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大家过年好。过年过节期间,酒的销量都会大量增加,酒已经是一种载体了,酒能让团圆的气氛更热烈,能让年味也更浓郁。可是,一会儿大家将要看到的这个调查,会告诉我们买酒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我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有的地方在做酒的时候偏偏担心酒香飘太远了被人知道,加工点的门总是关得严严实实的,门口也从来不挂厂名,在这里倒是能看到很多很多的旧瓶子,这里是酿酒的酒厂吗?
| |
【字幕】 天津市 北辰区
【正文】顺着津霸公路,记者来到了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这里是天津与河北的交界地带,青光镇所辖的六个村沿津霸公路分布,又毗邻天津外环路,交通运输十分方便。进入青光,首先映入我们视线的是,村中成山码放得各式酒瓶,一包包的就堆放在村中的各条胡同里。
胡同里都是一户户的住家,显然不是废品回收站,而且,除了酒瓶,再也没有其他任何的废旧回收物。倒是在这些地方经常能闻得到浓烈的酒味从紧闭大门的小院里散发出来。同时记者还注意到,这些酒瓶都经过仔细的分拣,每一包麻袋内装的都是同一种品牌、同一形状的酒瓶。
青光村的住家门口怎么会码放了如此大量回收来的酒瓶呢?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现在正规的酒类企业几乎不使用回收来的酒瓶。即便这些户人家是以废品回收为生计,这些回收来的酒瓶要是仅为卖废品,是完全无需如此细致的打包摆放的,更无需按瓶型和品牌进行分类。
很快记者又注意到了在村中往来穿梭的各式面包车,这种车虽然在村中很普遍,但记者还是清楚地察觉到这些往来频繁的面包车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车身玻璃上都贴有深色的车膜。那么这些车在这个少有商业、企业的村子里,到底在忙些什么?深色车膜的遮挡下,我们完全无法辨认车厢里拉的是什么货物?
村中虽然堆放着大量各式各样回收来的酒瓶,也跑着形形色色的面包车,甚至记者在村中多处都能明显闻得到紧闭大门的小院内,散发出的浓烈酒味。但是,除此之外,村中显得格外安静。
正当我们的调查迟迟找不到进一步的线索时,另一个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青光村里活动频繁的贴膜面包车,经常出入同一个地点,就是津霸公路边上,青光村西头的天天乐酒厂。通过观察记者发现,这些面包车频繁往来于这家厂和附近的村落。那么,这些车来这里是拉什么或是做什么来的呢?
经过多天的外围观察后,记者跟随在一辆红色面包车的后面,也进到了天天乐酒厂内,这才终于揭开了这些贴着深色车膜面包车内的奥秘。
这些车,无一例外的拆下了后面两排的座椅,倒是满满的码放着同种型号的大桶。这种桶每个容量50升,而每个车内都整齐的码放着数十个这样的大桶。所有的面包车都十分有序的排在天天乐酒厂的一个车间门口。由这里的工人拿着一个大管子挨个给车内的大桶娴熟的罐装着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而这些大管子连接的正是这个车间内的储酒罐。
酒厂的业务员告诉记者,这些面包车都是来这里买散装酒的,根据度数的不同,每斤价格也就在1到1.2元之间不等。原来,这些面包车来酒厂都是为了买酒。
那么这些面包车拉这么多的散装白酒要做什么?又要拉去哪里?记者连续多天的调查发现,这些满载了白酒的面包车,发现这些车几乎80%开进了青光村。据记者调查过程中的记录,每天有不少于十辆面包车来酒厂拉货,而中午左右的时间是拉酒的高峰期。
我们注意到,这些车到达目的地后,都径直开进了各家的院子。所有的拉酒户中没有一家是厂子,也全都不是卖散酒的商店。
散装的白酒、50升的大桶、贴膜的面包车、回收的酒瓶,等等这些不同寻常的迹象都集中指向了青光村,却又非常庞杂的分散在了这个两千余户人家,近一万人口的村子里。在那些酒味浓烈却紧闭着大门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就在记者在青光村调查的同时,从天津市工商局传来消息,天津市工商局根据举报将联合市公安局组织一次对北辰青光一带的执法检查行动。记者随同执法人员记录了这一次的执法检查过程。
进入青光后,执法人员兵分三路展开了检查。在青光丰收道检查的一路执法人员,很快察觉到了浓烈的酒味。但是经过仔细的辨别,酒味却来自一扇大门紧锁的小院。几经周折后,门才打开。
这是一套面积不足100平米的小院,院内摆放着大量盛散装酒的大桶。正是记者先前调查中发现的那种面包车从天天乐酒厂拉散装酒的大桶。屋里则堆满了多个品牌的酒瓶、商标和包装物。包装物都是新的,但装酒的瓶子则正是记者先前就见到过的那种回收来,分拣、打包,码放在胡同里的酒瓶。共有四名工人正在这里罐装着各品牌的假酒,虽然没有流水线,但工人都有各自明晰的分工。
【同期】造假工人
记者:您主要负责什么?
