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7日 14:43 来源:环球时报
能源军工深入合作 经贸互补逐渐加强
| |
能源军工深入合作 经贸互补逐渐加强 |
7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市进行访问。由于胡锦涛主席此前访问莫斯科时,与俄总统普京举行了重要会议,签署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此后,还要前往哈萨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因此,当地人对胡锦涛主席的到访非常自豪,称新西伯利亚是胡主席除莫斯科外访问的惟一一座俄罗斯城市,并认为,“中国不仅仅是俄罗斯联邦的战略伙伴,也是俄罗斯地方的战略伙伴”。分析人士指出,1998年11月24日,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曾访问过新西伯利亚市,这说明西伯利亚地区受到中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非偶然,中俄两国在这一地区的合作从能源到军工,从科技到商贸范围广泛,胡主席的访问再次凸显了西伯利亚在中俄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俄罗斯的强大在于西伯利亚的富饶”
以前,只要一提起西伯利亚,许多俄罗斯人马上就会想到普希金的诗———《在西伯利亚矿井深处》,并把该地区和沙俄时期的流放、苦役联系在一起。19世纪末,在西伯利亚大铁路铺设之前,从俄国欧洲部分到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最便捷道路是取道苏伊士运河,绕过整个欧亚大陆。如今,俄罗斯人早已改变了原有的看法,有人甚至提出“没有西伯利亚和远东,就没有俄罗斯”。从地理上看,西伯利亚分为东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两个地区,总面积为655万平方公里,约占俄国土面积的38.4%。由于气候寒冷,人烟稀少,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不足1人。而西伯利亚联邦区的行政中心———新西伯利亚市虽然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和275万人口,却已成为俄罗斯极其重要的科技和工业中心。
从战略角度讲,西伯利亚一直是俄罗斯的“战略后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把许多位于欧洲的重要工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撤到西伯利亚,并从该地区先后抽调了25个陆军师支援西线。这使得新西伯利亚地区出现了工业企业、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三大支柱。首先,这里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第二大煤炭基地、第三大黑色冶金工业中心;其次,在新西伯利亚的200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有140多家是军工企业,不少企业生产的武器装备向中国、印度等国家出口;第三,位于新西伯利亚市的科学城是该地区的人才和知识库。科学城始建于1957年,拥有60个研究所、3万多名工作人员。科学城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和能源综合利用、环保、核技术等应用学科的研究方面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由于西伯利亚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98年12月,西伯利亚军区和外贝加尔军区合并,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军区。目前,该军区辖有3个合成集团军,其中,一个坦克师装备了最先进的T-90坦克。除陆军外,西伯利亚地区还驻有空军、战略火箭兵、航天兵和空降兵部队。
除了战略地位重要,西伯利亚地区还是俄罗斯的“聚宝盆”,俄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曾感慨地说:“俄罗斯的强大在于西伯利亚的富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有资料表明,西伯利亚地区的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在原苏联的石油储量中,约有一半集中在西伯利亚地区,仅秋明一个州的油气资源就已超过美国的全部储量。西伯利亚地区还蕴藏着大量煤炭。在俄罗斯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中,有70%集中在该地区。此外,该地区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也非常丰富,这里几乎拥有世界上已发现的所有矿物资源。
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后,为加快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了东部发展战略。目前,俄政府已将开发、建设西伯利亚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从军事对峙到深入合作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包括中俄西部边界,目前,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使西伯利亚地区获得了巨大的和平红利。在中苏交恶时期,苏军在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和蒙古共部署了20多个步兵师、1个空军集团军、1个战略火箭集团军,将近40万人。当时,俄方边境线上的居民点很少,军营哨所却很多,中国人的居住点对面肯定有苏军哨所。在战略前沿和纵深地区,苏军修建了大量永备工事和地下指挥所,很多退役坦克也被运到中苏边界附近,作移动炮台使用。这严重影响了西伯利亚地区的发展。随着中俄关系的发展和勘界工作的完成,在俄军事战略中,中国方向的压力大大减小,这不仅减少了俄国防开支而且使中俄边贸迅猛发展。
除了安全领域的合作,中俄在西伯利亚最大的合作项目是能源和矿产。如今,中国每年都要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石油,而这些石油绝大部分产自西伯利亚地区。2005年5月,俄政府批准了“泰纳线”建设方案。这条输油管线的西部起点就在西伯利亚的泰谢特。俄总统助理舒瓦洛夫表示,如果俄石油开采量在保证“泰纳线”运输能力的同时仍有富余,俄还准备通过铁路扩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前不久,俄铁路部门证实:东西伯利亚铁路局在今年前5个月里已向中国运输了超过310万吨原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5月30日,在赤塔举行的拍卖会上,山东鲁能集团花巨资购买了贝加尔铁矿,中方准备投资3亿美元用于开采与兴建冶炼厂。此外,原木出口也是西伯利亚地区的出口创汇支柱。据一位长期从事国际木材市场行情研究的俄分析人士透露,“最近5年,俄罗斯原木出口每年为国家财政创收近50亿美元。其中,卖给中国的原木占50%,卖给日本的原木占30%”。他还透露说,在俄中双边贸易中,木材是一个重要领域。
在中俄军事合作中,西伯利亚的地位也非常重要。伊尔库茨克的“伊尔库特”。
航空生产联合体等军工企业就是中俄军事合作的受益者。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苏—30MKK型战斗机是该厂生产的,近年来,该企业约98%的产品都用于出口。面对此情此景,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曾发出感叹———“只有靠向中国供应武器和军事装备,才能维持俄军工企业”。
充分发挥地区合作优势
近年来,中俄经贸交流充分发挥了两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互补优势。
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中国建筑和伐木工人的到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样,俄罗斯先进的技术也在中国找到了婆家,并开花结果。如今,在俄赤塔州的许多地方,不难发现中国商人的身影。在赤塔市的大街上,游人很容易找到写有汉字的中餐馆。伊尔库茨克市是中国商人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主要聚居地,现人数已超过3万人。作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枢纽,伊尔库茨克已成为中国商品在俄罗斯的重要集散地和中转站。
中俄领导人对两国间的地区合作给予了高度关注。2004年10月,俄总统普京访问西安时曾指出,加强俄中地区间合作不仅将给两国带来实质性利益,而且将促进整个欧亚大陆在经济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今年6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受俄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希望加强中方有关地区同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经贸合作。
俄罗斯特色的“中国威胁论”
随着中俄经贸合作的深入,“中国威胁论”也传到了俄西伯利亚地区。一些人认为,中国人进入该地区意在对俄罗斯进行“人口扩张”和“经济扩张”。
2002年1月10日,西伯利亚联邦区原总统代表德拉切夫斯基在接受采访时,曾驳斥中国对俄罗斯进行“人口扩张”的观点。他说:“目前,在西伯利亚的中国人并不多,只有7万多人,而且都不是常住人口。所以,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威胁。中国人在赤塔州搞建筑工程或参加农业劳动,到当地居民不太愿意去的地方干活,有什么不好吗?”受“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近年来中国人在西伯利亚的经商环境也发生变化。去年下半年,伊尔库茨克市多次发生绑架中国商人的案件。今年5月,该市又发生了200多名特警殴打中国建筑工人的恶性事件。如果俄方不下大力气改变这种状况,西伯利亚的发展将受到很大影响。(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徐励 韩庵)
[相关链接]
责编: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