被约旦警方抓获。这名侥幸活下来的女“人弹”随后接受了电视台的专访。

  约旦爆炸发生后不久,扎卡维领导的伊拉克圣战“基地”组织就在网上宣布对爆炸负责,并声称实施三起爆炸袭击的共有四名“人弹”,其中包括一对夫妻。约旦警方很快在爆炸现场找到了3具相信是“人弹”的男性尸体残骸,但是那名女“人弹”的尸骸却一直未能找到。

  11月13号

  约旦国王 阿卜杜拉二世:我刚刚得到情报部门的通知,他们一直在为追捕罪犯而努力工作着,他们告诉我他们已经逮捕了,第四名自杀性爆炸制造者,那名扎卡维组织以为已经引爆身亡的妇女,实际上并没有死。

  约旦副首相兼政府发言人 马阿谢尔:四名伊拉克人制造了爆炸,三个男的一个女的,他们分别是阿里·侯赛因·阿里·沙马里(男),拉瓦德·贾西姆·穆罕默德·阿比德(男),萨法·穆罕默德·阿里(男),以及沙马里的妻子莎伊达·穆巴拉克·阿特鲁·里沙维。她前不久在伊拉克费卢杰,被打死的一名重要恐怖分子的妹妹(或姐姐),而那个人是扎卡维的一名重要助手,稍后我们就能认识这名落网的妇女了,她将在约旦电视台讲述她制造这起袭击事件的细节。

  落网女“人弹” 莎伊达:我的名字叫莎伊达·里沙维,我是一名伊拉克公民,生于1970年,住在伊拉克拉马迪,11月5号我同意和我丈夫一起来约旦,我们用的是假护照。后来一辆白色的小轿车把我们接走了,车里有一名司机和一个男的,我们就这样进入了约旦。

  据莎伊达说,他们四个人在安曼西部中等阶层人聚居区租了一套公寓。爆炸发生当天,四个人分别乘坐出租车前往预定地点。莎伊达和丈夫身上各绑了5到10公斤的炸药,装扮成出席婚礼的嘉宾,出现在丽笙饭店的婚宴现场。他们原本计划在婚宴大堂内的不同地点分别引爆身上的炸弹,但是莎伊达身上炸弹的引线出了问题。当沙马里发现妻子无法引爆自己后,就让她迅速离开大堂,随后自己实施了自杀式爆炸。

  爆炸当天在丽笙饭店举行婚礼的新郎哈里德,在家中收看了电视台对莎伊达的采访。

  新郎 哈里德:我不敢确定那天我是不是看到她了,因为那天婚礼上人很多,不过我感谢真主,她绑的炸药没有爆炸,因为如果她能引爆,那伤亡人数就会比现在更多了。

  对于莎伊达落网,哈里德在表示欣慰的同时,希望莎伊达能重新学习古兰经,领会伊斯兰教的真谛。

  【同期】

  她必须重新好好诵读它,去领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伊斯兰,她所做的并不是伊斯兰,她是在杀害无辜的人。

  当天,数百名约旦人在安曼举行了静默游行。游行队伍由一名叫安曼的女性带领。她先是穿着一身黑衣,象征约旦人对爆炸的痛苦。在游行快结束时,她脱掉了外面的黑衣用里面的白色衣服象征约旦人对未来和平的期望。游行群众表示,他们希望借此让世界看到,他们在悲痛之余有着坚定的反恐决心。

  [新闻特写] 加拿大:纪念越战结束30周年 制作铜像引来诸多争议

  今年是越南战争结束30周年。这场持续了15年之久的战争,至今仍是美国国内一个充满争议性的话题。去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民主党阵营就曾用“布什是越战逃兵”抨击过共和党阵营;而现在,牵制着美国大量精力的伊拉克战争更是被反战人士比作又一次陷入了“越战泥潭”。最近,为了纪念越南战争结束30周年,加拿大的一个城市决定制作一尊铜像,而自打决定公开后,从美国寄来的抗议信就像雪片似的堆成了山。