我就是灌酒,有时扣扣盖什么的。
记者:还有什么工序?
扣白盖、灌酒、扣这个盖、贴标
| |
【同期】造假工人
记者:您的计量标准是什么呢?就是看,就拿眼睛看?
满了就再倒出去一些。
【正文】连基本的计量器具都没有,每瓶罐装多少完全靠人工的“手感”和“目测”。而假酒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没有生产标准、没有计量器具、没有任何的特种生产设备,一切全凭手工。这些工人告诉记者,她们每天早上8点来,晚上6点离开。就这么四名工人的一家假酒加工点,一天就能够罐装出12瓶一箱的白酒100余箱。这就意味着仅这样的一处加工点,一天所需的酒瓶数量就达到了1200多瓶,这就不难理解,胡同里怎么会堆放了如此之多的酒瓶了。
但是,在使用这种回收来的旧酒瓶灌酒前,他们又是怎么清洗的呢?
【同期】造假工人
记者:就直接拿酒涮一下?
嗯。
记者:那这个涮过的这个酒干吗去呢?
再倒回去。
记者:涮出来的这个酒再倒回(桶)去?
对,用这块布过滤一下就行了。
过滤一下是吗?
嗯。
【正文】在工人们协助执法人员清理造假现场时,记者看到,负责灌酒的工人习惯性的把涮酒瓶子的酒水又倒回了盛散酒的大桶。而就是这个她们平时如此往复使用的盆里,不仅混杂着泥土甚至还有碎玻璃渣。而这块用来过滤的布,本身也早已是污浊不堪。
【正文】工人告诉记者,无论是生产哪种白酒,罐装的都是这桶里的散装白酒,只是用的瓶子不一样,贴的标签不一样罢了。
【正文】当天的执法检查中,共查到了两家正在加工假酒的加工点,其他几家仅发现存有零星的假酒商标。而抓到造假现场的这两家,只是记者曾发现从天天乐酒厂进散酒的众多家中的两户。现场查扣了已经包装成箱的多个品牌的338箱4000余瓶假酒;还扣留了38桶散装白酒,近2000余斤;假冒的商标标志、成套包装物一万余套。
【同期】天津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总队 总队长 王双套
无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第一,我们要全部没收他的成品和半成品。第二,收缴他的制假工具,然后对他进行经济处罚。
【正文】工商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年在打击假酒生产中,假酒加工点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加工点都隐蔽在民宅,造假全凭手工,生产环境完全不具备国家要求的食品行业卫生标准,甚至造假车间与生活起居不分。
【同期】天津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总队 总队长 王双套
青光这一带造假历史应该说是比较长的,而且也比较严重,这几年我们不间断的打击,反复的打击,但是这种情况(确实)仍然存在。
主持人:当地执法人员告诉我们,这些假酒加工点里的工人几乎都有了默契,只要一问,都会说“刚来,刚开始干。”这里的老板更是连人影都找不到,有时候想找到生产假酒的原料也很难。找不到人,抓不到现场,执法人员想作进一步的调查或者处罚,难度就更大了。可这一次正当我们在青光村找寻加工点老板踪迹的时候,河北张家口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假酒案,被抓获的造假主犯赶巧就是天津北辰区青光村人。
【字幕】河北省 张家口市
【正文】2005年中秋节前夕,张家口市公安局桥东分局接到报案,张家口市场有一批假冒的名酒正在销售。民警通过销售这批假酒的各大饭店、商场展开调查,顺藤摸瓜查清了假酒的源头,一举抓获了制售假酒的犯罪嫌疑人孙德苓。
【正文】在充分的证据面前,孙德苓对自己制造销售假酒的罪行供认不讳。在张家口市看守所,我们见到了孙德苓。
【字幕】孙德苓,女,42岁,初中文化程度,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人。
【同期】犯罪嫌疑人 孙德苓
记者:你们是怎么装的?买一点儿设备?
