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新华视点:上百家小煤矿为何敢带“病”生产?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04日 15:53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福州11月4日电:上百家小煤矿为何敢带“病”生产?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求煤矿进行安全整顿,在福建省龙岩市的主要产煤区永定县和新罗区,百余家未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小煤矿仍在继续生产。这些企业为何如此肆无忌惮?记者调查发现,为其撑腰的竟然是当地政府。

  整顿风声虽紧 生产依然不停

  目前永定县有小型煤矿62家,新罗区有98家,至今尚未有一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据福建省煤炭工业协会负责安全生产许可证受理和审核工作的专家介绍,这些小煤矿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是:运输巷道断面偏小,存在矿井水隐患,通风系统不完善,煤层回采面达不到要求,安全装备不到位等。

  记者来到永定县高陂镇小坑井煤矿,只见几辆卡车在煤场装煤,一列10节左右的电瓶煤车正从井里往外运煤。当地群众说,这个煤矿从2002年就开始出煤,每天产量达两三百吨,“这家煤矿连生产许可证都没有,却可以公开生产,政府根本就不管。”

  在高陂镇黄田煤矿,一位负责人回答记者有否安全生产许可证问题时说:“现在还没有,正在申请办理。”

  离这个煤矿不远的另一个煤矿的负责人则这么解释,他们现在是“边生产边整顿”。

  在高陂镇黄田煤炭准运证初验站,记者看到,短短的10分钟内,就有8辆卡车在排队等待过磅查验。一位卡车司机说,运煤的车辆在这条路上从来没有停止过。

  福建省煤炭工业协会一位专家说,南方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厚度不规范,煤层赋存条件比较差。福建煤矿开始发展的时候是“有水快流”的时代,起步比较早,但起点比较低,大多是些乡镇小煤矿。安全隐患不消除,很容易发生透水、顶板、火灾等安全事故。近两年,仅新罗区就先后发生了两起重大煤矿事故。

  为保“支柱产业” 无视国家法令

  根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五条:煤矿未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未依法取得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擅自从事生产的,属非法煤矿。

  然而没有一家煤矿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永定县和新罗区,被列入停产整顿的总共只有31家。

  对此,永定县分管煤炭工作的一位负责人解释说:“虽然目前大量煤矿没有完全达到安全生产要求,但我们正在抓紧整改。煤炭工业是永定的支柱产业,如果停止所有的煤炭生产,会给地方经济造成很大损失。另外,煤炭企业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还需要一个过程。”

  新罗区分管煤炭工作的一位副区长认为,“煤炭工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企业只看重生产,不重视安全,安全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账太多,因此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现在一下子要求所有的煤矿实行严格的安全准入制度,对企业压力太大,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新罗区黄坑煤矿矿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按照国务院的通知,没有拿到安全生产许可证一般不要生产,但如果要我们煤矿企业全部停止生产,经济损失确实很大。”

  当地群众反映,说是“边整改边生产”,其实有的矿是不整改只生产。

  违规生产背后 “利益”“政绩”作怪 

  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是一条“高压线”,当地干部谁都知道,但为什么仍敢置之不顾,公开纵容这么多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煤矿冒险生产呢?

  福建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黎昕认为,近两年来,随着国内需求量的增加,煤炭价格一路飙升,当地政府对不顾安全拼命生产的煤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表面上看,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主要原因,其实质却是地方领导的政绩观在作怪。一些地方政府两眼盯着GDP,在他们看来,经济指标是硬性的,其他都是软性的,什么“以人为本”、什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不过是挂在嘴边的口号罢了。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开明认为,除了地方经济利益外,也不排除有个人私利的因素。一些地方官员和煤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就有利益在里面,巴不得多生产。现在煤炭需求很旺,多生产,他们个人的收益就越多。

  “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如果监管不到位,就是政府失职,”王开明说。

责编:马芳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