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09日 14:35 来源:
2005年12月2日,年仅31岁的河南滑县万古镇一中初二(3)班班主任杜继红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眷恋,永远地倒在了她那间办公室兼宿舍的屋子里。杜老师去世了,听到这一消息,为挽师魂,300多名学生都自发来到她的办公室前,长跪两个多小时。滑县县委召开表彰大会,同时组织报告团,在全县22个乡镇宣讲杜继红的感人事迹。(《河南日报》1月7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继红默默燃烧着自己,照亮别人,不愧为爱岗敬业的好教师。她的奉献精神,打动了学生,震撼了同事,也影响了整个教育界;她的感人事迹,感动了滑县,感动了河南,也感动了全国。毋庸置疑,我们应该以杜继红为榜样,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身。然而,面对杜继红的英年早逝,面对“系劳累过度引发脑血管病变死亡”的医生诊断,以及类似“4天内清华大学两位年轻教师相继去世”的诸多报道,“过劳死”这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没有理由不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论。
面对“过劳死”不再是个案,“知识精英,英年早逝”的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要说的是,透支生命的奉献不可取。就事论事,如果感同身受杜继红工作的繁忙、休息的短促,便不再难理解她何以“走得那么匆忙”了。死亡之前,她的日程安排是这样的,前一天下午她还上了3节物理课,晚上参加了学校的教研教改座谈会,会后又到教室辅导学生自习,等学生就寝后,她又批改了3个班近200本的物理作业。而这样的工作,又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和沉重的压力下完成的:杜继红有脑外伤后遗症,丈夫退伍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母亲瘫痪在床需要照料,儿子枫枫先天性弱智,连简单的生活常识也不懂。
笔者无意对年轻杜继红的早逝进行责问,也不想过多纠缠死亡前后的细枝末节,但这并不代表学校的日常管理没有失职的地方,也不意味着学校的人才管理方式没有反思的必要。学校有没有进行中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教育,有没有关注条件艰苦教师的难处并试图解决,有没有科学合理的配置、调度教师资源?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细细考究。常见的现象是,对于中青年的教师,学校总是习惯“榨汁”式地“予以重任,多给布置任务”,偏好“杀鸡取卵”而偏离了社会常规和教育规律。至于人性化管理和服务,更是可望而不可即。
也许,杜继红的悲剧不具有普遍意义,但下面的数字却令人无论如何也轻松不下来。一项关于教师的健康调查显示:教师重度亚健康发生率高达34.16%,相比起一般人的重度亚健康发生率10%高出许多。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作为从事着既消耗脑力又消耗体力的教师工作,加上日常承担着沉重的心理和工作压力,亚健康状态、职业病对于教师已司空见惯。
专家认为,教师过劳死,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主要是不善于把握生活节奏、不注意锻炼造成的。教师们要远离亚健康或英年早逝,需要时刻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及健康的情绪,必须要引起对自身健康的重视,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膳食结构,还要增强体育锻炼。然而,有了这些,教师健康就可确保无虞了吗?
显而易见,惟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以为,很多情况下,不是教师对自身生命健康的不重视,而是身不由己。其实,现有的社会救助体制和教育认定机制,才是我们的教师过劳死的罪魁祸首。就拿杜继红而言,过度的劳累让她不堪重负,但她却没有休息的时间,也没有停下来的理由。因为她一个人要撑起一个家,她要为分内的工作殚精竭虑,还要为追求进步而孜孜以求。我们不是不需要奉献,但必须要有个限度,尤其不能以生命为代价。
青年教师“过劳死”频发,是整个社会体制和教育机制不健康的一种反映,也是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意外损失。逝者如斯,愿生者自重,愿社会反省,给教师不再“过劳死”创设足够的理由和条件。要知道,与其徒劳地“挽师魂”,不如有效地杜绝“过劳死”,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更具现实意义。(作者:郭立场)
责编: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