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7日 15:41 来源:
| |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介绍情况 |
| |
发布会现场 |
中国网消息:2006年2月27日15:00,教育部在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举办新闻发布会,由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介绍近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央视国际正在进行图文直播。
[中国网]:
教育部北楼二层报告厅内灯火通明,中国网已将直播设备安装调试完毕。
(2006-02-27 14:14:02)
[中国网]: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停地招呼着新到的记者,向他们递上相关材料,轻声介绍有关情况。
(2006-02-27 14:30:54)
[中国网]:
来自各媒体的记者已经陆续进入会场,发布会即将开始。
(2006-02-27 14:52:24)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各位参加我们教育部今年第三次,也是教育部今年实行定时定点的第二次发布会。
(2006-02-27 14:59:07)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按照我们年初的约定,每一个月25号下午3点,我们将在这里准时与各位记者见面。但是,由于本月的25号是周六,所以我们顺延到了今天,在这里和大家见面。
(2006-02-27 14:59:54)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固执的观点,我认为现在社会媒体繁多、信息爆炸,但是在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层面,仍然缺少令人深思与令人感动的东西。我感觉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的浮躁,廉价的愤怒以及庸俗无聊的欢乐,我觉得这是一种蔓延的态势。
(2006-02-27 15:00:14)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此时,我们在座各位教育媒体和所有媒体,理应承担起发现感动、挖掘深刻的责任,及时、准确、全面、有效地把正确信息传达给受众。
(2006-02-27 15:00:57)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我在准备这次新闻发布会、查阅新闻报道的时候,我十分高兴地看到我们这方面的内容。
我们先说深刻。
近期教育界最大的事情、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我认为,近期我们国家的教育最大的变化、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应该说是按照国务院深化农村义务保障体制改革的要求。
(2006-02-27 15:01:25)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今年开学初,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将全部免除学杂费,这是一件带有革命性、非常大的、在我们国家教育史上非常大的变化。那么,这也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大政策。
(2006-02-27 15:02:29)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我注意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等许多媒体都做了报道,我特别感谢中国教育报的题目,在这里我拿出来,题目做得特别让我感到欢欣鼓舞、特别感到高兴,它的题目叫“新的学期到学校两点一步三热闹、爸爸妈妈开怀笑、同学乐得呱呱叫”。
(2006-02-27 15:03:02)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我特别感谢光明日报在这一大版里面有一个图文并茂的报道叫“孩子你的学杂费免了”,同时下面还有一个评论,是我们媒体十分关注的话题,就是“教育公平又进一步”。从这个角度切入教育公平实在不多见。
(2006-02-27 15:03:54)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开头是这样写的:振奋、感慨,看完本文第一感觉。开头是这样写的,这是第一篇,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新情况,但是我们有理由憧憬,憧憬在不久将来包括西部农村全国孩子都可以真正享受免费教育,让他们的家庭都不再为上学而苦和累。这是从教育公平来论述我们教育这一个惠民大政策的。
(2006-02-27 15:04:51)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我在这些报道里看到,这些报道有喜悦、有胆识、有不足、有批评、有建议,深刻报道中国教育界这样史无前例的大事。
我还有一个例子。在上周四在这个地方,我们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这个发布会的内容是国家教育督导团2005年督导报告,这个报告应该是既十分专业,又能对中国教育进行深层次思考的新闻事实。
(2006-02-27 15:05:46)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我看到,尽管有些媒体表示出令人可以理解的冷漠,我也注意到很多媒体对此事“失语”,但是我还是发现,有不少媒体从中挖掘更深层次的问题。
(2006-02-27 15:07:15)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我想举一个光明日报的问题,他们不仅在头版头条发了这个新闻,评论是“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在这里还特别高兴地注意到了,我们外地的一张报纸,是文汇报,按说是一个税制的报道,他的报道足以令人震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报道,专家解读这个督导报告,投入不足,是乱收费的根源。
(2006-02-27 15:07:59)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我认为现在谈收费、谈乱收费的很多,但是从这个角度切入去分析教育乱收费根源似不多见。这些足以说明我们这些媒体在深层次、在深刻地分析着教育上的新闻事实。
(2006-02-27 15:09:21)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我们再说感动。近期大家注意到了教育部先后组织宣传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教授和天津大学生徐伟。尽管媒体表示出可以理解的冷漠,但是我还是高兴地看到有不少媒体看到孟二冬、徐伟两位教育系统千千万万师生代表,令人感动不已。
