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30日 12:59 来源: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在狗年春节到来之际同时选择了在普通农民家里过年。此间专家认为,这体现了国家领导人要建设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定决心。也昭示了中国政府想要缩小城乡差距、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从而规避社会不稳定因素、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心。
1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已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通过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有效措施,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喜人,农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意识到,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如农村家庭教育负担较重;农民医疗保障程度低,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农的财政资金难以统筹使用;城市对农民工存在“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现象;以低价征地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农村发展依然存在资金信贷难问题;市场体系不健全影响农产品销路等。然而要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以民为本,否则就有可能造成好心办坏事,得不偿失,还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实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民为本,就是要大力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努力提高未来农民素质。要治穷先治愚,要致富抓教育。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要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要创造条件,让所有农民子女读上书、读好书。同时,要让农民增长见识,增强他们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民为本,就是要抓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有困难的群众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让那些因年老、疾病、失业、丧失劳动能力的群众能及时地获得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帮助。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是社会发展的“减震器”,是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器”。我们各级政府要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包括农村在内全体社会成员实实在在地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民为本,就是要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当前,要整合资源,努力抓好中心镇的规划和建设。要依靠城镇化带动农村,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就业,最终实现一部分农民“转岗”(由农业转向工业)。同时在抓中心镇规划建设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要档次相当,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要减少和避免因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而造成乱占土地、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问题。更不能以城镇建设或发展乡镇企业为由损害群众利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民为本,就是要在加大对“三农”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信贷体系,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努力解决因资金不足而影响发展等问题。同时要通过发展新产业、组建新的经济组织等措施,努力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创新社会服务体系,促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分工,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等,逐步实现农民由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先进生产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农业农村经济的效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的民心工程,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执政为民和以民为本发展理念,既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又注重促进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明程度的提高;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依靠农民,发动农民,相信农民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以农民为中心安排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让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拥护和参与新农村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建设吧。(作者:大别山小银子)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责编:刘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