  纳尔逊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个温馨祥和的城市。这里生活着大约12万5千美国移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越南战争期间逃往加拿大的美国逃兵。杰夫与詹姆斯就是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反越战运动发起后,逃到加拿大,定居纳尔逊市的。

  反战人士 杰夫·莫克:我更愿意说我是一个反战者,我坚信如果人们都拒绝服兵役,那么战争就会结束。

  反战人士 詹姆斯·霍兰:为了不和朋友、家人分离而做出的决定,并不代表你就是个懦夫,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取决你的信念。

  反战人士 欧内斯特:我认为伊拉克战争就是越南战争的延续。

  1977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曾颁布特赦令,赦免这些在越战期间逃往加拿大的美国逃兵;但是大多数美国人还是选择留下来,成为纳尔逊市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了纪念越战结束30周年,纳尔逊市政府决定制作一座以加拿大人张开双臂迎接反战者为主题的铜像。消息传开后,从美国寄来的抗议信像雪片一样飞到了市长戴夫·埃利森的办公桌上。

  纳尔逊市市长 戴夫·埃利森 (读抗议信):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更像在我的脸上,以及所有美国人脸上扇耳光了,这些人不是英雄,而是懦夫。

  屈从于各方压力,制作铜像的事只好作罢。

  纳尔逊市市长 戴夫·埃利森:这件事给我带来很多麻烦,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是的,这是个好主意。

  明年,纳尔逊市将首次以官方名义组织美国反战人士聚会。 市长戴夫认为,因为雕像事件不快的市民们,将在那时找到心里的安慰。

  反战人士 詹姆斯·霍兰:身为加拿大人,我非常非常自豪。

  [社会关注] 英国艾滋病患者 自行痊愈创奇迹

  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绝症”,至今仍没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过最近一位英国小伙子吸引了医学界和媒体的目光,原因是这位曾经的艾滋病患者居然奇迹般自行痊愈了。

  据英国《星期日邮报》13号报道,这位被视为医学史奇迹的小伙子是现年25岁的安德鲁·斯廷普森。2002年5月,由于持续的疲劳和发烧,安德鲁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在反复几次检查后,2002年8月他被最终确诊为HIV阳性。

  此后,安德鲁的生活中就没断过各种检查和药物。除了服用医生开的药物外,安德鲁还不间断地服用维生素和其他保健品,他期盼着艾滋病特效药早日问世,期盼着自己能有朝一日摆脱病魔,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

  转眼一年过去了,2003年10月,安德鲁和往常一样去医院检查,结果医生惊讶地发现他的血液中居然完全查不出HIV病毒了。为了消除侥幸和可能出现的失误,安德鲁随后又做了一次检查,结果依然相同。惊讶之余,安德鲁竟然不敢接受这个事实,他请英国的权威医疗机构为他做最后的鉴定。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

  才确认自己确实痊愈了?

  安德鲁:是今年10月10号,那天我收到了。英国国民医疗服务诉讼委员会的信,信中说,我的HIV检测确实呈阴性,还说这是个医学奇迹 ,为其他HIV病毒携带者带来了希望。

  安德鲁的情况让医学界激动不已,他们希望能尽快找出他身上的“抗HIV机理”,并将其“移植”给其他HIV病毒携带者,为人类征服艾滋病提供一把金钥匙。

  [影坛快讯] 斯皮尔伯格新片《慕尼黑》 讲述“慕尼黑惨案”过后的故事

  在197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一伙自称为“黑色九月”的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袭击了以色列体育代表团驻地,枪杀了一人,劫持了九人,并提出以释放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政治犯为交换条件。在解救行动中,恐怖分子虽然被消灭,但人质无一生还,还有一名西德警察牺牲。这就是奥运会历史上的“慕尼黑惨案”。最近,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以这一惨案为背景,拍摄了电影《慕尼黑》。

