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一楼和沿街平房的居民因为没有晾衣设施,常将衣服晾到绿化带、铁栅栏和弱电线上,使市容市貌为之失色。为了让居民有个晾衣架,杭州日报日前征集解决办法,引起热烈反响,公众倾情参与,“金点子”纷至沓来。今起杭州日报又向社会各界呼吁,招募公益企业出资让这根晾衣架支起来。(11月26日杭州日报)
短短一条新闻,读来颇感温馨,令人对“和谐”二字有了更真切的感受。一只小小的晾衣架,受到党报的连续关注,这事情可谓意味深长。一直以来,在公众的印象中,党报讲的都是大政方针,有限的版面容纳不了百姓的“油盐柴米”。现在一只晾衣架成了党报连续报道的对象,确实很不寻常。然而细细再想,这不寻常其实更该叫寻常――大政方针当然要讲,百姓的“油盐柴米”同样也要讲,更何况大政方针为的就是“油盐柴米”,“油盐柴米”正是大政方针的体现。由此可见,党报讲“油盐柴米”,乃是正本清源。从不寻常到寻常,它折射出的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群众利益无小事”亲民之情、爱民之心。
晾衣架成为党报的热门话题,也厘清了一个理念,这就是少数人的利益也要尊重。在全体市民中,住在一楼和沿街平房中的是少数。历来的思维模式中,我们习惯了以“多数”、“少数”来做办事的依据,“少数”往往不在考虑之列。今天杭州为“少数人”的晾衣难排忧解难,说明“厚多”固然必须,但也不能“薄少”。“多数”是人,“少数”也是人,都是“本”,落实以人为本,不能把“少数”和“多数”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不但是一个怎么晾衣服的问题,更体现了一种社会公平,而对社会公平的足够重视也正是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晾衣架引来公众的献计献策,又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百姓的参与。百姓生活在基层,对什么叫和谐了解最多,感受最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就有了最坚实的基础和最强劲的动力。我们的社会是互动的,每个人都是他人的社会环境。“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助人为乐,既有乐于助人之乐,又有行善乐已之乐,在公益活动中受益的,除了受助者,同样还有助人者。小小一只晾衣架,解决的不仅是一部分市民的晾衣难,更是市民精神家园的一个风景。
于细微处见精神,晾衣架虽小,蕴含的道理却很大很大。 (作者:奚旭初)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责编: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