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5日 17:21 来源:
记者从正在江西召开的全国首届内陆湖泊暨鄱阳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中国江河湖泊70%被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同时蓝藻水华频繁暴发,水质性缺水日益严重,由此引发淡水资源短缺、洪涝和干旱灾害增多,严重制约着区域发展并影响人们生活。(11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众所周知:近几十年来,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导致了一系列诸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等环境问题,从而导致湖泊萎缩、功能退化、水质污染、湿地减少等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口膨胀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生态建设开发主体与治理主体不一致,难以保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管理体制机制不顺,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湖泊法律法规缺位;科学研究不够,缺少科技支撑;大规模盲目围垦;湖区用水过度;工业化、城市化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和乡村农药、化肥的过度超标使用,造成了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总之,生态环境的失衡、生物多样化的锐减等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人类应像关爱自己的家人一样,爱护我们的地球,使我们共同生活的生态环境不再遭破坏。在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各级领导干部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人类由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换来的“黄色文明”、“黑色文明”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进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作为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严格遵守法律的硬约束,努力构建环境伦理的软约束,不仅要做“绿色文明”的倡导者,更要做“绿色文明”的践行者。
纵观过去的发展历程,反思我们的机制、体制、制度。要真正把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扭转过来,需要放弃很多东西,要改变我们过去的生活方式,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要知道:直到现在,我们的环境治理基本还是一种末端治理,即先污染、后治理,污染已经很严重了,才关闭一些企业。我们的日常行为、生活方式有很多是不符合环境伦理的,已经造成非常严重的环境危害。近两年,虽然国家强调以法律手段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以求得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但笔者认为:仅用上述手段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构建一种环境伦理的软约束,以帮助人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征服自然的活动中走向理性阶段,受到理性的约束和道德的约束,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变“要我治理环境”为“我要治理环境”,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要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环境伦理要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环境伦理要突出强调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和保护环境,不能急功近利,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而是让人们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爱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只有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从源头控制入手,不断探索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深入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发展观念,才能赢得环保工作的主动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环保“双赢”。(作者:刘纯银)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责编:刘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