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十五”期间中国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趋于好转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7日 19:01 来源:
    专题:展望“十一五”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顾瑞珍、陈菲、吴晶晶)中华环保联合会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公众认为,与5年前相比,自己所在城市的环境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十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邹首民说。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十五”初期相比,2005年全国339个可比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增加了22.2%,空气质量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下降了24.1%,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国地表水优良类水质比例由34%提高到36%,重度污染类比例由36%下降到28%;全国350个城市中,63.7%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优于城市居住区声环境质量标准……

  此外,“十五”期间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有较大的提高;危险废物和医疗垃圾处置得到了充分重视,建立了一系列技术规范;进口废物的环境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

  “国家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由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邹首民说。

  中国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十五”期间,国家以西部大开发为重点,加大了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尽管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邹首民坦承,“十五”期间力图重点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环境问题进展还不够理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环境保护的法制、体制、机制、投入、能力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责编:刘彦妤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