(2006-02-27 15:09:54)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我们还报道优秀大学生徐伟,我看到中国网、人民网、新京报做了这样的报道,我特别注意到中国教育报的报道,他们过去在已经报道徐伟的事迹,这里有同学们的评说、有记者的感言、有故事的回放、有徐伟自己的心声,从不同角度报道了这位优秀大学生。中国青年报已经报道过徐伟的事件,但是这次报道从另一个角度又一次报道徐伟贫困大学生的幸福生活,这个题目确实很引人读下去,我就顺着读了下去,我郑重建议大家读一下这个报道。
(2006-02-27 15:11:55)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我举一个例子,徐伟是一个贫困大学生,他在跳到冰窟窿里把三个孩子救上来以后,他的衣服、皮鞋都湿透了,他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说,有没有更多衣服对我无所谓,但是我需要干净,我只要干干净净,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大家负责。问他你为什么救人,是什么动机?估计我们记者想挖掘更深刻、高尚的东西,徐伟同学说,我就是从小的时候有被人救起来的经历,我现在大了,我要报恩,我爸妈从小跟我说六个字:做好事、当好人。
(2006-02-27 15:13:07)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很质朴!他从一开学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贷1.64万元把4年学费全部交齐了,他通过勤工俭学、奖学金及其他措施完全靠自己双手支撑大学生活。我问他,你准备工作以后分几年把学费还清,按照新的机制运行国家助学贷款以后分8年还清,他说如果顺利的话,我工作当年就把1.64万元都还上,让更多和我一样有困难的学生能够有学上、能够有书读。真是一个令人感动的优秀大学生!
(2006-02-27 15:14:04)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我觉得像这样一个优秀大学生、优秀的老师,真是令人感动不已。
我说这些,目的就是在这里,我再一次呼吁我们媒体,特别是我们从事教育报道的媒体人,发现感动、挖掘深刻,并且把这个深刻和感动传达给你我他,传达给我们大家,给我和我们目前有些苍白的精神空间一个美丽动人而又深入持久的填充。我要说,我和我们都希望活着,并且活着更充实。
(2006-02-27 15:15:09)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开场白说多了,大家觉得累了。
我们话说正题。上一次新闻发布会以后,有一些记者提出问题,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回复,可能他提的问题在工作过程当中,没有结果。另外还有一个我自己的水平问题,没有从方方面面给大家答复。因为种种原因,我想每一次新闻发布会,在下一次新闻发布会和上一次新闻发布会前给大家一些圆满答复。我首先回答上一次记者发布会有一些记者提出的问题。
(2006-02-27 15:16:29)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有一些记者问到:港澳学生到大陆就读是否和内地学生一样享有同等待遇?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港澳办已经正式下发通知,从今年秋季起在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读的港澳学生和内地学生同等收费。关于这个通知,我们已经做了详细的公告。
(2006-02-27 15:17:47)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有一位香港媒体问,在这样一个政策实施以后,国家为此投入多少钱?这里我给大家一个数额规定:这项政策实施以后,中央财政对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科研院所、部分地方高校,这个部分地方高校是指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这六个省市不算,因为这六个省市不享受一般式的转移支付。上述所有地区招收港澳学生,一年中央财政给予8000元的专项补助。
(2006-02-27 15:18:29)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那么,中央财政给予多少补助,要等到今年秋季开学以后根据招生情况,我投入多少钱,一个人给予8000元,这要根据招生学数来定。那六个不享受一般支付的六个省市也要按照中央财政定额补助标准给于港澳学生专项补助。这项规定是从今年秋季算起,今年秋季开学我估计在10月份、11月份,如果记者感兴趣的话,我会把这六个省市工投入多少钱告诉大家。
(2006-02-27 15:19:41)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另外,有记者问,天津外国语教授沈吕伟、四川大学邱小庆学术造假问题。天津中院已经宣告是属于侵犯他人侵权的行为。关于四川大学邱小庆论文有争议的事实,我们了解到: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已经成立专家调查组,启动了相关程序对此事进行调查核实,同时由于邱小庆论文涉及一个专利纠纷,对方告他侵犯专利权,所以双方已经按照合同约定进入司法程序,那么在司法程序审理完毕以后,才能知道相关的结果。
(2006-02-27 15:20:52)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在这里我顺便说一下,教育部对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十分重视。从2002年开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这个学术规范大家记得,当时我们发布这个学术规范的时候,我们曾经在这个地方召开专门的新闻发布会,很多记者提出很多很好的问题。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上网查询这个新闻发布会。另外,还有一个《进一步加强师德改善的意见》等等,包括高校在内的学术道德建设、学风建设提出制约、要求。
(2006-02-27 15:22:16)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今后我们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学术评价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另外我们还要考虑成立专门机构来促进学费建设的经常化、规范化。比如说教育部正在酝酿成立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等等,由学风建设检查机构来促进这项工作的经常化。另外还要加强教育宣传等等。
另外,还有记者问通过什么渠道反映学术造假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有关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反映,也可以通过当地学术部门进行反映,我想这个渠道是十分畅通的。我们在这里希望媒体和我们一起共同做好这项工作。这是关于上一次新闻发布会的答复。
(2006-02-27 15:23:30)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关于今天我们这个新闻发布会,我们将发布四个方面的新闻材料,书面材料已经提供给各位了,我在这里不再宣读,但是我在这里做一个说明和强调。
