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三个普通家庭的医改之盼:渴望不再为药费发愁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1日 13:09 来源:

  工人日报消息:扑朔迷离的新一轮医疗改革终于渐显端倪。卫生部的官员近日透露,医改下一步以基本医疗系统覆盖90%的人群、并为其至少负担一半的医疗费用为整体目标。这位官员进一步表示,这也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卫生部正在讨论的方案中,将提出如何逐步实现这一目标的步骤和方法。

  尽管尚在酝酿中的医疗改革新方案还不明了,但通过“整体目标”和“‘十一五’规划”这两个关键词,我们是不是可以获悉这样的积极信号:新一轮医改将在未来5年内逐步实现让绝大多数人看得起病?据悉,新的医改试点拟明年初展开,正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目前已确定4个中等城市试点。

  记者近日采访了几户家庭,他们对医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许多想法与医改方向不谋而合。

  进城务工人员周晓含

  “什么时候才能照顾到我们的利益?”

  29岁的小时工周晓含来自东北农村,和丈夫一起到北京已经3年了。起先夫妻俩开了一家小饭馆,后来遇到SARS倒闭了,现在周晓含在一家保洁公司打工,偶而干点私活,每月收入在500元左右。丈夫在一家小饭馆当厨师,每月挣1500元。

  夫妻俩带着一个4岁的女儿,租住在清河的一间平房里,每月房租300元。丈夫工作很辛苦,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孩子没有送幼儿园,平时周晓含自己照看,出去给人做小时工时,就托邻居照应一下。

  在城市里生活,周晓含最怕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生病。

  周晓含和丈夫都没有任何医疗保险,“保洁公司什么保险都没给我上,自己又上不起。”虽然家乡搞起了农村合作医疗,但周晓含和丈夫也没有参加,“在外面打工一年也难得回去一趟,城里看病又这么贵,估计回去也报销不了多少。”

  现在,周晓含一家有个感冒发烧的“小毛病”就挺一挺,病再严重点就去药店买点便宜药,实在不行才敢上医院,而且选择最简单的治疗。

  和周晓含一起做小时工的有一位四川妹子,孩子患感冒到医院治疗,前后竟然花费了好几千元,耗去夫妻俩大半年的收入。“好在我家孩子身体还行,否则日子就难过了。”周晓含说。

  听说医疗改革快有新动向了,周晓含充满期待地问,“改来改去,什么时候才能照顾到我们这些人的利益?”

  记者观察:“小病拖,大病挺。”

  这是目前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面对疾病的真实写照。我们目前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没有覆盖这一群体,他们正成为被遗忘的群落。

  进城务工人员尽管是以青壮年为主的群体,但生病也是在所难免的。调查显示,有36.4%的进城务工人员生过病,甚至多次生病。他们生病以后有59.3%的人没有花钱看病,而是仗着年轻、体质好,硬挺过来。当然另有40.7%的人不得不花钱看病,但看病支出绝大部分是自费,用人单位为他们支付的不足实际看病费用的1/12。

  在农村,他们大多没有参加合作医疗,因为“看病贵”,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尽管国家有明文规定,要求各地劳动保障部门,把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但调查显示,落实情况并不令人乐观。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不适合他们。即使他们在务工期间按规定缴费,一旦跨省流动,就无法转移和保持险种关系。而且,由于“看病贵”,即使参保,也仍然看不起病、看不好病。

  “社会需要底线公平。”有关专家强调,进城务工人员连那些对全社会而言是最起码的保障制度也享受不到,说明我们的社会缺乏“底线公平”的构建。新的医改方案把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群体摆在什么位置上,如何设计他们的医疗保障制度,值得期待。

  自由职业者张雨舒

  “什么时候医保起报门槛能降低一点?”

  44岁的张雨舒以前在四川一家国企工作,享受公费医疗。后来因丈夫工作调动来到北京,和人合伙开了家小公司,闲的时候就炒炒股。她从2000年开始参加医疗保险,每月自己缴纳178元。丈夫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待遇不错,有医保和补充医疗保险。

  尽管张雨舒参加医疗保险5年了,却从来没有去保险公司报销过。“2000元的起报门槛太高了,一年看病的钱根本到不了,而且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去医院看也太麻烦太贵,一个感冒就好几百,就算报销也只能报一半,还有好多药保险公司不给报,不如自己买药吃方便。”

  张雨舒身边的很多人跟她的想法一样。张雨舒有一位朋友原来是北京某针织厂职工,由于企业效益不好买断工龄,也成了自由职业者。她从1999年开始参加医疗保险,每年通过职介中心缴纳3000多元的保险费,也从来没有去保险公司报销过,原因同样是起报点太高。

  孩子看病是最让张雨舒感到头疼的。由于丈夫有单位,儿子看病的药费可以报销50%,但检查费不给报销,而“现在看病检查费往往比药费高”。

  张雨舒很怀念以前享受公费医疗的日子,“没有什么起报点,所有的医药费都给报销80%。单位还有医务室,有什么小毛病就去拿点药,不用去医院,又方便又便宜。实际上那时候每年也就报销几百元的医药费。现在可好,每年交给保险公司2000多元,一点回报都没有,看病买药还得另掏钱。”

  张雨舒天天都在关注医疗改革的消息,“什么时候医保起报门槛才能降低一点呢?”