(孙)手工就可以了,不用什么设备,用不上设备。
记者:得几个人忙活才能赶完这些活呢?
(孙)四个人就行了。
记者:那咱这个瓶子是从哪里来的呢?
(孙)应该说是回收的。
记者:那怎么送货的呢?
(孙)用车拉的。
记者:什么样的车呢?
(孙)华利(面包车)
【正文】孙德苓告诉记者的情况,与记者在青光村调查到的情况是基本是一致的。而负责此案的主办民警告诉记者,他们虽然沿袭着家庭作坊式造假的模式,但每一种原料的供应都有固定的来源,整个假酒生产所呈现出的是一个成熟的产业链。
【同期】张家口市公安局桥东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 袁清山
事实上通过我们侦查,这个假酒就是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在家里头普通的老百姓在家里就可以生产,这个制假的这些人员,包括这些销售人员,他们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那么这个完整网络里面的人员分工也是很细的,有具体提供商标的,有负责包装的,有专门搞运输的,这些分工都特别的明确,甚至就说收酒瓶子的,洗酒瓶子的,都有专门的人员来从事。
【正文】在张家口市公安局桥东分局的假酒罚没库,我们见到了来自这些假酒加工点众多品牌的假酒。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名酒占了罚没假酒的80%,虽然也有一些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中低价酒,但是,暴利的驱使下,国优名酒仍是假酒生产中的主打产品。而且随着假冒手段的不断翻新,标签的套印质量、字体大小与色泽深浅等已与真品难以区分,足以以假乱真。而更为重要的是,虽然酒是假的,但瓶子却都是真瓶!正如记者在青光调查了解到的一样,无论罐装的是什么品牌的名酒,其实都是造假者以每斤一元钱买来的散装白酒,只是使用的瓶子不同罢了。
| |
主持人:无论我们在青光村调查到的情况,还是在河北张家口破获的假酒案,情况都是一样的,酒瓶都是真瓶,里面装的是造假者用一块钱一斤买来的散装白酒,不一样的却是他们用上了不同品牌的酒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你想要什么牌子的酒瓶子都有。骗了普通消费者的正是这些真酒瓶,可奇就奇在哪来那么多的旧的真酒瓶呢?
【正文】记者在天津采访时,深入调查了青光村及周边酒瓶回收站。在距离青光村那两个造假户不足一公里的一个酒瓶回收站。记者发现了这样一间隐藏其中的车间。院内和车间里堆放着大批回收来的各品牌酒瓶,工人们正分工有序的给这些瓶子做着清洗分类,然后再次打包。
【正文】工人告诉记者,这套设备是为提高洗瓶的效率特制的。记者按照工人们的操作手法也试着洗了一个瓶子,但是显然毛刷的长度不能洗到瓶内的每一处,而这洗瓶子的水更是一片浑浊。而这样清洗出的酒瓶,正如我们在青光镇那里看到的,就直接被用于罐装散酒,再贴上一个名酒的标签就上市了。
【同期】工人
(记者)每天你洗多少瓶子?
洗个五六包吧。
(记者)五六包啊,每天洗五六包?这一包有多少瓶啊?
90个
【正文】在洗瓶厂这四条所谓的半自动化的生产线上,分别在洗着不同品牌的酒瓶。而车间内堆放的酒瓶数量和种类则就更多了。记者问回收瓶子的商户负责人,这些印着某名酒厂专用的瓶子,卖去了什么地方时,对方含糊其辞,不愿明确回答。
【同期】酒瓶回收厂 负责人
(记者)这些瓶子你能卖到哪里去呢?
哪儿都要。
(记者)谁要?
那我就没问过人家,哪儿都要,酒厂都要。
(记者)都有人要过什么(牌子的)酒瓶子?