(2006-02-27 15:24:35)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刚才在开场白的时候已经特别强调了,我们教育界的最大事情、发生最深刻、带有革命性的事情,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若干工作。教育部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
大家知道,这个办法有相应一系列的工作要做,目前教育部已经提出要求,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工作安排上把这项工作作为头等大事,一把手亲自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有很多的具体要求。特别是提出来,要保证将教育部、财政部印制的宣传卡发到实施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
(2006-02-27 15:25:06)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有心的记者进来的时候可以看到,在指示牌处有一个放大的宣传册,这个宣传册说的很有意思,要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教育部印发了50万册。我这里还有一堆,希望各位记者会后免费领取。
我还要特别告诉大家,教育部从2月10号到25号分了7个小组,对西藏进行有关督察,对于督察情况在3月份适当的时候向各位发布。此外,3、4、5月份将组织新闻代表团对实施新制度的地区,选择有代表的地区进行采访,欢迎大家更多目光关注这件事。这是第一个新闻。
(2006-02-27 15:26:52)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第二个要发布的消息是,各位知道,“两会”要召开了,一旦“两会”召开的话,大家非常关注教育部关于教育的情况。我们共收到全国委员512件提案,占会议提案的11.6%。目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办复工作已经全部办理完毕。
我们教育部是对全国人大、全国政协议案和提案建议办复情况的先进单位。我们教育部把这件事情看作是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事件,要求有关部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组织、精心施工、周密安排,把办理各项议案落到实处,切实让人大代表、委员和各地满意。
(2006-02-27 15:28:02)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应该说,具体情况,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所涉及内容很广,我在这里给大家列了一个表,大家可以参考。
时间关系,在办理议案和提案的时候有很多感动的事情,我就不再说了。有的时候要反复讨论多次、反复酝酿多次,征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同意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
(2006-02-27 15:30:19)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第三个要发布的消息是,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努力建设节约型学校,我们给了大家一个材料。大家知道,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全国发出的一个特别的要求,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以及大中小学努力建设节约型学校,这是我们职内工作的本份。教育部对重大资源节约、产业化示范项目提供支持,并且加大协调力度。特别强调要求各个学校在举办各个活动当中,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讲排场,所以,哪个学校搞校庆请明星这样的行为,我们媒体要进行曝光。
(2006-02-27 15:31:09)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我们国家决定拿出彩票基金40亿,其中拿出20亿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未成年人教育。截止到2005年已有900个项目开通建设,其中416个场所建成,并且投入使用。
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我们有更多的未成年人、更多的孩子可以有活动的场所、活动的空间了,我们应该为他们祝福。
(2006-02-27 15:32:35)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下面时间是记者提问时间。
(2006-02-27 15:33:14)
[法制报记者]:
中央和各地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这当然是一项德政。问题是现在这种投入是公对公,就是由上一级财政向下一级财政转移。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进城读书了,那么这种限区域进城读书,要么是进入农村子弟学校,那儿的学习环境很差。能不能采取“教育券”办法,从上级财政到下级财政的资助,变为个人的资助。
(2006-02-27 15:33:38)
[王旭明]: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在这项保障机制实施以后,还要进行一些具体的环节,如果哪一项环节没有作到位,好的效果就产生不出来,比如你说的有许多孩子到城里来了,他在城里教育的问题。是的,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我们现在已经办了第一期实行新机制的15个省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培训班,办了三天,印了这么厚一大本子文件,就是如何更细化这些要求。
那么你说的这个项目当中,就涉及到当地学龄儿童所在地的统计,算是当地孩子,还是算是流入城市的孩子当中,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如果算流入地应该承担孩子义务教育责任,由流入地政府负责。那么流入地政府负责的话,当然那面就不负这个责任了。但是,如何统计,这个是工作当中一个问题,我们要进一步的研究。
(2006-02-27 15:34:45)
[王旭明]:
你刚才说的“教育券”问题在全国有些地方实行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是不是在全国推广,恐怕还要进一步研究。但是我还注意到一个问题,也有可能实行新的保障机制以后,某些城里的孩子可能要返回到他的居住地去,因为他回去以后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待遇,相比之下会觉得那里的教育更好,可能返回去。
(2006-02-27 15:36:25)
[中国改革报]:
能不能介绍一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都做了什么样子的改革?详细说在哪个环节?还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负担的责任是什么?另外在改革以后,像今年春季开学,西部的孩子就已经不用交学杂费了,但是秋季开学能不能保障理顺,还是用时间方法保持这个经费不被截留、挪用?