  记者观察:不少人对看病贵、看病难已经习以为常,但却少有人去问个明白:这病怎么越看越贵,越看越难?

  对于现行的医疗改革,社会民众有着太多的不满。医疗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其变成福泽全民的社会公益事业,然而现在却是百姓有病也不敢医。为什么医改会走到“患者不满意,政府不满意,富裕阶层不满意,中低收入阶层更不满意”的地步?

  “医改方案的推广,如一次大手术,尚未准备妥当,就急着将患者送上手术台。结果是医生手忙脚乱打开胸腔腹腔,挨刀者痛不堪言……”一位曾参与医改过程的人士坦言医改“基本不成功”的原因。

  有关专家指出,百姓禁不起太多的折腾,医改再起步,首先要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公众参与程度是其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退休职工黄跃

  “多么渴望不再为药费发愁啊!”

  71岁的黄跃是山西某机床厂的退休职工,由于企业效益不好,自己退休又早,每月只有500元的退休金,厂里已经好几年没有报销过医药费了。

  黄跃身体不太好,因此整天为医疗费发愁。好在老伴有医疗保障,无奈之下,她只好借着老伴看病开药的机会,能开一点是一点。实在开不了的药,她就“蹭”药吃。“比如老伴看病时开的一些药,看着说明,能对上症状的,我就跟着吃点;老伴没有的毛病,比如肾结石,我就得自己去买药了。人上了年纪,一身的毛病,吃药就跟吃饭似的,医疗负担越来越重,日子跟着一天比一天紧巴。”

  黄跃说,好些熟人为了凑够2000元的起报点,都是全家四五口人用一个医保账户,或者在有公费医疗的家人那里“蹭”着报销点医药费。“没办法,这都是被逼出来的,不会总这样下去吧———”黄跃说,“政府部门应尽快拿出一个办法来,解决我们的看病难问题,多么渴望不再为药费发愁啊!”

  记者观察:“群众个人负担医药费用的比例过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说,世界各国都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疾病费用风险负担,而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还很不完善。与此同时,全国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已经大大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低收入群体的医疗费用负担较重。

  困难群体对“看病贵”反映尤为强烈。如在城乡低收入者、低保对象以及未入医保等人群中,50%的人患病后存在有病不治、无钱治病的现象。而那些年龄大、养老金少、慢性病多的退休人员,医药费不够花就更司空见惯了。

  为什么医保覆盖率低?相关人士认为,究其原因,在于医疗保险的高缴费率。以北京市为例,医疗保险需固定按社平工资的7%缴纳,且与养老和失业保险捆绑缴费,按照今年2362元的社平工资,每月三险共需缴纳708.6元。这对中等收入家庭来说,委实是个不小的数字。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部长丁宁宁的看法:“过分强调以缴费为基础的社会保险方式,恰恰把最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排斥在外。”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医疗改革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仍然是医疗保险覆盖率过低的问题。而实现医保的“低水平、广覆盖”,关键要设计一个适合于低收入人群的保险方式。 (应被采访者要求,本文中出现的名字均为化名)

  新医改关注穷人经济学

  作为一项攸关13亿人口生老病死的民生大计,医疗改革之路20年来越走越难。

  经历了起伏跌宕,医疗改革走到了十字路口。体味过政府主导的僵硬和市场主导的失灵之后,关注医疗改革走向的人们在思考第三条道路在哪里。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引用了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的一句话:“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解决“看病难”,道理也一样。市场往往关注的是“富人的经济学”,政府关注的是“穷人的经济学”。

  事实上,医疗改革改来改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患者有其医”,就是让平民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个方向万万不能迷失,不可偏离。因此,新一轮医改能不能成功,取决于能不能照顾到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的利益。一个不考虑中低收入者利益的改革方案,结果注定将是“基本不成功”。有关国情专家指出,医改再起步,需要政府强化而不是弱化其为百姓提供医疗保障的角色意识,从而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政府应该本着“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保障绝大多数人看得起病,更有责任建立起医疗救助体系,逐渐惠及少数特困人群。

  新一轮医改实效如何,尽管仍需审慎观之,不过,当它沿着清晰的航线一步一步接近目标时,人们有理由抱着振奋而乐观的心情等待分享。(记者 刘静)

责编:汤威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