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昨天的自主创新榜我们了解了中国芯片技术的突破,今天介绍重大科技专项使我国电动汽车研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于2001年启动,国家投资8.8亿元,以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大整车技术,电池、电机、电子控制三大零部件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展开全国性攻关。目前已取得国内外专利六百多项。2005年底,112辆纯电动车出口美国;自主研制的混合动力轿车和以氢气为载体的燃料电池汽车也将于今年分别投放市场和进行试运行。
被万钢教授命名为“超越3号”的十辆燃料电池汽车正在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进行运营前的最后测试。这十辆车分别由上汽集团和奇瑞集团生产,分三种车型。
记者:“这车加速挺快的!”
国家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同济大学校长 万钢教授:“这已经70多公里了。我们现在是在试车状态。”
记者:“每次看到这个车、开这个车,心里什么感觉?”
万钢:“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的时候听话,有的时候还不是很听话。但是总的说起来,它已经走上了它的第一步。”
万钢经历了国产电动汽车从无到有、从初级到较成熟的全过程。四年多以前,万钢毅然辞去德国奥迪公司战略决策总规划部高级工程师的职位,回国组织实施重大专项。有同行劝他说,你在德国工作十年,这样好的条件,你没有搞电动汽车,怎么反而回中国去搞。也有人取笑说,万钢在中国能把燃料电池装到车里,让车动起来就是奇迹。
万钢:“应该说他们当时说的是对的,因为当时我们国家的燃料电池(汽车)还刚刚处于一个初步起步的阶段”。“我记得那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我经常从北京开完会回来,10点钟下飞机,先到实验室看一看,他们还在黑灯瞎火的在那儿工作。”
有国家的支持、科研人员的团结协作,被认为电动汽车中最难的项目,使用氢气作载体的燃料电池汽车在专项实施两年后诞生了,万钢为这辆车取名“超越1号”。之后的第三年,在国际清洁能源车挑战赛中,改进型的“超越2号”又一举获得七个单项奖中的五项奖。短短四年时间里,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实现了四大技术突破,取得58项专利。
万钢:“我现在跟他们开玩笑,我说现在世界上作燃料电池(汽车)要用一百万,在欧洲就是一百万欧元,在美国就是一百万美元,在我这儿就是一百万人民币。如果到一万辆的产量我们可以降到二十二万。”
万钢说:一根指头容易折断,但是攥起拳头力不可挡。实施重大专项,从国家层面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形成合力,四年跨越了汽车工业大国十年的道路。
责编: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