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教育】不点不亮的蜡烛小囡扰乱课堂 外教:VIP学生令人失望  
08月21日 15:18

    新闻晨报消息:这个暑期,上海市某英语培训机构开设了一种VIP学生证(贵宾学生证),持有该学生证的学生可以不受课表限制,随时走入任何一间教室听课。然而,VIP学生证推出不久,三个持有该证的“VIP学生”就先后由于不遵守课堂纪律,被外籍教师请出教室。冒着得罪校方的危险而赶走VIP学生,加拿大籍教师布莱恩说:“这些VIP孩子真令我失望!”

    据了解,调皮学生被请出外教课堂并非偶然现象,记者走访了上海几家较为著名的培训机构,发现类似这样的“蜡烛小孩”的确存在于各培训学校中,而且不在少数。

    面对如此难应付的“蜡烛一族”,失望的外教很迷惑,为何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反而事与愿违,纵容了他们的惰性;被“解放”的孩子也很迷惑,不需要考试的课应该怎么上;而部分家长却很失望,认为“快乐学习”没有“显性指标”来体现,自己的投资没能“物有所值”。

    对此,培训机构感到无奈:“看来,我们推崇的‘快乐学习’不适合这些‘蜡烛孩子’!”

    
事件跟踪


    ■ 调皮学生被请出教室

    被请出教室的三名学生都是12岁,与中心签定了为期一年的培训合同。合同规定,这些学生在中心的培训将以“等级口语”为基础,但同时也可以自由选修中心的其他课程,令外教气愤的是,学员们非但不珍惜学习机会,反而扰乱了普通学生的课堂纪律。

    第一位被请出教室的是一位女学生。当3个小时的课已经上了2个小时的时候,该生才大模大样地走进教室。另两位学生的表现更让布莱恩生气。对于老师布置的FREETALK(自由谈话)练习,他们在课堂上大声用中文交谈,回答老师的提问也完全用中文。布莱恩试图用自己所知道的简单中文和他们对话,没想到,两个学生立即改用上海话,让布莱恩无法听懂他们的对话,并以此为乐。

    对于将VIP学生请出教室一事,布莱恩并不认为偶然,在他看来,有些孩子根本不能适应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培训方式,“也许我们也应该有考试,应该让他们的父母看到他们的不良成绩。”布莱恩无奈地说。

    
记者调查


    ■ 孩子:不会上不考试的课

    为了求证一些孩子究竟是不是不考试就不会上课,记者走访了上海几家较为著名的培训机构。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记者以实录的形式,记录孩子在培训班中的种种表现。

    镜头一

    时间:8月14日早上9点

    地点:徐家汇某英语培训学校教室里

    外教老师正在上课。“Jack,Jenny,Sici,一起把今天教的单词填在拼版上。”教室里老师正带着多数学生围成一圈拼版组词,同学也叫了他们好几次,但三个小家伙就是装没听见,头碰在一起,Jack正手脚并用在给两个女生讲鬼故事。

    在连续叫了几遍后,三个孩子终于不情不愿地来到拼版前,可他们的故事却没有结束。突然,两个女生发出一声尖叫,打断了正在带领孩子玩拼版游戏的老师。整整一堂课,三个小孩既没有听老师讲的内容,也不参加游戏和活动。

    镜头二

    时间:8月15日晚8点

    地点:某大学英语学院教室

    托尼正在书包里翻来翻去找他的家庭作业,外教老师脸带微笑,还叫他不要急,慢慢找。找了半天,别的同学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托尼终于用英语向老师承认自己没做家庭作业。外籍教师没有生气,只叫他上讲台唱了一首英文歌曲作为“惩罚”。

    唱完歌回到座位的托尼并不老实,动动这个,摸摸那个。当老师提问他一个英国著名历史人物时,他的回答居然反问老师是不是怪兽,全班哄堂大笑。他另一次引起全班注意是和同桌争一把剪纸的剪刀而把同桌的文具盒掀到地上,发出的响声打断了老师的讲话。

    
“蜡烛小囡”怎么教?


