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媒体广场】恐艾症:比艾滋病更可怕的病症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1日 06:47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媒体广场):

  新华社――世界艾滋病日

  今天是第18个世界艾滋病日。新华社的报道说,从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就在全世界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尽管国际社会为防治艾滋病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当我们第18次面对12月1号的时候,艾滋病防治仍然是一个颇为沉重的话题。一起来看媒体的报道。

  中国国门时报――掀起艾滋病防治工作新高潮

  今天的《中国国门时报》发表报道说,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表的2005年度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2005年度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9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以来,全球已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使1981年以来因感染艾滋病而死亡的总人数达到了2500万。随着艾滋病的迅速蔓延,艾滋病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工人日报――未来5年感染者将控制在150万人

  世界防控艾滋病的任务依然沉重,而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天的《工人日报》报道说,截至2005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5630例,其中艾滋病患者31143例,累计死亡7773例。在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因注射吸毒感染的占40.8%,因既往采供血感染的占23.0%,性传播占9.0%,感染途径不详的占23.4%。卫生部有关人士表示,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态势,但在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中感染率很高,疫情仍处于上升阶段。

  环球时报――世界全力遏制艾滋病

  环球时报的报道说,今年以来,全球每10秒就有一个生命被艾滋病吞噬,而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年增幅也是1981年以来最大的。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各国也都为此采取了各种措施。比如,感染率最高的国家南非早在两年前就发起了世界规模最大的艾滋病综合治疗计划,决定5年内在全国每个社区都建立一所艾滋病诊疗中心,并将为艾滋病人提供免费治疗。在感染人数居世界第二的印度,全国性的控制工程也已开始实施,免费检测和治疗的机构也在不断增加。在德国,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预防艾滋病的课程。在美国,艾滋病检测已经成为美国人体检和孕检的例行内容,而让90%的艾滋病毒感染者都能了解自己的情况,是今年美国卫生部门定下的工作目标。

  中国财经报――将学校培育成“社会疫苗”

  而在具体的防控措施方面,今天的《中国财经报》报道说,据统计,我国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是男性的2至4倍,而90%以上的儿童艾滋病是源于母亲。与成人相比,儿童艾滋病更易预防和控制,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将母婴艾滋病病毒传播率降至零,才真正抓住了儿童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关键。其次,我国部分地区的不安全注射率仍高达37%,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也比较严重,这些都会引起艾滋病的传播,切断艾滋病通过“血源”传播的途径,也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家庭保健报――艾滋病离普通人越来越近

  性接触也是艾滋病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对此,《家庭保健报》的文章指出,开展性教育,让人们从小就对性有正确的认识,培养控制危险性行为的能力,对预防艾滋病至关重要。我国的性健康教育应该从儿童抓起,而对父母性健康知识的普及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新华每日电讯――直面,遏制艾滋才成可能

  在28号召开的全国防治艾滋病电视电话会议上,有两个数字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注意。今天的《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说,截至2005年9月,我国已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13万多人,而专家估计的数字高达84万人。对此,文章援引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的话说,我国实际掌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例低,原因之一是因为有些地方担心报告疫情上升会影响政绩,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不愿广泛开展检测工作,个别地方甚至不愿如实报告疫情。这给落实防治政策措施,控制艾滋病传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人民政协报――恐艾症:比艾滋病更可怕的病症

  而人民政协报的一篇文章同时指出,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和恐惧也是造成防控艾滋病传播的巨大障碍。对艾滋病的歧视和恐惧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恐艾症是一种比艾滋病更可怕的病症。文章援引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官员的话说,如果恐惧和歧视问题得不到解决,艾滋病就得不到解决。防治艾滋病,首先要做的就是走出无知,战胜恐惧。

  人民日报――十五就业目标提前超额实现

  人民日报报道,今年前10月,我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0万人,至此,十五期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的目标已提前实现。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采取措施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落实各项再就业扶助政策,拓展就业渠道,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新华每日电讯――“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首次写入法律

  从今天起,又有一批新法规、新政策正式实施,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新华每日电讯用了大量版面题将跟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几项一一列出,比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规定,需要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必须取得资格证书才能在网上卖药;国务院颁布的《直销管理条理》规定,大学生不得从事直销活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报纸、期刊管理规定,报纸“号外”必须免费赠阅;建设部颁布的《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办法》规定,故意高估或者低估房价等行为将受到最高3万元罚款;另外,《自行车安全要求》国家标准也从今天起实施,新标准特别规定,每辆自行车必须有两个制动系统,一个制动前轮,一个制动后轮,也就是前后闸缺一不可。

  北京晨报――发生性骚扰 单位应担责

  在新施行的近30项法规中,北京晨报重点介绍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新法首次将禁止性骚扰明确纳入法律规范,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工作场所的性骚扰。对妇女进行性骚扰,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新法还规定,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除特殊专业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

  科技日报――国家公务员科学素养状况不容乐观

  据《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普研究所近日发布报告表明,我国中高级国家公务员科学素质不尽人意,急需加强科普教育工作。报道说,在以往对地厅级公务员的一项测试中显示,作为中高级公务员应该了解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很多受测试者都一知半解或者全然不知。甚至一些最基础的知识,诸如“计算机的硬件由哪几大部分构成”等等,很多人搞不清楚。对此,中国科普研究所的报告指出,要适时召开国家公务员科普座谈会,充分调动媒体广为宣传,形成国家科普的社会认知,提高公务员的科学素养。

  科技日报――缺乏睡眠到底有哪些危险?

