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27日 15:03 来源:
镇江私企“精华书社”老板巫先生说,为帮助贫困学子,去年9月份他掏出3万元一次性扶持了100名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寒门学子。他并不想得到什么回报,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些骄子的关爱与羡慕。春节将临,许多客户纷纷给他发贺卡或短信以示祝福,他也给朋友发了许多贺卡。然而,在所有收到的贺卡和短信中,竟然没有一张、一条是他曾经帮助过的大学生的。(《报刊文摘》1月23日)
的确,100名受过他人资助的高等学府的学子,在新春来临之际,没有一个人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问候或祝福,如此的冷漠和麻木,真有点让人感到心寒齿凉,这也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无论是元旦还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新春佳节,许多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向自己的亲朋好友转达自己的亲切问候和美好祝福,以此争进情感,加强友谊。作为受过他人资助的大学生,在新春来临之际,给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发个短信或寄一张贺卡,表示问候和祝福,这本在情理之中。且也花了多少钱,用不了多少时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100名大学生,谁也没有做到这一点。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确实缺少了点什么?
笔者看韩国电视连续剧《加油!金顺》,被剧中的主人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奋斗精神所感动,同时亦对韩国人不离口的“对不起”、“谢谢您”的文明礼貌和感激之情表示由衷地赞赏。而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标榜的我们,如今在很多方面的表现却令国人汗颜。
如今,有许多家长对“小皇帝”疼爱有加,凡孩子的意志,父母百般体贴,不使受半点挫阻。长此以往,形成了“小皇帝”的“我是中心”的心理,心中没有他人,没有父母,没有一点感激之情;学校里,为分数、为考试的教学造成只重视文化知识,其他方面教育都被置于边缘境地,即使有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注重形式,实效并不理想;在社会上,孩子接受了大量的“以我为主”的信息。这些,对孩子感激之情的缺失,无不起到“催化”的作用。
孩子的父母、老师有责任教育孩子们明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不怀感激之情。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且要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对父母感激,才能报之以孝;同事和他人或与我们密切合作,或给以无私的帮助,对同事和他人感激,才能报之以善;党和国家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对党和国家感激,才能报之以忠。
孩子不仅需要尽责的父母、称职的老师,还需要一个美好的社会。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常怀感激之情,是成人的职责,是教育的职责。正如我们不能对沙漠的扩张熟视无睹一样,我们同样不能对孩子心灵的沙漠化保持沉默和冷静。(作者:人间正道111)
责编: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