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你怎样赡养老人:一个13亿人共同关注的话题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5日 09:37 来源:

  工人日报消息:有资料显示:35年前,中国儿童与老年人口比例为6∶1;而35年后,这个比例将颠倒过来,老年人口将是儿童人口的两倍。 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即可看做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2003年,我国老年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11%。

  养老已成为13亿人共同关注的一件大事。

  民间有一种说法: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在享受亲情、爱情、幸福、欢乐、成功、金钱之后,必须付出疾病、痛苦、孤独、寂寞、恐惧的代价,伟人、富翁、黎民百姓概莫能外。此说法虽无确切出处,但也不无道理。

  数字告诉我们,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昔日自然经济状况下沿袭了千百年赡养老人的传统模式,在商品经济社会残酷竞争的冲击下,大多数后生有“全方位”奉养老人之心,但无日日伴其左右之力,于是养老变成了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本刊今天发表这篇文章,就是想与读者共同探讨如何令我们的父母富乐安康,这是天下所有做儿女的心愿,也是本篇文章的追求。——编辑手记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提交的一份名为《银发中国》的报告称,中国“即将老龄化”,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1997年,北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8年来,北京市的“养老院”、“托老所”等养老机构已发展到384家。但一份调查显示,以价格取胜的民营敬老院和家庭作坊式的社区养老院都与老年人期望的“老年之家”存在距离。 将来的您将如何养老?哪种养老方式将成为首选?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如何破解养老命题?

  孤独地离去

  “楼道里气味越来越大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呀?”2005年8月15日,北京海淀区清河某社区11号楼一单元的居民们聚在一起议论着。 下午3时,老太太赵某慌乱地从一单元103室跑了出来,浑身发抖地对在外乘凉的老人们说:“张国全死了!”

  张国全74岁,独身。三年前与赵某认识,赵某家住20多公里外的顺义区,但每个月来探望张国全。刚才她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来到小区,打开房门后发现张国全“走了”。

  死者生前不爱讲话,但酷爱养鸟,其中一只鹦鹉颇为乖巧,鹦鹉面对来人凄凉地叫着。

  一周后的8月21日,二单元安某家也出现了怪味儿,大家想到了张国全发生的事,便通知其亲属。亲属打开门一看,老人倒在卫生间内……

  连续发生的两件事搞得老人们心神不定。

  张淑品老人认为,现在老人独居的情况很普遍。她希望政府和子女们能更多地关爱老年人,不要再发生同样的悲剧。说这话时,张淑品盯着103室那扇封闭的房门,眼中泪花闪烁。

  

  “管中窥豹”养老院

  据北京市老龄委介绍,北京在1997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养老院”、“托老所”等养老机构已达到384家。

  这些养老机构是否已经建成真正的“老年之家”?笔者日前走访了其中的两家。

  民营康馨敬老院位于丰台区菜户营。如果不是门楼上面“康馨敬老院”五个大字,乍一看,还以为是座工厂。透过铁门,院子里数位坐着轮椅的老人正围着一张石桌闭目养神。

  据康馨敬老院院长万晓东介绍,康馨敬老院菜户营分院于2005年4月成立。目前共有180张床铺,入住率不到四成,其中患老年痴呆症的占80%,97%以上的都有子女,以失去老伴的居多,但其中也不乏老夫妻结伴来康馨敬老院的。除个别老人外,大多数老人选择了长期住在康馨敬老院。

  万晓东告诉记者,养老是一个微利的行业,带有福利性质,由于入住率低,康馨敬老院菜户营分院目前还是赔钱的买卖。但是,她对养老这个行业的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东城区和平里敬老院设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里。院长余艳说:“敬老院面积太小了,厕所、厨房、办公室、老人房间全加上一共才400平方米。

  “敬老院建于1986年6月,是和平里街道办事处办的社会福利机构。那时主要以收养孤寡老人为主。现在除了患有精神病和传染病的老人无法接收外,只要是老人愿意到我们敬老院来的,我们都欢迎。

   “敬老院一般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不同的服务。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只提供吃住,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搀扶遛弯儿、打饭、打水,生活不能自理的提供喂饭、喂药、擦洗身体、打水洗脚等,护理费750元至1150元不等。”

   作为东城区政协委员的余艳呼吁:希望政府能把一些废弃的学校、托儿所以及不景气的企业充分利用起来,改建成敬老院,彻底告别目前官办的家庭作坊式敬老院。

   我们的明天

  现在的你怎样赡养老人?将来的你将如何养老?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如何破解养老命题?

