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4日 15:22 来源:
据2月14日《三秦都市报》报道,商务部最新预计,2006年上半年国内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71.7%;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70种,占28.3%;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与2005年下半年相比,基本持平。
“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过渡已意味着商品供给会丰富起来,这应该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丰富的商品供给是前提与基础。供过于求不是什么危险的信号,相反,适度供过于求既是消费者的福祉,又是生产者在竞争中求发展的推动力。
人们不会忘记计划经济时代供小于求的困境,更不会淡忘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的弊端。市场经济刺激了商品生产,丰富了民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也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规律。
适度供过于求,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满足了不同阶层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市场公平交易的前提之一就是商品的可选择性,有道是“货比三家不吃亏”。紧缺商品或垄断商品在消费过程中由不得你“讨价还价”,要么你消费,可能被动接受自己不认可的价格与服务;要么你只能放弃消费。这一点众多的消费者都领略过,有时被迫选择吃亏消费。尽管有关部门在打击“霸王条款”上有所贡献,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垄断经营下消费公平的问题。要想消费公平、合理,适度的供过于求是一把“金钥匙”,它能让垄断经营少一点“霸气”,多一成诚意;它能让消费趋于理性化、科学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适度供过于求是消费者的福祉。
适度的供过于求,迫使商品生产者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从而营造了一个商品生产的竞争环境。没有竞争就难有创新,没有竞争就难有发展。营造一个竞争环境离不开同类商品的“比拼”,要想赢得市场的认可,惟有在竞争中创新与发展。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也是残酷的,优胜劣汰是法则,市场不相信眼泪,只有在供过于求的条件下,生产者才更加考虑市场的占有率,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更加注重服务质量,更加注重信誉与品牌。由此可见,不仅有利于商品生产企业的发展,也会提升消费档次。
当然,供过于求要有一定的限度,而不应该是盲目的。这个度既要靠市场来调节,又要靠企业的科学预测。谁会成为赢家?就看谁能把握市场的脉搏,看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作者:王旭东)
责编: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