人要什么咱给刷什么。
……
【正文】其实,什么样的酒厂需要他们分拣、回收、清洗干净的酒瓶,我们在青光村的假酒加工点已经清楚地看到。
但是他们这些厂这么大量回收来的瓶子又是谁供应的呢?品种如此细化而又大量的回收,绝不会是他们亲自走街串巷一瓶瓶收来的。
可是,记者几经周折也未能找到这一答案。就在此时,天津市公安局不久前成功破获的一起假酒案为记者的调查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在这一假酒案中,根据准确的线报,和长达一个月的跟踪侦察,天津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的民警很快抓获了贩卖假酒的多名犯罪嫌疑人,并一举端掉了藏匿假酒的两处仓库。而当打开藏匿假酒的仓库后,眼前呈现出的假酒品种之多,数量之大,仍令侦察员大吃感到意外。
【同期】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长 李秀林
他销售的假洋酒涉及到四个国家,美国、法国、英国和瑞士四个国家,这四个国家的六个公司,十七种品牌的假洋酒,也就是说我们日常见到的洋酒,在市场上见到的洋酒品牌,几乎都涉及到了,所以这个这案件是非常恶劣的……
【正文】在罚没库记者见到了这批被查扣的十七个品牌的4800余瓶假酒。为了避人耳目,这些酒的在运输中,包装箱都被翻过来进行过伪装。里层的包装盒和酒瓶包装,假冒的逼真程度已与真品无异。瓶盖的设计与瓶颈上的防伪喷码是这类酒的防伪的重点,但在有关部门出具的假冒认定书中,也没有列出这批假酒在这些细节上的破绽,最终是以酒液的理化检测结果作为依据做出的认定。
在天津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的案卷中我们看到,这些假酒多数竟被卖到了星级写字楼、宾馆内的餐厅和酒吧。那么这些假酒是怎么卖进这些星级场所的呢?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我们见到了这其中一家酒吧的老板。
【同期】某酒吧老板
(记者)你也会有所选择,最终怎么确定了他们这样一个供货渠道的?
当然是价格上的问题了,比如说芝华士,一般他们给我们的,可以拿到100块钱一瓶,在市场上差不多180多块钱一瓶。
(记者)那其实你们非常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酒?
大家彼此都很清楚这个问题,敏感的问题没有人主动去谈。
(记者)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事实是大家心照不宣的?
对。
(记者)那么这些瓶子是怎么处理的?
一般情况下都是经销商,谁卖给我酒谁就把瓶子收走。
记者:您觉得他们高价收回去的瓶子是用做干什么呢?
这个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是说,大家都高兴他瓶子回收。
【正文】为了进一步求证这位老板的所说的情况,记者又采访了一位原先在某饭店做大堂经理的郑先生。
【同期】某饭店原大堂经理
在这个酒店呢,你上我们吧台看的这些个酒呢,都是真的。但是服务员放到你桌子上这瓶酒,那就不一定(真的了)。有可能第一瓶还真是真的,然后,您喝了3瓶5瓶以后,舌头也硬了,也高兴了,再上,上什么酒,您也都喝不出什么味道来了。
(记者)对酒(店)来说,会有大量的酒瓶子产生,这些酒瓶子我们怎么处理呢?
对,我还真没看到过哪个消费者喝完酒,把空酒瓶子、空盒拿走的。这块也是一个酒店一个固定的收入。
(记者)你是说那些走街穿巷收酒瓶子的那些么?
不是,是一个固定的客户,需要它们(酒瓶子)得客户
(记者)你觉得他就是单纯收酒瓶子的那些人么? 、
这块我们只是追求利润,谁给的钱多,也是我们的一笔固定收入么,他们干什么去,我们不管。
【正文】假酒生产的产业链就此全盘浮出水面:假酒制造者分别从酒厂和印刷厂买来廉价的食用酒精,商标标志等原料;隐藏于民宅内,手工灌制各种假冒名优酒;而这样一瓶成本不足两元的假酒,最终通过酒楼、饭店、宾馆、酒吧,摆到了消费者的餐桌上。就因为装酒的瓶子不同,同样的散酒就卖出了十几、几十甚至几百元的高价。消费者尽兴而去时,剩下的酒瓶,饭店还可以再赚一笔,然后洗瓶厂会把这些从饭店收来的酒瓶清洗后再卖还给假酒制造者。如此循环往复,正是瓶子的“假酒之旅”。
主持人: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对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17家企业的白酒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2.9%,这个结果比2004年有所提高,但毕竟还有百分之十几的白酒是不合格的,别说百分之十几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不合格,到了消费者那里就是百分之百啊。好了,今天的节目就是这些,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请给我们来信来电。
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责编:薛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