(2006-02-27 15:37:09)
[王旭明]:
你说的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在具体工作当中所涉及的好多环节。你说究竟涉及到这个政策包括哪些内容,我建议你看看我们网上的两个材料,一个是国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方案,已经全部公布上网了。另外一个,教育部召开的专门工作会议上有关领导同志的讲话和要求,对这项工作具体也都提出了要求,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展开了。中央政府投入多少、地方怎么按比例分成,这里都有一系列非常明确的要求。你说能不能保证秋季有保障,我认为有保障,应该有保障,不要说秋季,应该说永远。
(2006-02-27 15:38:04)
[记者]:
我记得上次教育部法制办的张文说了一个例子,讲他自己写的一本书被南方一教授抄了8万字。他说他找到这个教授的时候,这个教授竟然毫无羞愧之心,他说,为什么我们抄写,是因为你的文章写得太专业了。像法制办副主任这样位置的人都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更何况一个普通的老师和教授?现在学术腐败,我们最近报道一些从原来老教授抄国外的文章发展到抄国内文章,发展到抄国内老师的文章,现在已经退化到抄自己学生文章的地步了。刚才王主任讲要成立社科监督的组织,我不知道现在到底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了?第二,赋予它的权力到底有多大?有没有强制措施,要求学校一旦认定就把教授职位拿掉,把他清除出学术地位?
(2006-02-27 15:39:15)
[王旭明]:
刚才你说的张文的例子我还不太清楚,我要了解一下。我认为治理学术腐败应该靠三种力量:一个是道德力量,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有一些没有羞耻心的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或者绝大部分人来说是靠道德力量的。包括上次我们在这里开的会议,建立一部业内规范,实际上自律在道德范畴之内。
另外一个力量就是行政力量,行政力量我觉得就是由教育部查处、有关部门查处,我觉得还不够,还解决不了,有不要面子的,有不顾行政的。
那么,第三种就是法律力量,我们要通过不断建立健全这方面的法制,给这些人以法律的惩处。刚才举的天津的例子,最后法律断定而且终审裁定你这个属于侵权。所以我觉得法律在这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治理学术腐败,要经过道德、行政、法律三管齐下,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背景。
(2006-02-27 15:40:51)
[工人日报记者]:
现在教育乱收费谈的很多了,刚才发言人也说了,我们还得再提,因为这个对老百姓太重要了。从目前教育部的角度,从收费制度本身跟目前出现的乱收费现象之间来解读一下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谢谢。
(2006-02-27 15:42:33)
[王旭明]:
都是挺大的问题。是不是再明确的说一下,也许歪曲你的理解了,就是没有收费就没有乱收费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在这里我简单说出几个观点。
首先,我们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到现在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我们中国教育在发展中国家里面,我们的发展速度是快的,我们实现了95%的人口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们实现了21%的人口可以享受大学教育,这是在发展中国家不可想象的。但是,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所以有这么大的发展,是改革促进了发展,没有改革就没有这样的发展。那么,这一改革,就包括收费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的改革。所以,我们国家实行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收费制度改革,要实行缴费上学,这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仅保证中国的教育事业能够这样快速发展。同时,也保证了教育更公平性、区域教育更公平性,使更多公众能够接受教育。因此,把乱收费和教育收费这个归于一起,我觉得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大家知道,七八十年代是全部免费上学的,从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免费上学的。但是那个时候发展速度是什么呢?我们只有50%几左右的人能享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5%左右人上大学。在短短20年之内,有这么多人上大学、这么多人接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如果没有包括收费在内的一系列的改革,是根本做不到的。
(2006-02-27 15:43:30)
[王旭明]:
我相信这些课题是随着我们改革不断深化的,可以会得到一个越来越合理的一个答案,教育乱收费可以随着这一点得到不断遏制的。
(2006-02-27 15:46:22)
[新京报记者]:
关于“两会”提案和议案的问题。在去年“两会”期间,关于高考公平的话题有很多建议,而且建议高考当中不带有地域歧视,这个可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提案和议案。我想请问,教育部对这个议案办复的情况。另外,教育部对各地高考考生分配比例不公平的问题,有什么思考和改革?
