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06日 14:39 来源:
1月20日,北京市中关村附近,一个三面透风的墙角下蜷缩着7个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有饭吃,有地方住,现在天气这么冷,跟我们回救助站吧。”北京市海淀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冯鑫这样劝他们。这7个人都拒绝跟冯鑫走。(2月5日《新华网》)
为何流浪乞讨人员不愿去救助管理站?其中的一个乞讨人员解释说,去了那儿住几天又能顶什么事,最终还是会把他们送回原籍,可家里什么人都没有了,还得靠大伙捐款帮助他们,如果收不上捐款,他们照样会挨饿。为了生存生活,最后还是得出来,与其这样来回瞎折腾,不如不去。
众所周知:2003年8月1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发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宣布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以“维护社会治安”为目的“收容遣送制”被更具人文关怀的“救助制”所取代。这一“救助”制度的建立体现了我国对于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尊重与保障。然而新办法执行一年半以来,以社会救助为职责的救助管理站似乎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效应。据了解,全国909家救助站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状,同时也遇到很多救助站无法解决的救助者生病住院、资金紧张等社会难题。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情况,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公众参与度不高、救助资金不足导致目前救助站救助能力有限,只能救急不救难。
救助站作为慈善机构在我国各地都有。目前他们的救助资金主要是依靠政府拨款,其次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而中华慈善总会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在全国上千万家企业里,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也就是说,有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慈善捐赠。既是有过捐赠记录的企业大多数也是被动地等待募捐通知才参与捐赠的。而美国的慈善捐赠10%来自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85%来自全国民众。仅2003年,美国个人捐赠达2410亿美元,人均捐款460美元,占当年人均GDP的2.17%,志愿服务参与率为全国人口的44%。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慈善事业在普及性上还有较大差距。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捐献款一度仅为0.92元,不足人均GDP的0.02%,志愿服务参与率仅为全国人口的3%。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有近6000万以上的灾民需要救济,有2200多万城市人口生活在低保线上,有7500多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需要救助。另外,还有6000万残疾人需要社会提供帮助。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今天,要解决上述困难,仅靠救助站一个部门的努力,恐怕“独腿难撑”,只有实现社会联动,才能保证救助工作良性运转。其一,要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要大家明白慈善事业是光荣事业,每个人都要尽自己一份责任和义务。当前特别褒扬那些在赈灾、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以及支持文化艺术、环境保护等慈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机构和项目,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慈善事业的氛围。其二,政府部门要出台有关政策进行引导,如给捐赠的企业和个人在税费上给予一定优惠等,还可以利用法律的强制力来提高公众参与慈善捐赠,最终实现慈善捐赠由自愿原则向自觉行为的转变,不断为公众参与慈善事业搭建平台。其三,对于那些身体健康、被认为是“好吃懒做”的流浪者,在给予救助的同时,还应该对其进行教育,尤其是那些流浪的儿童或青少年,还应向他们传授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其培养成自食其力的社会劳动者。
让我们都来关心慈善事业,参与慈善事业吧,把爱心奉献给社会,奉献给最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作者:刘纯银)
责编: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