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7日 19:38 来源:
在“红色旅游”的热潮中,北方的党员干部公款组团往重庆、广州跑,而东南地区的干部党员则往延安、井冈山跑,天热时去参观庐山,天冷时到海南五指山等等,反正可以打一个接受教育的旗号,用公款或用党费报销,成为变相的公费旅游(《市场报》6月24日)。
“七一”临近,红色旅游又将迎来一个新的高峰。“红色旅游”本来是一个极富深层意义的构思,它不仅提醒国民不能忘记前人奋斗牺牲的精神,也提供了一个有极高价值的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但是,目前社会上出现了曲解红色旅游产品意义的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们借着接受教育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红色旅游”有可能成为公款旅游的合法外衣。
现在全国任何一个单位都没有专项的旅游经费,公款旅游的钱从哪里来呢?办法有二:一是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旗号,如组织会议、培训班、研讨班、考察学习、招商、参展等等。搞“红色旅游”更是理直气壮,接受革命教育岂能落在人后,走得少、去得慢还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不积极的表现呢;二是找“红色旅游”地的“对口”单位接待。据报道,某红色旅游景区镇政府一中午招待36桌客人,旅游局一天接待110名来客。一些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景点虽然游人火爆,但是并没有给老区带来太多的经济收益,反而是繁重的吃住接待,让一些地方政府不堪重负,叫苦连连。
不管是花自己单位的钱,还是花“对口”单位的钱,拿公款搞“红色旅游”都是公款旅游,都是为小团体和个人谋取好处,拿纳税人的钱换作单位的非法福利,和乱发奖金、乱发福利一样,都是挥霍浪费公共财产的违法行为。
要防止“红色旅游”成为公款旅游的合法外衣,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杜绝一切形式的公款旅游。之所以公款旅游屡禁不绝,表面上看,是因为我们的现行财务制度对遏制各种形式的公款旅游效果不佳,本质上在于地方政府的财政使用情况没有接受人大的真正约束。任何政府都是由人民的赋税建立的,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依靠税收来支持。因此,公共财政由人大来控制,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精髓,也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表现。我国的法律也明确规定,政府花钱必须编制预算,并报经人大批准后执行。但是,地方政府花钱有多少真正受到了人大的硬约束呢?即使有约束,许多也是走走过场,或者是事后补办一下手续而已。
红色旅游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要防止“红色旅游”成为公款旅游的合法外衣,最好的办法是充分发挥各级人大的作用,政府财政使用情况必须严格执行人大通过的预算,并且必须接受人大的监督。单靠制定什么规定,如红色旅游由个人掏钱之类,效果不容乐观。只有管好了纳税人的“钱袋子”,才能真正杜绝一切形式的公款旅游。(作者:气横西北谁人剑)
责编:张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