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新闻


【文化】印度人,太阳下晒出哲学
酷暑改变肤色 气温造就性格  
08月19日 13:36


    
图片:印度苦行僧泡在恒河里


    环球时报消息:前些日子,似乎国内多地酷暑,连身在国外的记者也听到诸多抱怨。不过这些抱怨给记者的感觉都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大家再热难道能热得过躲在屋中不敢出门已经几个月的记者吗?看来还是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印度的热,帮大家找个心理平衡。

    
白皮肤变成了棕黑色


    印度的热,中国人其实早有体会。不知道哪一位前辈最先称呼天竺国为“身毒”,从字面可以理解为一身毒火,把印度的热给形象化了,让人刻骨铭心。后来玄奘到那边走了一趟,也热得够呛,连连惊呼:盛热也。

    印度的热,地理原因在于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南下的冷风,再加上纬度低,就形成了令人难耐的酷热。公元1500年前,白皮肤的雅利安人从欧洲迁居印度。在印度烈日的烘烤下,他们后代的皮肤大都逐渐演变成了巧克力色。一些雅利安人与当地妇女通婚后,他们后代的皮肤干脆死心塌地地成了棕黑色。这就是印度太阳的魔力——活活改变了一个人种的肤色。

    其实,印度的热改变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大学者A·L·巴沙姆有一天被印度的热搞得无法写作,便用地理文化学分析起来。他严肃地说:印度一年的不同季节是由极度炎热、极度多雨或极度干旱构成的。由于气候总是趋于极端,这很可能影响到印度人的性格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记者觉得他说的一点不假,只要你在夏天来印度,见人们什么也不干,只躲在荫凉里四仰八叉地闭目吐气,就会领悟个大半了。

    记得悉尼奥运会期间,印度体育代表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捧回了一枚女子举重铜牌。全国上下一片沸腾,更有好事者连夜向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报喜,老瓦也乐得合不拢嘴。可能别国的人不太能理解这份狂热,但记者在印度生活了两年多,深知这块奖牌来之不易,不得不站出来替他们辩解,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天气这么热,怎么练呀。

    
印度到底热成什么样


    说了这么多,印度究竟热成什么样呢?印度的热浪很像一个不怀好意的家伙,总举着一个烙铁,你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你猛然回头,却又看不到他,只能看着胳膊一天天变成“酱肘子”。就这样,人们在这气焰嚣张的热浪下,像被猫追撵的老鼠,见到洞口就钻进去。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拿了个塑料温度计去测地表温度。过了一会儿出来一看,乖乖,温度计没了,它被热浪当成口香糖给嚼了。一年365天,印度有120天是这种天气。每年从4月到7月,都是印度人最撮火的日子,找不到打架的对象,只能大喘气。

    印度城市没有自来水。小区水站每天早晚各向居民供水1小时,每家都挖有蓄水池,公寓楼则有一个公共水池,住户得用水泵把水抽到屋顶的塑料蓄水罐。蓄水罐是黑色的,特吸热。一天下来,用里面的水洗澡,非得烫脱了皮。记者刚来印度时就被烫了一次,后来养成了开凉水管也试水温的习惯。更难过的是闹水荒,人们都要拿着容器到公共水站去接水冲凉,还没有接到水,脚下已经湿了一片,那是淌的汗。接到水的人们就到一旁过泼水节,仔细一看,人们只是小心翼翼地往自己身上撩水,再用容器接收从身上淌下的水,又继续往身上撩水,直到容器里的水全部蒸发掉。排队接水需要时间,有些人等得不耐烦,便抱着个木头棍子,跳到城边的朱木纳河里纳凉。严重污染的河水臭气熏天,但人们宁愿被快快熏死,也不愿意被慢慢热死。

    炎热的天气里,细菌传播快,这养成了印度人喝水时不用嘴接触容器的习惯。男女老幼喝水时都仰着脖子,让容器离嘴巴一尺远,心不在焉地往嘴巴里倒水,而且准确无误,成了印度一景。记者试过几次,每次都呛得满脸通红。所以到了印度朋友家,只喝瓶装水。如果没有一次性杯子,便推说不口渴,偷偷干咽吐沫,不敢碰人家的杯子,怕犯忌。

    印度也有空调,但是天热时电力严重不足,几乎难以保证空调的正常工作。所以印度人家里可以没有冰箱,但不能没有发电机。买不起输出功率大的,就买小的,至少要能带动电风扇。所有商店也都配备有发电机,像狗一样用链子拴在店铺门口。据说新德里至少有48万台发电机,遇到停电时,发电机一起吼叫,黑烟四起,整个城市热得像着了火。烟雾遮挡了强烈光线,头皮不再发麻,但是呼吸系统又遇到了麻烦。好不容易熬到夜晚,床还在散发白天的余热,只能倒吸一口气,迷迷糊糊地强忍着。

    
热改变了印度人的哲学


    早晨起来,一睁眼又是35摄氏度,到了中午就蹿到了40多摄氏度,人们还要一分一秒地往下熬,一分一秒地熬4个月。到了第四个月的最后一天,气温甚至高到50摄氏度以上……真是热呀,而且是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热,所以这热也就热出了水平,热进了印度人的历史与哲学。

    印度僧人讲究苦行,而苦行在梵文中原为Tapas,意思即为受热。后来印度教徒在进行漫长的痛苦修炼时,依然使用受热的引申含义。道理很简单,印度的热你都受得了,还有什么苦你吃不了。普通印度人也一样,他们人生的最高境界基本就是在这酷热中把持住自我,清净无为,不让思想中暑。(驻印度特约记者张讴)



责编:曲歌    


相关新闻
【文化】从“高丽棒子”到偶像——亚洲文化让韩流撞了一下腰(08月19日 13:21)
【文化】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从“头”做文章 将举行盛大游街活动(08月19日 09:58)
【文化】藏饰 永远的西藏情结(08月19日 09:27)
【文化】“贫穷的艺术”真很穷吗?上海“漫画人”苦中作画(08月16日 14:46)
【文化】鹊桥相会日 鲜花没热销:中国人淡忘自己的“情人节”(08月16日 10:14)
【文化】谁有资格观看色情古董?(08月15日 16:17)
【文化】聚焦非洲文明:时髦女郎叼根刷牙棍(08月15日 14:03)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