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科技新闻


【教育】走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列  
08月02日 16:00


    
图1:蒲圻办事处欢送下乡支教教师



    
图2:公开竞选校长


    7月中旬,记者在赤壁市车埠镇小学采访,去年在民办教师中择优转正的语文老师张新波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每月350元,现在每月有610元(四项),从不拖欠。官塘驿镇中学物理教师郑崇高也说:6月份的工资已经取了。他的工资直接在农村信用社领取。

    该市财政局负责人介绍:从去年起,全市5800多名教师都已到各银行和信用社领工资了。

    “不拖欠教师工资”,“坚决制止乱收费”,这曾经是许多地方的奋斗目标。赤壁市委、市政府清醒认识到,教师工资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学校乱收费,其根源在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据赤壁市财政局介绍,该市和乡镇两级对教育的投入:1999年2500万,2000年2530万,2001年预算2838万,这个数字,对全市246所中小学、五六千名教职工(包括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出路只有一条:增加教育投入。

    他们改变过去“财政切块、教委代发”模式,坚决落实“教师县管、工资县发”的体制,推行了教师“编委核编、人事核标、财政核资、银行代发”制度。建立起了教师个人工资专户,实行一人一卡,逐月发放。随着改革的初步到位,全市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幅度增加:2001年实际支出4052.8万元,2002年预算4625.3万元,占当年可用财力的41.4%。从2500万到4625万,三年增幅85%,占当年可用财力的41.4%,这,既要一定的财力支持,更需要对教育的真正重视,有时候还需要其他方面作出暂时牺牲。为确保教师工资由市直发,足额到位,赤壁市克服困难,调整支出结构,压缩和推迟其他开支项目。原打算在城区建一座大桥,安排了300万元的预算,现在暂不安排了;这两年一直想建一座会议中心,现在仍未考虑;政府今年的车辆采购计划只安排了5万多元;还压缩了会议费、接待费以及设备购置费中的若干项目,挤出资金220余万元支持教育。

    在确保教师工资的同时,赤壁市还设法确保教师待遇“两个优先”。即医疗保险资金优先安排。教师个人只负担2%,应由单位负担的6%全部由财政负担,仅此一项,财政每年就要负担210万元;参加养老保险优先照顾。从2002年元月1日起,所有公办教师一律进入社会养老保险,按工资总额的19%参保,个人负担3%,由市财政负担16%,财政每年补贴800万元。在去年和今年的教育投入达到了较高起点的基础上,今后除了保证教师的“第五项工资”和政策性工资调整外,每年对教育的投入保持3%的增幅。

    在解决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问题上,该市明确规定中小学杂费作为公用经费,不允许截留和调控。为了确保学校安全,市财政建立了危改资金专户,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已维修23所学校,面积15300平方米,投资55万元;新建4所,面积3300平方米,其中已开工3所,投资98万元。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学校正常运转经费的有效保障,不仅有效杜绝了乱收费,而且稳定了教师队伍。

    “一定要稳定教师队伍,不然,麻雀也要东南飞,教育质量怎么能保证?教育不是包袱,而是财富;今天的教育投入,就是明天的经济后劲。所以,我们必须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市委书记李亚华坚定地表示。

    该下的下,该上的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

    赤壁市原有246所中小学、10万余学生,6000多名教职工(包括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乍看,学校不少,教师队伍实力也很“雄厚”。细看,问题不少——

    农村小学点多、面广、分散。到2000年,生源不足100人的学校已有40所。有的乡镇几乎村村有小学,七八十个学生,配备七八名教师,教师“吃”不饱,家长负担不起。

    教师队伍是一个“混成旅”,除了公办教师,还有758名民办教师、411名代课教师、229名没有编制的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年龄偏大,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在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缺乏的同时,城区中小学教师超编严重。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教育局128人,19个内设科室,科室正副职负责人达44人。全市乡镇教育组人员多达128人,每年仅工资就需120多万元。这些教育“官员”中,很多是原本不错的教师,却远离于教学。

    教育资源存在极大浪费,学校布局调整迫在眉睫!人事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优化整合教育资源迫在眉睫!