(2006-02-27 15:47:32)
[新京报记者]:
关于“两会”提案和议案的问题。在去年“两会”期间,关于高考公平的话题有很多建议,而且建议高考当中不带有地域歧视,这个可能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提案和议案。我想请问,教育部对这个议案办复的情况。另外,教育部对各地高考考生分配比例不公平的问题,有什么思考和改革?
(2006-02-27 15:47:32)
[王旭明]:
对这两个议案办复情况我会后给你安排专门采访,就这个话题进行专门采访。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会专门办一个新闻发布会来回答。
(2006-02-27 15:48:49)
[中青报]:
您多次提教育部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但是我记得本报有一篇评论,反对教育产业化并不等于没有这个产业化,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2006-02-27 15:49:18)
[王旭明]:
在去年的时候,我去新华网和网民交流的时候,许多网民提出教育产业化的一个问题。我在那里也非常明确地提出来,教育部从来都是反对教育产业化的,并且论述了很多道理,如果有兴趣的记者朋友可以从网上调出来查一下。后来我注意到一些网民的意见,以及贵报的一篇评论,他说我这个观点比其他某一个部委更加合理一些,起码有一个论证的过程了,不是就一个反对就完了,有一个很好的论证过程。但是他提出,反对不等于没有,他又列举一些事实,我觉得他说得很好,正是因为有、正是因为存在教育产业化,所以我们才要旗帜鲜明、公开地反对,不仅仅要教育部反对,所有政府各个部门大家都要反对,人民反对、老百姓也要反对、政府官员也要反对,大家共同反对,让它如同过街老鼠一样,就没有市场了。
(2006-02-27 15:49:56)
[王旭明]:
我最近了解到,最近就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反对教育产业化。我了解到还有一些专家正在撰写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的文章,这些文章将陆续在《求是》杂志、《人民日报》等等很著名的媒体报道,你可以查阅。教育发展中心提出五篇文章,第一个观点,教育产业化是与教育公益性原则相违背的。大家知道教育是公益性的事业,但是教育产业化把这个改变了。第二,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教育产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我们非义务教育阶段,确实实行了收费制,但是我们这个收费制不是没有目标、没有标准的漫天要价,我们非义务教育收费成本分担机制,怎么算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我们算是以成本核算机制来实施的。
(2006-02-27 15:51:10)
[王旭明]:
教育产业化不是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了,产业化就是赚钱了,就是盈利的原则,产业化还是盈利性的原则。所以,我们提出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和实施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是不矛盾的。
第三个观点,发展民办教育不等于教育产业化。上次说过,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一个“化”字,一字之差,差之千里。我们不反对教育产业,教育很多部门可以实施产业的,比如我上次举例,像民办教育,我们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法》明确规定,可以有合理的回报,鼓励合理的回报。所以不能把民办教育和产业化教育等同起来。
第四,经过认真调查,现在发现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产业化作为国策。经过很多的学者的研究,包括大量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等等,也包括一些不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产业化作为国策。
第五,公共政策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
我觉得这五大观点,应该说对反对教育产业化,从理论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意义。
(2006-02-27 15:52:44)
[记者]:
和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的问题。现在实行两免一补,北京等城市对农民工子弟进当地公益学校有补助,导致今年开学以后有一些打工子弟学校普遍出现生源下降,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因为他们有一些学校主要经费来自于生源,而且这些学校本身许多又是没有经过审批,属于我们监管的学校,一些学校想转行不作了。我们是不是让这些学校自生自灭?我们在城里没有返乡就读,但是又上不起或者不上城里的公益学校的打工子弟,怎么保证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2006-02-27 15:55:10)
[王旭明]:
我们鼓励公办学校最大限度接收打工者子弟入学。您说的意思那个现象带来的打工子弟学校生源流失,甚至可能由于孩子回去,办不下去了,我个人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2006-02-27 15:56:16)
[王旭明]:
本质不是说建什么学校,本质是让这些孩子有学上、有书念。
(2006-02-27 15:57:03)
