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转变用水观念 创新发展模式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1日 20:59 来源: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 姚润丰)3月22日是第十四届“世界水日”和第十九届“中国水周”开始的第一天。水利部部长汪恕诚2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强调,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水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必须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看到,当前我国水资源问题呈现出四个明显特征。”汪恕诚说,一是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正常年份全国每年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北方地区尤甚。同时,我国许多地方用水结构不合理,浪费严重,用水效率低,效益较差。二是防洪能力总体提高与洪水风险不断加大并存。人水争地矛盾突出,洪水高风险区域与人口高密度区域、经济财富集中区域相互重合,洪涝灾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第三,水生态和环境状况局部好转,但整体形势严峻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全国污水排放总量仍在逐年上升,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的问题仍然突出。第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有3.2亿农村人口没能喝上洁净水,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汪恕诚表示,造成这种严峻形势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是我国的基本水情。同时,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加大了这些问题的解决难度。这表明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协调,一方面水利不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长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不适应水资源和水环境条件。

  “‘十一五’期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时期,要通过创新水利发展模式,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经济社会自律式发展模式。”汪恕诚说,“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采取五大措施破解我国水资源问题:

  ――适应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进行制度建设,要通过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基本实现全国灌溉用水总量的零增长。

  ――充分考虑洪水风险,努力实现人与洪水和谐相处。“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确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点中型城市及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使多年平均洪涝灾害损失率降低到1.0%以下的目标。要把解决洪涝灾害问题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利用洪水资源。

  ――根据水环境承载力,加强水功能区管理,保护好水资源。“十一五”期间,我国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要提高到60%以上,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依法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积极探索排污权的有效管理和有偿交换,运用经济手段防治污染。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保护好饮用水水源。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切实加强农村水利。“十一五”期间,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使农村存在饮水安全的人口减少三分之一。要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净增有效灌溉面积3000万亩。要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恢复水库功能,消除安全隐患。

  ――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维护河流健康。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生态影响问题,完善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项目建设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是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更是战略资源。汪恕诚强调,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更是未来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如果不及时加以切实改善,甚至有可能危及人类社会的生存。必须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责编:晓星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