    按照“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和“先机关,后基层;先干部,后教师”的整体改革方案,2001年7月,教育局机关先改一步。

    机关内设科室调减到12个,撤销重复设置岗位7个,清理非在编人员5人,分流干部60人,科室正副职干部由44人调整到31人。乡镇教育组128人裁减到17人。核编。按照省有关规定,全市核定教职工编制5830人,其中教师5189人。

    对民办教师,采取了转一批,退养一批,辞退一批的办法,慎重稳妥地予以解决。教育、财政、人事三家对民办教师的档案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审查,并报市编委同意,对符合条件的379名民办教师办理了“民转公”手续;对达到退休年龄的41名民办教师实行退养,由市财政按月发给生活补贴;另外辞退了338名民办教师,由市财政按每年350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生活补贴金,与教育彻底脱钩。同时,对411名代课教师实行一次性辞退。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分管教育的副市长邢诗松谈起当时的情形,感触良深。一些“买断”的民办教师想不通,多次上访。面对这一难题,市里解决的办法有3条:公开考试,竞争上岗;市里拿钱,补偿买断;做过细的工作。书记、市长们多次同这些教师座谈、对话,解释背景,介绍情况。无情改革,有情操作,最终取得他们的理解。

    与此同时,该市实行教师编制总量控制,采取退一进一,缺一补一的办法,将教师自然减员的编制用以录用大中专毕业生,以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本着“小村靠大村,边远靠中心”的思路,调整学校布局。学生数不足100人的边远村不设学校,只设立教学点。班额不足25人的不单独设班,实行复式教学。初中按照小镇、中等镇、大镇分别保留1-3所。全市撤并了生源不足100人的学校40所,学校由246所减少到现在的206所。

    全市206名中小学校长在海选中走马上任。

    324名中小学校副职干部和111名乡镇教育组干部,充实到教学一线,执掌教鞭。

    260名城镇优秀教师打点行装,奔赴农村边远地区支教。

    7月19日,记者在市师范学校,看到来自全市的中小学教师正在这里接受英语和电脑培训。市教育局副局长朱新梅介绍:暑假,全市要培训7600人次。

    该下的下,该上的上,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教师队伍注入了生气。

    从128到17到0———乡镇教育组退出历史舞台

    乡镇教育组是改革的主要对象之一。

    曾在“分级办学”体制中发挥过一定作用的乡镇教育组,随着形势的变化,弊端日益显现。编制失控,人浮于事,开支过大。1999年赤壁市乡镇教育组人员多达128人。每年除支付120多万元工资外,还得列支一笔数目不小的办公和其他经费。更有甚者,具有收费职能的教育组将负担全部转嫁给学校、学生,直接加重了农民负担。

    市长王汉桥在赤壁市教育改革动员大会上曾动情地说:“我们对一个乡镇教育组进行了解剖,3年招待费竟达20多万元,相当一所小学1年的费用。这种状况必须改革。”

    原有各镇(办)教育组全部撤销,同时,设立12个镇(办)教育辅导站,辅导站专干搬至镇政府机关办公,其编制列入教育系统,接受市教育局和所在镇(办)双重领导。全市12个镇(办)教育辅导站定编为17人,规模较小的镇只设1名站长,规模较大的镇另配一名辅导员。人员从原来的128人锐减到17人。富余的111人全部充实到教学一线,既有效地利用了教育资源,也减轻了学校和学生家长的负担。

    7月中旬,记者在车埠镇、官塘驿镇看到了这一变迁的“标志”。车埠镇教育组大院门前冷落,小车库是空的,车辆早卖了。取而代之的是镇办公楼5楼的一间办公室。官塘驿镇教育组原址办成了成人学校。

    撤销教育组得到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车埠镇教育组杨绍山现在镇小学担任党支部书记,兼任美术教师,他说:“开始有点想法,但不久就想通了。主动将课时从每周6节增加到10节。并且备课认真,以前要求别人如何如何,现在自己不做好行吗?”

    官塘驿镇中学党支部书记、物理教师费汉民,以前是教育组副组长,他告诉记者:“撤销教育组是发展趋势,我们想得通。以前在教育组的时候就想兼点课,现在重新回到学校,回归课堂,觉得更充实了。”

    有人担心,撤销教育组,光靠县教育局和一两个人的乡镇教育站管得过来吗?赤壁市教育局更新管理模式,将教育局领导和机关股室全部挂镇联校,实行了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乡镇一级也变了,车埠镇站长宋先汉说:“我站一共两个人,人少了,事情也少了,既不管收费之类的事情,对学校的管理方法也在变。”乡镇中心学校的作用也变了,官塘驿镇小学校长高捍东向记者介绍,他们学校主要通过教研活动对镇里的其他小学发挥作用。他和教导主任对全镇11所小学每学期进行两次教学检查,提出指导性意见。

    撤销教育组,是赤壁市教改中迈出的大胆一步,然而,还不是终点,改革仍在继续。7月19日,赤壁各乡镇教育站“硕果仅存”的17人聚集在市教育局,一上午的会议议题是: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作为乡镇教育管理机构的教育站即将撤销,乡镇对教育的管理职能由乡镇助理或干事承担。在中午的“最后聚餐”上,年已半百的赤壁镇站长余以柏、赵李桥镇站长蒋为华,30出头的新店镇站长陈红星均对记者表示:理解和拥护撤销教育站的改革,愿意为教育事业继续作贡献。