[北京日报记者]:
请问高校节约化的问题。我刚才注意到您提到学校各部门实际考核评价之中,我们地方学校有没有类似的监管系统,比如您刚才说的举办校庆的问题,去年有很多的学校举办校庆。我们教育部对这些铺张浪费的高校会进行什么样的处罚?现在很多农村孩子交不起钱上大学,但是很多大学校长坐豪华车,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因果关系。
(2006-02-27 15:57:50)
[王旭明]:
一个细化的什么是铺张浪费还没有一个界定。但是,我们要强调一点,我们没有说反对校庆,我们只是反对铺张浪费式的校庆,反对摆排场、比阔气那种浪费资金的校庆。那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反对,细化的标准还没有,比如校庆是多少钱花费在校庆上面,举办了多少饭桌的饭了就是铺张浪费没有。现在我觉得,建设节约型社会,恐怕就跟刚才我给那位记者答的,恐怕还是道德力量和行政力量,目前法制力量都很弱,说你浪费就判你刑,目前没有。
(2006-02-27 15:58:45)
[新华社]:
第一个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从哪里来?刚才您讲了几个非常勤奋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自己学习方面的问题。但是我觉得现在社会对他们宣传非常勤奋、宣传他们家庭怎么苦,但是对学生能力引导方面加强不够。比如以我自己为例,我上了六年大学也没有花过家里一分钱,但是我平时自己非常辛苦、同学非常尊重我。通过怎么样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社会上对这个宣传还不够,教育部门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宣传,教他们锻炼自己的能力,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不仅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谢谢。
(2006-02-27 15:59:54)
[王旭明]:
首先向你表示敬意,你上大学六年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比起我的话,我感到很惭愧,如果倒退时光的话,我应该向你学习。我希望在座媒体,包括你将来供职在新华社,我们一起多多宣传自强自立、勤奋好学的这样大学生,这样不是一个,是几十个、几百个这样典型做法,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就是非常美好的愿望,我们共同努力。
(2006-02-27 16:01:23)
[记者]:
我提一个问题,比如在北京没有户口,孩子在这儿,新的学期孩子入学面临一个问题,他们要不要继续上学,学校要交赞助费,以及如果他们是上海的,那么他们怎么把自己那个当地给予的相应补贴转到这边来?这些有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2006-02-27 16:03:23)
[王旭明]:
以目前我们的统计来说,如果这个村100个孩子,就这100个孩子现有就读的,走的是另外一个统计,现在我们给的余额统计数是以现有人数为准。
(2006-02-27 16:04:34)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记者]:
我参加这个发布会有几个问题:第一,我看到这次关于农村的义务教育的经费保证题目,我想起四年前的一次采访。我们四年前采访广东省一位省长,当时他提出农村义务教育要解决更重要是从省里财政拨款,而且当时他也是身体力行,当时他也得到了教育部的关注。当时这个省长自己到下面督察,他给年收入1500元的孩子全部免除学杂费。当时我们想,省长下去亲自督察可见落实之难。以后教育部有这样督察活动的时候,有没有可能让记者和媒体早一点介入,早一点去看这些活动,不要到了事后我们才得到一个结果,这是我一个小小的期望。第二个问题,关于教育收费的问题。我们记者也在全国各地做了一些采访,我们发现套一句老话来说,公说公有理、婆有婆有理,他们可以拿到本地省里的一些通知和文件,他们也符合省里面的文件,因为经济状况不一样,各省的情况千差万别,我们想了解国家文件、省里文件通知不一样的情况下,学校收费在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来收取呢?第三,我们注意到一些民办大学,在倒闭的时候,的确影响了很多的学生。教育部有没有一种可能性监管这些民办学校,要求学生提前交很多保障金一样的收入。所以,教育部有一种什么样的规则,能够限制到这些民办的学校,使学生的损失能够降到最低?谢谢。
(2006-02-27 16:05:04)
[王旭明]:
因为督查组活动是分到各个组,一个组分一到两个省,一般在十五天左右。我们征求过一些部门的意见,当然没有征求过你们的意见,大家觉得采访时间太长。
第二个问题,我们原则说教育收费宏观的政策,应该是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这三家商量,然后提出意见,提出意见以后报国务院批准,国务院批准以后执行,这是宏观的政策。具体调整各级学校,包括杂费、学费标准是降一点、升一点的标准,这个审批权限明确是在省级人民政府,由省级教育部门提出意见,同时省级物价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审核之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来执行。所以,应该说不存在矛盾的地方。
(2006-02-27 16:08:43)
[王旭明]:
