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07日 14:13 来源:
“她太不容易了。”见过刘青枝的街坊们看在眼里,有些人甚至边说边抹眼泪,“这个女人命太苦,心又太好,自己受的委屈往肚里吞,伺候着8个老人过得舒舒服服。” 刘青枝却说:“老人年纪大了,孩子在读书,都不容易。我宁愿自己多受苦受累,也得让老人们晚年平安幸福,这是为人子女的责任。”(2月6日《新华网》)几十年来,刘青枝是这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刘青枝,是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云华村的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生活在一个特殊家庭:父亲兄弟三人只有她一个子女。出嫁成家后,娘家6个老人再加上公公、婆婆共8个老人,还有4个子女,全靠她和她丈夫。为解决家庭的生活来源,小两口接种了两家25亩农田。最忙时早上不到4点钟就起床去割谷、整田、扯秧、栽秧,直到晚上12点钟才回家,一天只能休息几个小时。后来,二叔、三叔胃癌,二妈中风、三妈也生病,除了要照顾他们,还要找医生给他们看病,特别花钱,种田根本不够家里的开销。这段时间,小两口的积蓄全部用光,还欠了一身的债。家里惟一值钱的两头还未长肥的猪仔卖了。家里惟一的耕牛也卖了,给去世下葬的二叔购买棺木。已经中风两次的父亲看到小夫妻俩的艰难,竟然偷偷拄着拐杖去附近收购鸡蛋挣钱,路上再次中风,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临终时父亲流着泪,抓着刘青枝的手,嘴里不停地念叨:“枝儿,难为你了,难为你了……”。5位老人先后去世后,为尽快还清债务,丈夫到村办工厂打工,她自己独自承担起25亩地的耕种任务,还得照顾老人和4个小孩的起居。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时,悲剧却降临到刘青枝的身上。2001年6月,刘青枝的丈夫在营救落井村民时不幸身亡。然而悲剧并没有结束,2004年6月,二儿子转业。刘青枝说:“回来后,儿子总说父亲走时不在身边,于心不安,又说当兵去了没照顾家里。于是每天总是抢着干活,糊一身泥,到门前水塘洗洗,不知被什么东西咬住腹部,流了很多血,当时就不行了。”丧夫丧子后生活总得继续,从此,刘青枝更累了也更沉默。她冬天种油菜夏天种稻子,以维持家里的基本开支;既要侍候3位老人,带老人看病,又得照顾两个在上学的孩子,添些衣服,挤出孩子的生活费。因刘青枝孝行事迹非常突出,2002年以全市得票第一名被评为“孝感市第二届十大孝子”;2003年,又以全省得票第一名被评为湖北省首届“荆楚十大敬老好儿女”;2005年她又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俗语说得好,“百行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基础的孝行都不能尽到义务的话,那么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失去意义了。然而现在却不少人总以工作忙、经济能力不强等理由不履行赡养义务。殊不知:父母辛辛苦苦将他们培养成人,助他们成家立业,却从来没有吃过他们做的饭菜,这多么令人遗憾!更有甚者还打骂老人。
爱是无私的,也每一个善良人的习惯。只有每个人在家里尽“孝心”,才会在外把“爱心”献给别人,从“小爱”到“大爱”,逐步培养起全民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全社会的为人子女者都站在“孝”的联结点上,为上一代尽到赡养义务,向父母反哺真挚的爱,才能使下一代有活生生的范本,“孝心”链接才不会被中断。让我们以刘青枝为榜样,让我们从如烟的往事中检索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感人画面,让我们记住父亲那日夜忙碌奔波的身影,长大成家立业后多尽做子女之责,多道一声长寿祝福,多回家帮老人们做些家务活,多为寂寞的老人当一次忠实热心的倾听者。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让我们自觉地行动起来,都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相信我们的亲情会更加芳香醇厚,我们的家庭会更加美满幸福,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稳定。(作者:刘纯银)
责编: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