    25日,在全市税费改革动员大会上,教育站被宣布正式撤销。目前正在全市范围选聘乡镇教育干事。

    赤壁,乡镇教育组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

    3650万元“普九”债务平稳转移——学校不能带着“锁链”运行

    “普九”债务,是一个揪心的话题。

    2000年,一名中学校长因“普九”欠债而被逮捕,这是我省第一起因“普九”欠债酿成恶果的事件,这起事件就发生在赤壁市。

    2000年,一些基层单位,以学校“普九”欠债为由,扣压教师工资强行还债。这类事件也发生在赤壁市。

    一些学校的大门被债主封堵,学校不能上课等事例,在赤壁也是此起彼伏。

    到2000年,全市教育总负债4960万元,其中“普九”债务为3650.65万元。如此沉重的债务压在学校身上,教学怎么能够正常进行?

    学校不能带着“锁链”运行,“普九”债务必须化解!

    市里确定了“清理、认定、移交、偿还”4大化解步骤,从2001年12月份开始,各镇办党政领导,各村、组干部和村组“三个代表”宣教工作组成员,共1000余名党政干部,深入镇、村、学校抓化解。

    清理是基础、认定是前提、移交是关键、偿还是目的。在移交这个关键问题上,化债工作专班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规定的“原教育组、镇中、镇小的债务向镇政府、办事处转移,村办小学的债务向村委会转移”,在耐心细致做好债权人思想工作的基础上,由教育组和学校收回了向债权人出具的借据,然后由各乡镇、村重新开出了借据。同时,各乡镇专门在镇财政所建立“普九”债务专账,根据年度偿还能力和债权人实际困难,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年度偿还计划,所有债务偿还一律实行公开,全面接受债权人监督,让债权人吃下了“定心丸”。

    经过3个多月的清理、认定工作,全市所有“普九”债务目前已全部向镇、村办理了移交手续。同时,对1300多万元非“普九”债务实行一次性“刹死”,不准增加新的债务。

    为了尽快偿还“普九”债务,市、镇、村积极寻找偿还途径。官塘驿镇五家岭村村委会一班人,在接受“普九”债务的第二天,便开始商讨债务偿还办法,并将村里8间闲置房全部拍卖,用所得的1.2万元现金,一次性还清了学校移交过来的全部“普九”债务。新店镇朱巷村,不仅想方设法还清了4.1万元“普九”债务,还将80多亩茶山划拨给学校作勤工俭学基地,为学校非“普九”债务的偿还创造了条件。官塘驿镇教育组成人学校办的养鸡场,每年要向镇学校上交一定费用,以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和教育部门从沉重的“普九”债务中逐渐解脱出来了。

    谁乱收费砸谁的饭碗——建章立制加强监管是保障

    “学杂费:一至四年级40元;五至六年级45元;书抄费:一至四年级95-100元;五年级105元……”;“一年级学杂费:城镇40元、平丘25元、山区20元;书抄费:城镇95元、乡村85元……”这是记者分别看到的车埠镇小学“收费公示栏”和官塘驿镇小学“收费标准一览表”。

    赤壁市各中小学校都有这类公示栏、一览表。不仅在学校公开收费标准,他们还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以及召开专题会议、张贴印刷品、办专栏、组织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市关于中小学收费的规定,使标准家喻户晓,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执行收费一证一据一册制度,向物价部门申领《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发放学生收费登记册,由银行统一收款,坚决禁止不开票或白条收费行为。

    为了落实收费责任,严肃收费纪律,赤壁市实行教育局领导包片、科室与教育专干包乡镇、学校干部包班的包保责任制,并层层签订收费管理责任书,并对全市中小学收费进行统一检查。对存在违规收费现象的学校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通过规范学校收费,2000年秋季向学生退还违规收取的教育基金496.6万元,并停收校园建设基金,全年减轻群众负担1600万元。

    市里还建立了报告制度和检查督办制度。市教育、财政、物价部门每学期联合向市政府报告教师工资发放、中小学收费、危房检测、学生入学情况,市里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等相应处置。

    市人大每年坚持开展一次教育执法检查活动,市政协坚持每年组织政协委员开展教育视察调研活动,围绕教育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

    赤壁市还建立了预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市有关部门设立了举报信箱,市委、市政府开展接待日活动,接受群众的举报。对学校的纪检实行终身责任制,对乱收费和学生入学情况也建立了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近两年来,共有8名中小学校长因乱收费被撤销和免除了职务。(湖北日报)



责编:曲歌    


相关新闻
农村教育信息化:诱人、艰巨——人大代表关于西部乡村教育信息化的对话(03月14日 16:34)
宁波基础教育实行“免九普十五”(07月06日 16:06)
【关注课改】新闻背景: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06月20日 09:55)
《焦点访谈》:基础教育 一抓到底(04月12日 18:47)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