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6日 20:40 来源:
新华社太原2月16日电 “大娘,您跟我走吧,我来养活您!”
这是20年前的一句承诺,从此,山西省阳泉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杨璋年一家开始了与原本素不相识的孤寡老大娘王翠云和睦相处的家庭生活。
杨璋年今年53岁,他与王翠云相识在1986年的一天。那时,杨璋年任阳泉市郊区义井乡党委书记,到白羊墅村检查工作时遇到了65岁的王翠云。王翠云40多岁时丈夫和两个儿子相继病逝,此后一直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窑洞里,靠给邻居洗衣做饭、剥剥谷子换得仨瓜俩枣艰难度日。
窑洞虽然破旧,但室内却干净利落,一切都透出老人的勤劳和倔强。33岁的杨璋年当即对老人说:“大娘,您跟我走吧,我来养活您!”可王翠云怕拖累杨璋年家,不愿意去,她说:“孩啊,我老啦,麻烦事多啦,可不能拖累你啊!”
后来,杨璋年把王翠云老人的两个娘家兄弟找来一起做工作,老人才终于答应了。从此,王翠云成为杨璋年家的一员。从65岁到86岁,老人在杨璋年家一住就是20多年。杨璋年对记者说:“自打第一眼见到王翠云老人,她那忧郁而坚强的眼神就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总有一种要为老人做点什么的冲动。”
有人说,多一个人,不就是饭桌上多一双筷子嘛!实际上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环境,需要适应;一个家庭接纳一名新的成员,也同样需要适应。为了让老人尽快融入这个家庭,杨璋年家里所有的房门、柜子,有锁也不上锁,都成了摆设;杨璋年夫妇每年都为王翠云老人过生日祝寿,从不间断,平日对老人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10年前,荔枝在阳泉还是稀罕物,一次出差,杨璋年专门买回了两斤荔枝,一边给老人讲“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一边剥给老人吃。老人动情地说:“我可比杨贵妃有福啊!”
杨璋年常说:“爱与被爱是相互的。”1991年冬,杨璋年在下乡时不慎摔倒,导致踝骨骨折。在他卧床的几个月里,王翠云老人每天都要将中药煎好端到他的床前,还帮杨璋年洗脚热敷,做杨璋年最爱吃的酸菜卤手擀面。提起这事,杨璋年的眼睛总会情不自禁地湿润起来。
2004年9月的一天,王翠云老人不慎摔跤骨折,老人忍着疼痛,坚持要保守治疗。杨璋年知道老人是怕花钱,他没听老人的话,果断地做出手术治疗的决定。平时省吃俭用的杨璋年夫妇,一下子就支出治疗费17000余元。
那些日子里,杨璋年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熬好米汤,煮好鸡蛋,用毛巾把饭盒裹得严严实实,赶在上班前来到病房,一勺一勺吹凉了喂到老人的嘴里。看着老人受到周到细微的关怀,病友们都羡慕地说:“老婶子,儿子多孝顺,你可真有福气啊!”医生们也直夸:“我们见的病人多了,亲儿子能做到这样的也都不多啊!”
“我现在过得可是好了!”今年86岁的王翠云说,“俺孩们不管谁出差,回来都要给我买礼物,每年还要领我出去旅游!”这些年来,老人去过五台山、平遥古城等山西省内的名胜古迹,游览了北京、石家庄,还坐着飞机去了海南,看过大海,享受过足疗。王翠云老人离开白羊墅村20年,这位当年孤苦无依的老人,早已成了村里人们啧啧称羡的对象。
杨璋年用爱心与老人真诚相处,从互不认识到相互了解、信任、关心、爱护,20多年融洽地生活在一起,诠释了新社会的和谐之美。山西省检察院检察长陈大豪说,家庭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公正执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杨璋年的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展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2005年,山西省检察院授予杨璋年“建设和谐社会模范”称号。(记者 谭博文)
责编: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