第三个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简单说一下。刚才我们谈到非义务教育成本实行分摊制,那么民办学校更是实行缴费上学了。这里有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老百姓,就是广大的13亿老百姓,就是想不交钱上学,享受各种各样的教育,现在除义务教育之外,我要交钱上学了。拿钱意味着什么?拿钱意味着消费,选择民办学校更意味着消费,既然是消费,我觉得就有一个合理的、明明白白的消费。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很多人在教育消费上陷入一个误区,甚至很多人在进行一种畸形的教育消费。您刚才举的例子,所谓集资式的办学,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不会做这种傻事。
(2006-02-27 16:09:35)
[王旭明]:
另外,大批的考生去考艺术类的专业,我认为这是一种受畸形消费观影响的趋势。比如艺术类的院校,你要交很多的钱来受教育,你本身具不具这种能力?比如我这样的嗓子去读音乐学院的话,花几十万也不行,因为嗓子不行,因为这样,教育会受到伤害,交那么多钱还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质量。这是个人观点,供参考。
(2006-02-27 16:10:57)
[中国妇女报]:
我们了解到,在中国,校外活动阵地并不富足,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很多校外活动阵地被挪做了他用,比如变成老人活动场所或者变成教育基地。我们想说,国家现在要投入20亿甚至40亿钱做更多的事情、办更多的场所,更多的有没有考虑这些场所不被他人挪用?
(2006-02-27 16:12:37)
[王旭明]:
我们在管理上要有一套完整的细则,保证这些管所发挥出应有的效应。而且我们作为教育部来讲,今后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也要指导各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原来没有,既然建的这么多的话,当然有一个管理的问题。
(2006-02-27 16:13:34)
[新华社国内部记者]:
我们注意到这段时间您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过一个观点,中国教育是成功的,能否阐述一下您这个著名的论断?
(2006-02-27 16:13:58)
[王旭明]: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收到很多的信,甚至有一些信运用很愤怒的语言,其中有一位福建的同志,从网上下载一些东西给我们寄来,说你睁开眼睛看看。我觉得我们要判断一件事情成功也好或者失败也好,我们认为应该有一种标准,如果标准没有的话,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的标准是,判定中国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这个教育改革是不是中国的绝大部分人从中受益了,如果是绝大部分人受益的话,就是成功了,如果绝大部分人没有受益的话,那就是失败了。我举一个数字,中国教育在2005年两级人口初中覆盖率和毛入学率有95%人。还有,高中阶段,我们国家目前已经超过3800万,高中入学率已经达到50%。
(2006-02-27 16:14:25)
[王旭明]:
就我们国家发展实力来说,就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来说,都不足以支撑,支撑不起来。中国给予的投入支撑得起来吗?支撑不起来,光靠我们经济发展实力,别看我们每年以8%、9%的速度递增着,也支撑不起这么规模的教育。
(2006-02-27 16:16:24)
[王旭明]:
面对这种现象,为非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我们把速度降下来,让它慢慢发展,那不就可以了吗?这是一个办法。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积极、稳固、快速地发展、挖掘资源。选择哪一条路?当然,我们中国会选择头一条路,选择头一条路的做法。在这里特别强调,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应该说我们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这么辉煌的成就当中,广大人民群众,中国现在13亿人口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广大人民群众这种巨大的付出,包括财力的巨大付出,中国教育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辉煌,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不可能有95%、21%,中国不可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也不可能实现两基。
所以,过去广大人民群众用他们的力量,包括钱财支持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后,中国教育事业要发展的话,仍然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帮助。从这个意义来讲,我来判断中国教育事业是成功的。
(2006-02-27 16:17:19)
[记者]:
我也对农村义务教育法机制问题很感兴趣,但是我觉得好象有的时候回答还有一点儿力不从心。如果要是以后真有这么一个新闻发布会,就是说我对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这个问题,现在实施的一些情况,再举行一个发布会的时候,我希望王主任最好请一些各级政府,比如省一些、县一些、乡一些之类的工作人员,这样可以回答大家在座的提问,我都不好意思问您了,可能在这里您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比如这个钱到地区上怎么分配的?对于老百姓非常关心的是这个钱怎么使用的?是不是都把这个钱用在教育上?用在老百姓的身上?农村义务教育,并不是钱投入得越多越好,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说的县城都算是农村学校,那么县城确实有好学校,就是那种标志性的学校或者豪华型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成本就高,在县里面财政也要投入一些,他怎么分配?他是不是要把一个大头给高运行成本,给那些贫困的那些学校只撒一点。所以我还是讲,如果就这个话题开发布会的话,就请各级政府来一起回答大家的问题。
