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消息: 农民似乎是离科技最远的一个群体。但是,在中国,这又是一个最为庞大的群体。没有这个群体的启动,国家的一些举措,从根本上来说,都不能称得上见到实效,包括“科教兴国”,包括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启动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除却宏观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还受农民经济条件和知识背景的制约。农民们越穷,越没有条件学文化、学知识、学科技;越没有文化、没有技术,越穷。这似乎是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链。
但是,这个恶性循环链让一些有远见的农民们率先打破了。本通讯中报道的五位农民,在走上科技致富道路之初,和全国大多数农民一样,贫穷,缺乏文化,但是他们有头脑,有远见,咬紧牙关刻苦钻研,这就使得他们又从全国大多数农民中脱颖而出,率先走上致富道路。
这样的实践过程,不能不让我们思考农民、科技、财富之间的关系。农民们学科技、爱科学,从来不是为了单纯地追求那些所谓的知识,他们的初衷和目的只能是财富,他们为财富而钻研,为财富而学习。能够给他们带来财富的,他们再穷再难也要钻研,任凭风吹雨打,任凭贫病交加。
据记者采访了解,农民搞科研在河南省内乡县已经成为一个群体现象,该县目前至少有5000多农户坚持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发,并因此致富。近十年间,仅农民承担并完成的科研课题,就达1300多项,示范推广先进技术700多项,开发新产品100多个,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0多项。该县农民研究培育的“豫麦52”、“豫麦35”、“豫麦70”等品种,不仅通过了国审,每年在黄淮地区的播种面积都在亿万亩左右。县委书记翟幸福评价:“农民科研已成为内乡发展县域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该县就制订出“十优先”政策,并采取多种形式牵线搭桥,让从事科研的农民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挂钩,扶持和吸引农民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长期的坚持与实践,目前已有180余家民营科技企业带动着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科技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已达48.92%%。这不能不说是内乡农民科研现象在体制和机制上带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
责编:刘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