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28日 18:52 来源:
CCTV.com消息:网上新闻实在多,看看《天下》啥最热?12月28日,CCTV.com网友登录《网评天下》论坛就禁止择校的前提是学校普遍达标、喝一杯增加一百万、未成年人放纵欲望,根在成人价值观紊乱等话题各抒己见。详论请看――
| |
■ 禁止择校的前提是学校普遍达标
日前,上海市出台了2006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明年上海将继续执行“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必须按照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招生范围免试招收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 热帖细览
【平民一族】学校普遍达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时下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太多了。即使达标恐怕也得等若干年。那时,城市的孩子都有可能上不起学了……
【迷惑】 读书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是一些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却要收择校费,给一般的家庭带来负担,教育部门进行制止了,也为孩子入学减轻开支?
【鲁岳】“免试就近入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原则,似乎不是什么新鲜事,既是义务教育就应该免试,何以谈的上是入学原则?这样做并无创意。若是义务教育就应研究考虑如何把义务教育办好,而不是在那里追求名声,所以,搞好义务教育的工作是前提,而不是虚荣。
【星云111】我认为有些人择校是因为那的老师教学方法好。不如将那些好老师平均分配到各个学校,那不仅可平衡各校间的实力,更可遏制择校之风。
【网上过客】难啊!一个学校的风气不是硬件能够解决的,它体现着一个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者的能力问题.什么时候各个学校的整体成绩都会有差别的,只有升学率不再困扰家长和孩子的时候,择校才能消失!
【陈仁江】家长为孩子择校实在是被逼出来的无奈之举,如果就近入学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家长谁愿舍近求远劳神费力择校呢?当今中国竞争激烈,家长当然明白现实的严酷。所以很多家长才会为孩子读什么样的学校不惜血本,煞费苦心。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理当均衡分配教育资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同等的教育。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各地的小学、初中,人为办起了重点非重点,政府与教育部门的财政师资投入明显不同。结果是,所谓“禁止择校”,成了家长各显神通找门路,重点学校借机收取“高额择校费”。此风何以愈演愈烈?道理其实谁都明白!
■ “你喝一杯,我给你增加一百万”?
| |
一位官员请曾锦城吃饭,曾指着酒杯说:“你喝一杯,我给你增加一百万。”这位领导连喝9杯,曾锦城当场指示计划处处长为该市增加900万交通建设款。张昆桐担任交通厅长期间,曾锦城去豫西一个贫困县检查工作,该县县委书记招待十分热情,张昆桐马上让同桌的财务处长为该县追加拨款800万。石发亮也十分热衷‘现场办公’,在实现未经集体研究的情况下,直接拍板,动辄几千万、几个亿。 >> 热帖细览
【会员注册第一步:我接受】科学决策在哪里?知识量比不过饭酒量,“现场烟酒”就是“现场研究”,这是一种极赋人格魅力的特色行政管理。
【鲁岳】 如此慷慨,是非人所谓,腰里不横,哪里敢说大话,这是有钱人的胸怀,是有权人的大方,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老子天下第一,谁也碰不的,这是权势人的处世哲学。当然这不是所有的人,这种人总是个例。
【雅歌555】反腐倡廉,任重道远。当下就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监督权利拥有者的机构,比如香港的廉政公署。我们虽然有检察院、反贪局什么的,但他们自己还乱着呢,能管得好别人吗?这次第,就一个前“腐”后继了得!这年头,天下滔滔者贪官们也!
【润无声】不能不从机制上进行反思。现场会、现场办公本来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现场解决疑难问题的一种新形式,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也是深得人心的,它体现了领导干部实事求是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务实作风。然而,可悲的是,这么一种良好的工作方法和形式,却被贪官们用来作为“放线钓鱼”的平台和大肆收受贿赂的前庭。分析这一现象,除去前“腐”后继的腐败分子们贪欲横流、处处伸手的个人因素外,不能不从机制上进行反思。对领导干部掌权、用权必须实施全程的监督,全方位的监督,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容放过。
【不是圣人1】完善权力监督的关键就是加强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完善权力监督的关键就是――老百姓监督。
■ 未成年人放纵欲望,根在成人价值观紊乱
| |
广东中山酒吧大火死者多为学生(据《第一财经日报》12月27日报道);中学生情侣酒吧纵情狂欢,男生酒泼女生胸部(据《信息时报》12月27日报道);两名刚从中学毕业的学生洗鸳鸯浴煤气中毒造成一死一伤(据《成都晚报》12月27日报道)。 >>热帖细览
【鲁岳】50-70年代的人思想应该说是比较稳定的,虽不保守,但也不僵化,是时代的感应者,也不会被潮流给冲垮。可是由于过分的开放和灵活,让自己的后代过于超前,故形成后继人产生无所谓的想法,这种想法责任自然属于这一批曾经风雨无阻的长者们,他们给后人留下了产生奇形的土壤,所以,后人变坏是他们的责任。当然,国家的全民性教育也脱不了干细,社会责任更大。
【温酒待雪】可以找更根本的原因。精神问题也许要到物质领域找答案。大约快速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使人产生的思想落伍的迷惑,在任何时间和国家都不可避免。
【波赛冬2005】从60、70、80年代过来的人,他们经历的太多了,一生中也遇到了很多变故,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理想和幸福,所以他们总想在子女的身上实现自己的梦,也因此这批孩子在娇惯、溺爱、放纵中成长,造成很多中学生没有过挫折,不知道钱来得不容易,不懂得同情!没有集体荣誉感。悲惨啊。也希望家长们警醒!
【动什么别动感情】没有信仰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看不到前人的人生和现实的社会状态中有可以汲取的积极的因素,如果父母及成人的世界不能给其点亮一盏明灯,我们的孩子和青少年除了迷惘和困惑,以及做出判断时孤注一掷的勇气,还能拥有什么可以振奋心灵的东西呢?
【会员注册第一步:我接受】现在少年人追求的,正是当年前辈们痛苦的;年长的朋友,谁没压抑过自己的青春与萌动?被禁锢于观念和偏见?你们是被压抑的谷,他们是不愿束缚的峰,社会就是这样波浪式前进的。那些个别不争气的不具有群体的代表性。
【漫游世界】未成年人的放纵欲望,是受到成年人的不检点的影响,孩子的心灵本来是一片洁净的处女地。
(版主莱蒙湖整理)
责编: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