    几年前,一句“哑巴英语”触动了千万名家长的神经,希望把孩子从应试教育里“拯救”出来的家长们,不惜支付一两千元的高额学费,把孩子送到外籍教师的课堂上,希望他们扎扎实实地练一把口语。然而,没有了考试和分数做指挥棒的孩子,在松了绑后似乎反而不会学习了。把胡闹当创意、把捣乱当有趣,不少外籍教师反映,“没有考试,没有分数,上海的孩子就不好好学。”

    外教布莱恩说,来中国以前,他曾听说中国有一句话叫“学海无涯苦做舟”,当时十分不理解。他认为学习应该是自愿的,怎么会非要吃苦才行?现在在上海教了半年书后,布莱恩深深感到这句话所蕴涵的深意。现在他认为,这些孩子也许只有在压力和催促下才能学到东西。

    现在,布莱恩又学到一句上海俚语叫“不点不亮的蜡烛”,他说他遇到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蜡烛小孩”。但他还是希望,这些小蜡烛能自个儿亮起来,用滚烫的火去点他们决不是他来中国任教的本意。

    
培训机构“快乐学习”触礁


    目前沪上的部分培训机构沿用了国外的教学方法,倡导在一种“快乐游戏”的氛围中,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口语训练。据了解,“快乐学习”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意提问和插话,与老师和学生充分交流;没有作业和考试的压力。但一些倡导“快乐学习”的培训机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却挠头地表示,许多孩子甚至是父母都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

    某著名儿童英语培训机构,按照全球分校的统一布置模式,在教室周围采用软包、在四周放上积木等玩具,在图书室放上可上网电脑。但老师发现,许多孩子将这里与游戏室等同起来,来到教室并不学习,而是玩起积木,或到电脑上网。

    某培训机构的外教苏珊现在正忙着为孩子布置作业以及设置考试。她说,本来口语训练不需要布置作业和考试,但她发现只有在看到回家作业和测验分数这样的“显性指标”,学生家长们才会感到他们的教育投资价有所值。她还意外地发现,有了作业和考试后,她的学生听课时认真多了。显然,这样的学习是不愉快的,但苏珊对此也感到无奈。

    
专家说法:功利思想导致矛盾


    上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卢家楣教授认为,孩子不适应宽松教学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的结果,而家长的心态也是如此,并且他们在读书上希望见分数、看成绩的功利思想可能更明显。

    这种功利思想在孩子身上产生了潜意识,中国孩子仿佛认为花了时间学到东西却不多。这种应试教育下的功利学习观,使他们对宽松的教育产生不满情绪。

    卢家楣同时认为,孩子在课堂上的种种调皮捣蛋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是中外教学管理方式中差异的外现。长期以来,我们的孩子接受的是专制型、严格约束的管教模式,从这样的束缚中一下子来到没有约束的自由课堂上,很自然就感到不适应。

    卢家楣认为,这样的状况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的孩子和外国的教师都需要互相适应。培训学校作为一个暂时的学习地,哪怕实行宽松的学习方式,也必须在把“规矩”说明白。万事有了规矩,再建立起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就比较容易了。



责编:曲歌    


相关新闻
【教育】野外生存训练将扩大规模 中日韩大学生明年共赴神农架 (08月21日 16:10)
【高考】“线下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多!(08月21日 10:13)
【教育】青少年性知识网站将在南京开通(08月21日 09:46)
【教育】野鸡大学炮制MBA 教授揭开“文凭腐败”真面目(08月20日 16:18)
【教育】上海:高级翻译人才紧缺 “同声传译”明春开考(08月20日 16:17)
【教育】上海:教育收费要公示 今秋收费不打闷包(08月20日 11:50)
【教育】你说我说:和孩子谈性有没有禁区(08月20日 11:01)
【教育】网虫汇聚“多脑河”——北京学生云集外地“网吧街”(08月20日 09:26)
【教育】大学生热聘保姆 现代“书童”成新宠(08月19日 16:08)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