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箭在弦上?还是虚张声势:美伊能否开打?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26日 10:43)


  人民网消息:安理会通过关于伊拉克的新决议之后,伊拉克政府不得不无条件地接受这一“屈辱的城下之盟”。联合国第一批武器核查人员今天即将到达巴格达,明天将正式开始核查。和战在此一举。然而,自安理会通过1441号决议以来,美国依然表现出一副不依不饶的姿态,一方面继续增兵海湾,一方面在盟国中大力推销动武主张。有报道说美军离伊拉克已只有10公里之遥,无论萨达姆表现如何,美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都将落在萨达姆的头上。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战争仍然难以避免,除非是萨达姆自动下台。然而,这一断言有待商榷。

  战争难免的主要根据是:

  首先,美国的最终目标并非武器核查,而是要打倒萨达姆,控制中东石油资源,并在那里推行民主制度,同时彻底铲除针对美国的伊斯兰恐怖主义土壤。

  其次,美国的军事部署几近完成:就在联合国通过对伊决议的同时,布什总统却批准了国防部的对伊作战计划;而军方则继续紧锣密鼓地在海湾地区积极备战。负责中东战区的美国中央司令将于本月下旬从其佛罗里达的总部抽调多达600名的参谋人员前往卡达尔建立对伊军事行动指挥中心;同时继续向那里运送作战物资;美国“林肯号”和“华盛顿号”两艘航空母舰已在海湾,“星座号”和“杜鲁门号”不久也将抵达海湾地区。现在美国在海湾地区集结的兵力总数已达6万人。将这么多的兵力派驻那里去可不是作游戏的。

  第三,虽然联合国决议规定分两步走,先行核查,再作结论;最后将由安理会根据核查小组的报告做出伊拉克是否违反安理会决议的判断和决定。但一方面由于美国的施压,新决议条款本身就十分苛刻,让美国可以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出伊拉克违反决议的口实。另一方面美国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到国家安全助理赖斯又都扬言,只要发现伊拉克不认真执行决议,不需要再同安理会协商或通过新的决议,美国将自行决定对伊动武。从这些现象判断,主流舆论认为,无论核查结果如何,美国是铁心打定了。

  不过本人认为,这“必有一战”的结论颇值得商榷,从种种客观条件分析,美国将很难下“大打一战”的决心。如果单从军事实力出发,美国打伊将如同以石击卵,饿虎擒羊。以美国的远程轰炸机、隐形轰炸机、各种精确制导炸弹,打瘫伊拉克的指挥和通信系统,摧毁伊拉克的防空力量真可说是如鹰搏兔。但仅仅将伊拉克的基本设施打滥却未必就能让伊拉克举手投降,要让萨达姆彻底认输,就必须出动地面部队,进行地面作战,这才是美国的难题所在。这场战争将不同于科索沃之战。因为科索沃之战的目标是有限的,只是要迫使南斯拉夫军队撤出科索沃,以解决那里的“人道主义危机”,而并非是占领整个南斯拉夫,且北约也并不支持科索沃独立出去。因此南政府后来认为没有必要再为此付出全国满目疮痍的巨大代价,所以最终失去了一拼到底的决心。但伊拉克一战将关系到一个民族国家的改朝换代,更关系到最高领导人萨达姆个人的生死存亡,因此,非拼到鱼死网破,萨达姆不会轻易放弃抵抗的。


  这一战也将不同于阿富汗之战。美国在阿富汗之所以能迅速取胜,绝不仅仅是因为空中打击如电掣雷击般不可抗拒,更是由于有北方联盟的地面部队趁机推进。如果没有北方联盟的地面进攻作内应,塔利班是不可能那么快就冰消瓦解的。而伊拉克的反对派全部流亡在外,尽管美英一再为之撑腰输血,但却是一帮扶不起的阿斗:手中既没有武装力量,国内也没有任何政治影响。就是说,在伊国内不存在能与美国配合作内应的武装力量。美国希图伊的军队哗变,在唿喇喇大厦将倾之时,部队倒戈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然而,众所周知,萨达姆君临政坛20余年,其统治之严密,如水封气密,多年来那些反对派都无法损其毫发。上次海湾战争对其打击已近乎摧枯拉朽,其军内虽有小小骚动,但都未成气候。因此如将希望寄于军队反叛则近乎于一场并无把握的赌博。

  再说,上次海湾战争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又不肯撤出所引发,美国出师有名,得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普遍支持,周边国家为其进攻提供了军事基地和后勤支持。而此次情况则截然不同,除英国和以色列外,尚没有第三个国家表示明确的支持,尤其遭到了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可能向其提供前沿基地的大约只有科威特和卡塔尔两个弹丸小国。然而,地狭而兵多,不仅将难以容纳20多万美国大军,而且极易成为伊集中防范或打击的目标。在伊四周如果没有足够的地理空间,庞大的美国陆军不仅难以作机动部署或战役展开;而一旦开战,美军在深入伊腹地,展开内地作战后,如何保障后续的武器弹药和后勤供应也是一个问题。此外,从国内因素说,美国人极其重视其士兵的生命安全,一旦出现重大伤亡,哪怕是只死伤一两千人,美国的舆论就将发生逆转,那时强大的反战呼声将束缚住政府的手脚。人们当不会忘记,当年美国在索马里维和,两名士兵被暴尸街头的场面就曾迫使美国政府做出从索马里撤军的决定。

  在阿拉伯世界的心脏地区打一场反对一个伊斯兰国家的战争,没有阿拉伯各国政府的有效支持将是一件非常尴尬而困难的事。美国学者亨廷顿曾于数年前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未来的战争将主要是在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之间进行。而“9·11”发生当时,布什总统也失语说出了进行“十字军东征”这样的话,让阿拉伯世界震惊。为不造成与整个伊斯兰世界对立的印象和被动局面,美国后来不得不反复强调说,反恐并不是针对伊斯兰教的。但本·拉登和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则借机大肆宣传说,美国所要反对和打压的就是整个伊斯兰教,因此美国是全世界所有穆斯林的公敌。这一宣传在阿拉伯中下层民众中很有市场,反美国情绪日益高涨。而从战略目标上来说,美国就是要将伊拉克改造成“唯美国之命是从的民主国家”,进而在伊斯兰世界推而广之,在这一盛产石油的地区推销西方民主价值观。因此,美国的这一目标对阿拉伯王室同样是一个威胁。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支持美国打伊拉克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政府支持美国打入伊拉克,这些国家的中下层民众的反美情绪很可能被点燃而引起燎原之火,一旦失去控制,这些亲美的王室和政府都要面临倒台的风险。那时可能真的会演变为一场伊斯兰教与西方的“文明冲突”。



下一页>>
第1页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美请求英派兵参加攻伊 英议会将决定是否出兵(2002/11/21/ 00:22)
  • 不理联合国对伊核查 美继续为攻伊做准备(2002/11/19/ 15:59)
  • 美国:美军攻伊备战行动已基本就绪(2002/11/18/ 01:12)
  • 12月16日空袭伊拉克 五角大楼拟发动闪电战 (2002/11/25/ 16:23)
  • 美政府机构已起草对伊"管制性占领三部曲"(2002/11/25/ 09:42)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