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人们常说养老钱是“死水怕活舀”,来源固定但支出风险很大。因此,储蓄一直是老年人理财的首选方式。随着近年来国人经济生活的丰富和活跃,很多老年人也不再满足单一的储蓄收益,开始在投资理财的领域里跃跃欲试。近日在西安出现的一些现象却提醒人们,“夕阳”理财的现状不容乐观。
月回报1000元 打动了多少老人的心
2005年7月初的一个早晨,张大妈(化名)出门锻炼,没想碰上了天安公司的业务员“包女士”。对方殷勤地邀请张大妈和社区里的其他老人参加公司组织的市内景点免费旅游。在旅游途中,“包女士”推荐说公司正采用一种特有的方式“联合经营”一种老年药品,因为没有广告投入,只需老年人互相宣传,获得的经营利润直接返还给投资者,老年人只需投资没有任何风险。
参加了免费旅游,品尝了特色农家饭,老人最后又到陕西天安公司考察了一番,“养老钱放着也是放着,投资‘联合经营’每个月还有1000元的进账,多好的事啊!”张大妈在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毅然决定动用养老钱7000元“投资”了两份“联合经营”。
8月14日,陕西天安公司总部紧锁的大门上贴出了一张“休假”告示,从此人间蒸发。公司在工商局注册的法人代表张某所留下的手机号码也成为了永远的空号。
对于很多用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养老钱投资“联合经营”的老人而言,很难相信这个在上个月还号称开业仅两个多月,已获得老年客户“投资”600多份(按每份3500元计算,共“圈钱”210万左右),并且每月按时分红的公司怎么就凭空不见了。负责此次立案侦查的是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案件正在调查之中,初步统计有100多名老人受骗,但是根据他们的经验,真正受害的人数可能要多于目前报案的人数。
在银行工作的市民李小姐认为,缺乏金融知识但又往往贪图便宜是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主观原因。李小姐说,老人们平日呆在家中,子女上班,孙辈上学,社交面窄,信息源少,长期处于一种比较封闭的状态下。他们对市场不了解,很难辨别各种消息来源的真伪,容易被骗子利用。
据了解,近些年来打着“集资”“理财”等名头专门欺骗老人钱款的案例层出不穷。面对越来越多跌进陷阱的老人,人们不禁要问,这仅仅是老人自身的问题吗?
夕阳理财 一块被冷落的“蛋糕”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人不再直接创造财富,他们主要的生财之道就是如何利用手中的钱为自己创造价值。事实上,老年人理财更多面临的是市场需求旺盛,投资渠道少的矛盾。这也正是为什么陕西天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之流有了赖以生存的空间。
今年73岁的郭老先生是西安市某区法院的退休职工,他告诉记者,他把自己的大部分积蓄都“贡献”给银行存款。“只有银行和国家还靠得住,你没看这几年买股票、买基金的都套在里头了,再加上现在街上骗子也多。”郭老先生无奈地说,“其实我也很想给养老钱‘锦上添花’,但是不知道投资什么好。”
总体来看,储蓄或是购买国债是老年人比较稳健的理财选择。但一些接受采访的老人表示,现在子女们他们的消费观念变过来了,也想享受享受。储蓄和国债的收益相对较低,越来越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更倾向于收益高、回报快一些的投资方式。然而,真正操作起来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
“如今大街上、电视上、广播里,充斥着各式各样“新鲜出炉”的金融产品,但是没有什么真正适合老年人的。”西安交通大学金融系主任李成说。李成认为,养老钱由于资金数目相对少,又分散,再加上老年人理财保本心理严重,相应承受风险能力小,所以往往不受金融行业的关注。
新华人寿保险公司陕西分公司,在不久前默默撤销了一份专门为60到80岁老人设计的保险。“老年人的生意难做。”客户经理许涛谈到这份保险时,叹了口气,“一般人都从青壮的时候开始投资养老保险,50到65岁时按月领取。如果到老了再来保险,价格就已经超出了普通老人承受的范围了。而且在保险公司这方面,风险也比较大,出过很多理赔纠纷。比如说一个老人5年前投保的时候,并没有申告自己有风湿性心脏病,然而5年后突然撒手而去了,你说我们赔还是不赔?”
李成分析,传统的金融机构钟情于有钱的个人或机构,而老年人的资金分散、手续复杂,最后还挣不到什么钱;一般商业机构提供的基金之类的投资方式因为这几年表现欠佳,所以又不受投资者青睐;至于投资领域,目前整体信用环境没有完全步入健康轨道,风险更是大,根据老人的财务特点和理财心态,他们也不适宜贸然进入。
无限风光明日好
来自全国老龄委的数据表明,中国是目前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亿3千多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以上。本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多。老年人投资理财的内在需求不断显现,那么这块“蛋糕“切还是不切呢?
中国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个人银行部科长徐杰认为,目前来讲,他们希望老年人选择稳健投资方式,因为客户年龄越大,保本心态重,越难承受风险。“除了把钱存到户头外,现在很多老人热衷于3年到5年期,年利率在3%左右的国债。”他告诉记者,每到国债发行的日子,一大清早,银行销售点门口就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绝大多数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所有发行国债,一般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被一抢而空。此外,近一两年推出的人民币理财计划和外汇结构性存款,因为仰仗银行的发行所占据的信誉优势,也比较受到年龄大一点的人的追捧。
在许涛看来,随着老龄人口的上升,夕阳理财真正的潜力是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无论是从大的金融生态环境上看,还是准老人们手上所能掌握的资金数量上看。“现在,最诱人的是那些中高收入的人群,很快也要步入退休的年龄,这将是一块市场大蛋糕!”
在中国建设银行陕西分行,目前也拥有许多60岁以上的重要客户,掌握着充足的资金,有组合投资的愿望。“他们主要还是做生意的人,理财的意识比较浓厚,也有这个资本。”徐杰说,“而将来高收入的人退下来,必然会壮大老年人理财的这个市场。”
业界对富裕老人的期待让人们不禁又出现新的隐忧,“夕阳”理财是否会成为一种“贵族”的专利?李成认为,未来要让大多数老年人在保护财产安全的基础上,使资产有所增值,关键还要改变金融机构和社会结构(人口老龄化)不吻合的现状,同时由政府从旁加以扶持。
李成建议可以学习国外退休基金管理和社区银行的模式。前者是针对普通人在职期间,把收入的一部分纳入退休基金,由特定的、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的资本运作,从而获得一定利润以供养老;后者则是针对退休人员,他们把自己的存款委托社区金融机构进行投资。这样就避免了老人本身可能遭遇的信息不对称和对市场不了解的问题。
李成说,“要想把老年人理财做好,一要对老年人进行宣传和引导,有意识地改变他们的观念,帮助他们规避风险;二是健全金融市场环境,特别是政府要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
责编: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