  随着夜间睡眠被网络、电子邮件、深夜电视节目和现代生活的其他诱惑所代替,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太多或没有规律的睡眠可能令人付出健康的代价。今天出版的科技日报说,研究表明,多数人需要睡7-9个小时,如果睡眠少于6或7小时,病魔缠身的风险就会增加。睡眠不足或不规律除了让人们眼睛胀涩、嗜喝咖啡、在下午会议上打盹之外,还会增加多种重大疾病的患病风险,包括癌症、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所以,在生活方式趋向快节奏的今天,保持足够的睡眠是顺应自然,实现健康、长寿的便捷方式。

  法制日报――“雷区”生活触目惊心

  多年来,违章建筑在相当一些城市中顽固的存在着,成为政府部门规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难题。究竟顽症有多严重?为何屡禁不止?今天出版的法制日报在头版发表了对广州违章建筑的专题调查。调查显示,广州地区电网线路旁的违法建筑竟多达一万多处,几乎156条架空线路保护区都有违法建筑,接触涉电违法建筑的人口至少有四五万之多。违法建筑、高压电线、电缆构成了威胁居民安全的“雷区”。各类违法建筑如此之多,但真正拆除的却没有多少。为什么呢?当地有关部门无奈的表示,电力部门没有执法权,有执法权力的城管部门又束手无策。因为拆除违法建筑会断了老居民靠出租而生活的“粮”,断了外来工微薄的薪水。文章说,要将高压线下的居民带出“雷区”,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管理,电力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立法部门完善法规。即使执法难、检修难、管理难、说服难,有一个问题必须置于所有问题之上,那就是人的生命安全。毕竟,生命安全无法估价。

  工人日报――首都公交冬运呼唤线路改良

  在北京常坐公交车的人都知道,有的公交线路相对人少车空,而有的线路是趟趟爆满,最著名的就是沿三环行驶的300路,上下班高峰时“就是挤成相片也上不去”。今天的工人日报报道,据北京市公交总公司预测,北京今年冬运客运量将达到13.94亿人次,为此公交公司增加了5.83%的运力。担报道也说,由于线路设置不合理,新增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还是刚才说的300路,不少乘客早就多次反映300路乘车难的问题,但至今环三环的运力仍然不足,而且收班太早,给黑中巴大开方便之门,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报道最后还给出一个数据,2004年,北京只有25%的公交线路达到最佳线路标准,这也暴露出公交管理很缺乏科学性。

  中国青年报――吉林大学45名博导落聘“下岗”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吉林大学近日完成了“博导”的选聘改革。而在新一轮的改革中,45名“博导”因为科研数量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而失去了招收下一届博士生的资格。这个举措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关注,而报道对此评论说,这个举措打破了以往将博导终身化的陈规,实事求是地从博导的科研情况进行衡量,不合格的就下岗。当然,这种雷厉风行的举措也是事出有因。一些教师一旦成为终身的博导后,就失去了危机感,有的甚至疏于教学,热衷各种社会活动,甚至利用自己的学者身份到处挣钱,荒废教学。这种博导,落聘下岗,也没什么不应该。

  北京日报――医院儿科滥用抗生素最严重

  据北京日报报道,医院儿科滥用抗生素尤为严重。一项对儿童医院近年来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患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不同程度的被使用了抗生素治疗。专家说,儿童由于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更为严重,很容易残害或者潜在残害儿童的身体器官,还容易破坏儿童体内的正常菌群,降低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

  华夏时报――明年艺术类统考 数学计入总分

  今天出版的华夏时报说,教育部日前出台规定,2006年起,所有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统考数学成绩将全部计入其文化课考试成绩总分。而此前,考生数学成绩是否计入文化考试总分由学校自定。根据规定,对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考试成绩均合格的考生,录取规则由招生院校自行确定。

  中国日报――移植鼻部细胞有望减少瘫痪

  英国一位科学家经过长达20年的观察发现:人类鼻部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果将这些细胞移植到神经细胞受损的外伤病人身上,那么各种事故后可能瘫痪的人将越来越少。相关的人体适应性测试最早也将于明年开始启动。今天的中国日报报道,科学家通过之前的动物试验已证实,人类鼻部的细胞确有修复受损神经细胞的功能。尽管即将到来的首次人体试验其的目的仅在于测试这种细胞移植是否适用于人类,但这项工作的意义和前景则是勿庸置疑的。虽然这项测试在短期内并不能让已瘫痪的人再次直起身来正常行走,但对于今后在车祸中脊髓受损的人而言,他们的余生也许不用在轮椅上度过。

责编:马芳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