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降价药品"脱销"值得关注!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1日 15:34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昨天是22种常用药品大幅降价的第一天,但记者在重庆部分药店和医院发现,刚刚降价的阿奇霉素、头孢等抗感染类药品,一些药房和医院根本就买不到了。( 2005-10-11《重庆晨报》)

  这次降价的是常用药,按理说,常用药是大众常用的药,应该不会“脱销”,可为什么偏偏在这类药品降价的头一天就没货了呢?药房的说法是:因为降价后利润太少,药店目前根本就没有卖。医院也执行了降价,但患者很难买到降价药,因为医生一般不会开。也是因为赚不到钱。以这次降价品种中的头孢呋辛钠注射剂为例,0.75g/支的降到了18.8元,而改用另一种进口的同规格产品,两者功效相同,但进口产品价格要高得多,0.75g/支要卖37.2元。医生当然要开进口的,而不开国产降价的药品了。医药公司说,在将药品批发给医院时,通常会给医院让15%左右的利益,而降价后利润太低,医生拿到的折扣也大幅缩水,所以不愿开降价药,由此导致药厂销量下滑,也只能停止生产。

  药品也是商品,而且是特殊商品,地球人都知道,经销药品利润不是一般地大,社会上曾流行“劫道的不如卖药的”的廉洁最形象不过了。药店的高额利润是怎么来的呢?不排除店主经营策略高,市场信息准,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销售价高(过高)使其获得常人想不到的利润。也因此,普通老百姓对高价的药品特别是离不了的常用药,越来越吃不起了,于是,国家动用宏观调控手段,三番五次地下达相关药品降价的通知,以解决药品价格过高老百姓有病吃不起药的问题,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但是,每次药品降价后,首先叫苦的是医院、药房、医药公司乃至药厂,他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共同来对付国家政策,对付普通老百姓(患者);而老百姓因为医院、药房、医药公司乃至药厂对降价政策的层层设障,得不到国家给予的应有的实惠,也是不满意。这着实让药品价格的决策者头疼。

  其实,药品降价并不是解决老百姓吃不起药问题的根本出路,最根本的出路在于解决好医院和老百姓的利益关系问题。所以只调整药品价格,不涉及医院体系,不可能成为全面的带根本性的改革。正像有专家说的那样:“药价虚高,与药品市场的“代买方市场”特性有关。他是替患者买药,更多地给病人服用而不是自己。医院药房销售占药品销售的绝大部分,因此具有对药品购买的强势地位,是最大的买家”。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中,开“大处方”仍是医生虽不尽高尚但具理性的选择。道德风险纠缠与医院经营管理和医师的职业操守,是全部医疗问题的症结所在。

  本次药品降价,发改委和卫生部把目标瞄准在医院,真正抓到了关键。并且随降价决定一同出台的三项配套措施———严格限制医院的药品加成率在15%以内;暂停降价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加强对医院合理用药的监管,要求各级各类医院销售降价药品数量不能因降价而发生明显变化。这三项措施的亮点在于,不再是单纯地用药品降价的办法来解决医疗体制中的深层次问题,如果能够落实到位,将推动医院改革,从而确保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这与历次药品降价相比,是一个明显的突破。

  再好的改革方案,在实施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遭遇各种阻力,这种情况下,既需要决策者坚定信心,冲破阻力,按照既定的方针政策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同时,也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要多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不能被一些表面所迷惑,动摇了改革的信心,以这次22种常用药品大幅降价为例,就应该密切关注动向,又要积极采取对策,千万不能半途而废。(作者:久泰平)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刘雅虹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