  由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撰写的《银发中国》调查报告,是在去年由中国社科院、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21世纪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与经济分析”国际研讨会上被提交的。该报告认为:“中国即将经历一次人口转变,一个原本年轻的国家即将老龄化。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3.97亿人,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人口的总和。”

   据统计,50%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在银行基本上没有存款,只能依靠子女或社会供养。而经济保障是老年人养老的基本条件,多数老年人表示,如今占自己开支最大份额的是医疗费,他们最担忧的问题就是生病卧床。

  据了解,我国目前主要有三种养老方式:政府承办的社会基本养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以个人储蓄为主的自身养老。

  调查发现:传统的居家养老是老年人及其子女的首选方式,而亲情是老年人最渴望得到的精神抚慰,养老金制度,则是老年人最满意的生活保障。选择个人储蓄为主自身养老独居生活的,大多是一些相对年龄不大、身体比较健康的老人。到了高龄之后,他们只能依赖前两种养老方式。

  据最新人口统计显示,目前65岁的老人有64%与子女住在一起,80岁以上的有80%与子女同住,他们对后代的经济依赖也更强。 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高龄老人丧偶率上升、生活不能自理人数增加,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照料负担日益加重,而同时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的中青年夫妇常常难以兼顾对老人的赡养。很多家庭的第三代只有一个孩子,将来一对夫妇同时照顾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和照顾老人的矛盾,对本身是独生子女同时为人父母又要赡养老人的中年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对于逐渐增加的独居老年人来说,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问题更为突出。居家养老的老人们与社会的交流日益减少,子女繁忙很少与老人交流,日出日落,春去秋来,他们陷于孤独、孤寂之中,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甚至有的老人患上了抑郁症。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和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对社会养老的依赖程度提高,年轻的一代缺乏为长辈提供各种养老资源的能力,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理想中的乐园

  2002年,一位名叫朱凤泊的民营企业家,在北京顺义区推出了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北京国际太阳城,被人们称为“养老的好地方”。

   太阳城的每套公寓,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比如无须手拧,只须用卡一扫即开门的电子门锁,完备的室内电子呼叫系统,可直接放置病床上下楼的大号电梯间等等。小区配备了专业的老年人护理服务人员以及一所大型社区医院,像这样专业的老年公寓,在国内还并不多见。

   在哈尔滨、上海、杭州等城市也出现了一些堪称“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社区。凡是老年人居住的房子都安装了一套电子呼叫系统。老人病时只须按按钮便会有专门的护理人员上楼,甚至救护车很快赶到楼下;独自在家的老人不想做饭,只须按一个按钮,小区配餐公司便会送餐上门……但大多数老人反映:这些地方的收费一个字———高,自己承受不了。

  敬老院一个月才收几百元钱,老人住了几天回来了,感觉也是一个字———差,吃不好住不舒服。

  专家建议,我国应采取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养老问题,发挥社区养老功能。包括提供家务劳动、家庭医疗保健、老人照料、日常护理等多项服务,还包括在社区兴办老年食堂、茶室、托老所、老年病防治站、法律咨询服务站,以及各种老年文体设施。

  他山之石

  西方是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间最早、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最早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最早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是法国。1850年,法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总人口的10%。

  针对传统养老体制的各种问题,西方各国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整和改革。

  其一是改革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变基本养老保险体制的单一化模式,使之向多层次过渡。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瑞典、瑞士、荷兰、日本等国开始建立“三柱制”养老保障制度。所谓“三柱制”就是:公共管理的强制性制度,私人经营的强制性储蓄制度和自愿储蓄制度。

   其二是变革赡养方式。过去,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养老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养老院,目前西方各国政府开始实行“就地老化”制度,就是强调老人身心健康、生活护理的所有服务,都在社区内取得,不脱离原有社区的人际关系。如德国实行老人护理年金制度,而比利时政府则试行“老年人家庭寄养计划”。为减少政府支出,各国还在限制集体养老的发展。

责编:汤威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