(2006-02-27 16:20:04)
[王旭明]:
我在这里给大家也提供一个信息,我们将在今年适当时候,不光“请进来”,还要“走出去”,我们到县、乡怎么安排这个钱,我们要下去。我们同时不仅请进他们来,还要请进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具体负责这个工作的人来谈谈他们的工作部署安排。现在有六七个省进行核算,然后配套资金,但是可以保证的是今年春季开始,享受新机制的就不再交学杂费了,不管什么原因,先不交学杂费了,这个是明确了,我们将在全年不同阶段、不同时候“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进行工作。
(2006-02-27 16:22:46)
[北京青年报记者]:
前不久我们教育部公布了2006年高校招生的工作相关规定。我们都注意到高考加分范围扩大,教育部扩大高考加分范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是不是出于素质教育的考虑,以后高考加分范围逐渐扩大或者范围人数?另外,那些优秀学生比例是什么样的?
(2006-02-27 16:24:35)
[王旭明]:
今年高考的具体政策我们已经全部上马了,大家可以去查。不过原则来说,高考改革是一个方向,无论在高考的录取程序,以及像您说的一系列方面进行改革,这应该说是今后我们工作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如何和素质教育接轨,如何使高考更好体现素质教育的原则,这应该是今后高考改革一个主旋律。所以,无论具体说哪些形势、哪些人,应该都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今年我们将在适当时候,在3月份或者4月份的时候就今年高考组织专门的新闻发布会,来谈高考的问题,欢迎大家参加。
(2006-02-27 16:26:20)
[王旭明]:
在今天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两会”快召开了,版面会非常的紧张,我就尽量不打搅大家。
关于教育的问题讨论非常多,我在出席这场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有的同事说这场新闻发布会不去吧,因为在风口浪尖上。我不这么认为,我倒认为我们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应该以积极、科学、建设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事业,而不是以消极、迷信、破坏来看待教育改革。
(2006-02-27 16:27:50)
[王旭明]:
什么叫积极的?比如“一费制”收费办法,这是一个很好遏制和规范教育收费的一个办法,我们推行当中有哪些问题、哪些不足、哪些优点都可以说出来,可以报道出来。我们现在很多采取“标”的办法,“本”是不断加大政府教育推动。如果“本”不足的话,永远是消极的。当然,我们现在也在“标”上采取一系列的办法,“一费制”是其中的一个办法。
另外,科学而不是迷信。科学要求客观事实,比如某个大学一个大学生自杀了,我们不能说很正常,但是在中国2300万大学生当中出现自杀这种事情,这应该是不必要大惊小怪的,因为有各种原因了。但是我们有一家媒体说“中国大学教育怎么了”?任何一个教育都不能保证这个教育,保证没有自杀的、保证没有犯罪的,不可能,教育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不能用迷信,所谓迷信教育就是教育是万能的、教育是神圣的、有什么问题找教育。
(2006-02-27 16:28:54)
[王旭明]:
不是的,教育是有限度的教育。
另外,质量的问题。我觉得关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低,这是讨论很长时间的问题,我觉得对于质量要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客观来分析,你要拿中国的高职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比,你要拿美国的社区学院和中国高职去比。这是另外一个作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破坏性的意见。什么叫建设性?就是一件事出来以后,我们提建议、我们批评、我们改进,都是建设性的,什么叫破坏性的?就是一件事出来以后,媒体马上就能够强烈反映出来。我们一家报道说,一个教授检举说,一个调查组下去检查工作的时候,又请吃、又请喝,最后还给配了一部电脑。最后我们经查实,说这个事实是假的,这个属于破坏性的态度。在这里我们希望媒体朋友们以积极、建设性、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2006-02-27 16:31:21)
[王旭明]:
春天来了,我们共同期待2006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会有更美好的一页,同时我们更期待明天,明天上午10点钟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周济部长就教育“十一”成就和“十一五”规划回答各位记者提问,报告里面有更多的精彩。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
(2006-02-27 16:33:38)
责编:闫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