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0日 14:33 来源:
公文数学、公文英语、语文、天文学、经济学、自然、钢琴、芭蕾……这些丰富的课程都是为那些3岁—6岁的孩子开设的,它们还有一个诱人的名字:EMBA(“E”代表早期“Early”)。动辄需要上万元的幼儿EMBA课程刚登陆沪上,就引起众多家长的议论。(4月9日《新闻晚报》)
一个尚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四五岁孩子,竟要在完成正常的学业外,还要挤出时间完成EMBA12门课程的学习,家长还津津乐道美其名为“成才计划”。不知这样的“成才”是一种理性的培养还是一种肥皂泡式的梦想,反正笔者既为孩子到时“不成器”担忧,又为父母不现实的厚望着急。
笔者也是一个十岁孩子的父亲,深知为人父的责任和期望。然将如此成人都难以承受的厚望毫不留情地压在几岁孩子稚嫩的双肩上,既不人道,也不明智。欲速则不达。凡违背孩子身心健康的培养,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幻想。说严重点,这是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压抑和摧残。曾有媒体报道,一名五年级学生就因学业任务重,而写下遗书产生自杀的念头。
从五龄童上“EMBA”可以看出,时下的学校、家庭教育都不约而同地步入了一个令人恐怖的误区,那就是孩子有没有出息、听不听话,唯一衡量标准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分数高不高,能不能出类拔萃成为全才、天才。因而,孩子从牙牙学语时起,便背负了全家人沉重的厚望,整天面对的就是无休无止的学业和喋喋不休的“语重心长”,严重的便是“棍棒教育”。去年11月28日《沈阳今报》报道的“400耳光打成才”的故事,就是一种极端的家庭教育方法,有人甚至称其为“流血”的家庭教育。显然,在如此带“虐待”性的教育模式下,孩子完全没有了天真,失去了欢乐和童年,成了典型的考试机器。
“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听听孩子那无奈、悲怆的声音,看看孩子那缺失愉悦的面容,我们的心同样在抽泣。孩子本应在阳光下嬉戏,在爱意中成长,可父母鸿鹄般的“设计”禁锢了孩子的天空,封闭了孩子的心扉,拴住了孩子的个性,那本该属于他们的自由和欢乐竟遥遥不可及。
古代有个拔苗助长的故事,拔苗的结果是违背规律而适得其反。其实,五龄童上“EMBA”何尝不是如此? (作者:宝庆邵阳陆)
责编: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