  影片开始时,人们正密切关注着人质事件的进展。

  【字幕】

  下午好,我在西德奥运村外为您直播,现在有8或9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劫持。

  惊心动魄的解救行动过后,是无法回避的结果。

  【字幕】

  无一生还,你是否愿意承担一项任务,为此背井离乡。

  故事此时才真正展开,慕尼黑惨案发生后,以色列开始了复仇行动。

  【字幕】

  有11名巴勒斯坦嫌疑人,他们策划了慕尼黑惨案,你要把他们一个个都除掉。

  一名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的特工踏上了追杀之旅。

  【字幕】

  就我一个,还有四个同伴,帮你伪造证件。

  据说,《慕尼黑》的剧情改编自一本名为《复仇》的书,然而该书的可信度一直受到质疑。影片中,摩萨德特工一边在执行暗杀行动,一边又在人性与复仇,亲情和暴力的冲突中苦苦挣扎。

  从去年4月斯皮尔伯格宣布将“慕尼黑惨案”搬上银幕以来,本片一直备受关注。令大家感兴趣的是,身为犹太裔的斯皮尔伯格将如何处理一个异常敏感的以巴冲突题材。该片剧组成员丹尼尔·克雷格接受采访时透露,“这部电影告诉人们以牙还牙血债血偿并不是好主意。”而片中一段独白或许就是斯皮尔伯格的心声。

  【字幕】

  每种文明固有的价值观,都需要进行某些妥协、让步。

  《慕尼黑》定于12月23日在北美上映,被认为是梦工厂与环球联手后,冲击奥斯卡的一部力作。

  [异域采风] 多哥:“奔驰”小姐商海沉浮 坎坷过后期待辉煌

  接下来的异域采风,我们要带您走进非洲国家多哥,去认识当地的一些商界女强人。她们可都有个响亮的名号,叫做“奔驰”小姐。

  这些在T型台上表演的模特来头可不小,她们曾经是多哥富甲一方的商人。这些富婆大多是靠在首都洛美做服装和纺织品生意发家的,在当地,她们还有一个绰号,叫“奔驰”小姐。上个世纪70年代,作为多哥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她们经常开着气派的奔驰车走街串巷,于是人们就把她们称作“奔驰”小姐。不过,好景不长,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到来,她们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往日的风光一去不复返。

  说起来,“奔驰”小姐在生意场上的波折与多哥的政治经济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1967年,纳辛贝·埃亚德马通过军事政变上台。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纳辛贝拒绝实行多党制,多哥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国内经济一落千丈。如今,欧盟已经取消了对多哥的经济制裁,而且纳辛贝的继任者,他的儿子是经济学家出身,这一切让多哥人看到了经济复苏的希望。人们希望,通过举办时装秀来吸引更多的顾客,重振“奔驰”小姐的声势。

  不过要想续写当年的神话可没那么容易。近年来,混纺布料的的大批涌入,给靠纯棉起家的“奔驰”小姐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匹纯棉布料的要价是100美元,而一匹棉加尼龙的混纺布料只要20美元,价格优势十分明显。为了维持经营,有些“奔驰”小姐不得不转向价格更便宜的混纺布料。

  多哥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我们都有一点悲观,因为没人来帮助“奔驰”小姐走出困境,没有人来规范多哥的纺织品市场,也没有人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商讨对策。

  没有政府的扶持,“奔驰”小姐和她们的后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他人的热心帮助。服装设计师纳迪娅在洛美开有几家服装店,为了帮助“奔驰”小姐,纳迪娅总是尽可能使用她们卖的布料。

  当然,“奔驰”小姐都很清楚,只有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她们的生意才能越做越红火。不过,多哥的经济发展走上正轨还需假以时日。新一代的“奔驰”小姐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到那时她们也能开上奔驰车,成为真正的“奔驰”小姐。

  [异域采风] 塔斯马尼亚岛上英王大钟 170年光阴见证

  1770年,英国人库克率船队到达了南太平洋上的一片土地,英国政府据此宣布对这片土地拥有主权,这就是澳大利亚。早期,英国政府将澳大利亚作为英国囚犯的遣送地,而塔斯马尼亚岛则是英国在澳大利亚的第二个殖民点。19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英国国王将7座大钟赠送给了塔斯马尼亚。现在,这些大钟的命运如何呢?

