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8日 19:06 来源:
新华社郑州2月18日电(彭红 孙俊锋)河南省许昌县小召乡北寨村过去有10多家小造纸厂,虽然多年是乡里的纳税“状元村”,但对地下水造成较大污染。群众给县里反映,要求关闭纸厂,寻找新的致富门路。为此,许昌县有关部门一边及时关闭所有纸厂,一边给农民提供小额贷款,聘请技术专家,引导农民种果树。现在,该村不仅水变清了,而且群众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如今,在有着70多万农业人口的许昌县,像这样党委政府围绕农民意愿搞服务的事儿不胜枚举。
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许昌县县委一班人认识到: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角。要求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了解农民意愿,启发农民智慧,倾力为人民服务,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
卖粮难曾一度困扰着这个县的农民。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这个县一边向农民推广新、优、特品种,调整种植结构,一边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实行优势互补,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目前,这个县以华龙集团公司许昌分公司、湖雪面粉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航母”就有10多家,使这个县60多万亩优质小麦不用外销就被原地“消化”,价格还高出普通小麦的15%。
而针对农民提出的农闲时活儿难找、钱难挣的问题,这个县在有针对性地对农民搞好岗前免费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适合农民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先后使20多万农民不出县就找到了“淘金”的路子,且月薪不低于600元。
有了党委政府的周到服务,农民的创业激情也越发高涨。目前这个县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发制品、豆制品、童鞋、重型机械4个加工出口基地。仅从事豆制品加工、发制品加工、机械加工和种植养殖的专业村就有200多个,这些无一不是农民的创举和智慧的结晶。长村张乡干戈李村青年农民李彦增通过种植白灵菇等珍贵菌种,不仅使自己的产品卖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餐桌上,而且先后带动2.2万户农民从事这一产业,年出口创汇100多万美元。
农民腰包鼓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更唱起了“主角”。在这个县蒋李集镇寇庄村,由于全村发展汽车玻璃制造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家家户户都盖起来了由乡里统一规划的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用上了沼气,村里还建起了健身场,村容村貌更是整洁靓丽。村党支部书记寇保成说:“别看俺是农民,可小日子过得比城里人还舒坦!”
“只要党委政府搞好引导服务,让农民按自己的意愿去实践,新农村建设的步子就会越来越快!”许昌县委书记王桂梅如是说。正是按照这一思路,目前,许昌县先后有5个乡镇、100多个村被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评为“文明”镇、村,村民自治、农村文化建设、出口创汇等多项工作也分别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
责编: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