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04日 05:33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消息:新年的钟声余音袅袅,“十一五”建设的大幕已经拉开。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健起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但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大历史任务提出来,却有着全新的时代背景和更加深刻的内涵。
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勾勒出一个轮廓,即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它清楚地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盖新房、建新村,而是要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是,与整个国家的快速发展比,与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比,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民就业门路窄,收入增长困难,生活改善缓慢。发达地区的城市三两年就焕然一新,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却是十年八年面貌依然。难怪有的外国人感叹:到中国的一些大都市,仿佛身处欧洲;去中国的边远农村,又像是到了非洲。事实上,不用走得太远,在一些省会城市的城乡接合部,就可以看到刺眼的反差!
反差背后,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更是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的严重失衡:农村居民占全国人口近60%,却仅仅占有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农村中学生是城市中学生的4倍,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却不到40%。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惠农政策,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农业基础脆弱、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多,基础差。农业不发达,国家粮食安全就没有稳定的保障;农民手头不宽余,国内市场就难以长盛不衰,经济发展就缺乏持久的动力;农村不繁荣,全社会的安定和谐就无法真正实现。归根结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绝不可能绕过农村问题。
现在,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解决农村问题的能力,加快改变农村面貌的时机已经成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把工作重心、社会资源更多地转向农村,多予、少取、放活,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调整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别,让全体人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作者:江夏)
责编:刘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