  纽敦镇圣约翰教堂里的大钟,每到正点都会报时。这样的钟声在小镇已经回响了170年。170年中,为了确保大钟运转正常,每周一次,负责看钟的神职人员要爬上钟楼的顶层。

  圣约翰教堂 大卫牧师:大钟的机械装置非常棒,构件简单却能发出动听的钟声,钟楼另一侧是表盘,大钟计时也很准确。

  约敦大钟是英王在1830年前后赠送给塔斯马尼亚的数座大钟里的一座。至今,钟声洪亮。

  修钟人 安德鲁:当时这算得上是件贵重而慷慨的礼物。然而,如果你仔细想想,塔斯马尼亚到底有几座建筑能安置下这样的大钟,几乎没有。

  为了安放英王大钟,更为了赢得无尚的荣耀,当年不少教堂都纷纷建起钟楼。

  位于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的忏悔小教堂是州政府下属的神职机构,当年流放到塔斯马尼亚岛上的英国囚犯都来这里礼拜忏悔,因此这里就荣幸地迎来了第一座英王大钟。而当年安装这座大钟的也是一个被流放的囚犯,理查德·沃特斯。

  教堂神职人员 布莱恩:我确信理查德还在这儿,始终照看着大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喜爱这些承载了丰富历史的钟声。最近,当地政府就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里士满圣卢克斯教堂大钟在夜间鸣响。

  小镇居民 玛格利特:为什么只是禁止夜间鸣钟,应该干脆停止敲钟。

  另外一些英王大钟因为缺少维修资金,不是已经沉寂无声,就是干脆停摆了。英王大钟的沉寂,折射出的是,作为计时功能的钟楼,已经在当地人生活中失去了现实意义。在手表诞生之前,大钟是人们作息和社交生活的时间坐标。然而,除了最直接地计时功能外,作为170多年的光阴见证,这些英王大钟是否还蕴含着其他什么呢?一旦它们就此沉寂,又有什么将从当地人的生活中永远消失呢?

  【同期】

  它们是塔斯马尼亚早期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组成。

  [地球家园] 澳大利亚野花摄影师 捕捉自然定格美丽

  澳大利亚摄影师珍·格雷·威尔逊喜欢花,并且喜欢把镜头对准那些在路边、草地上、沙漠中、森林里悄悄绽放的野花。今天节目的最后,让我们和珍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各种美丽的野花。

  摄影师 珍·格雷·威尔逊:它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靠近它你就会被花朵的细腻与精致所吸引。它们要吸引授粉者的注意,这并不简单,为了生存花和花之间也在竞争比谁的颜色更耀眼,谁更能吸引授粉者的注意。

  摄影师 珍·格雷·威尔逊:野花非常聪明,它们自己照顾自己,不像花园里的花有人照顾。

  摄影师 珍·格雷·威尔逊:为了寻找野花,我登上弗林德斯岭乌德纳达塔,一些美丽的沙漠野花就生长在那里,在阿尔卑斯维多利亚地区也生长着奇特的野花。它们都生长在险要的山顶,找到它们的时候太激动了,以至于身处险境都没有察觉,后来我在山顶上整整困了一个晚上。

  摄影师 珍·格雷·威尔逊:我的家人曾经站在一旁困惑地问:“她在干什么?”我自己也觉得对野花的热爱,消磨着我的思维意识,我站在那里就像身在魔幻世界里一样,完完全全被它吸引了。

责编:武林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