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喜闻河南“艾影”渐散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01日 15:19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早晨上班,11月1日《人民日报》一则消息跃动人心。报载:作为国家首批51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区之一的河南省上蔡县,如今,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艾滋病的阴影正在逐渐散去,“人口死亡率已接近正常水平”。人们看到,记者的触觉是敏感的,采访也是采用“显微镜”的。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全方位的“艾滋渐散图”,因而令人格外欣慰。

  事实证明“艾滋”不再是不治之症;防艾,不是一句空言。在河南上蔡县,围绕着防艾,农村已悄悄出现巨变。人们注意到,记者在发出这篇通讯末尾,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夕阳下,正在麦田里劳作的村民,背影中透着一种令人感动的力量”。

  何谓“感动的力量”?记得2004年5月7日,新华网在报道上蔡县防艾时,有这样一段文字:河南省驻艾滋病高发村工作组下乡已经100天,当初锣鼓喧天的进村场面逐渐被人们淡忘。(见新华网2004年5月7日讯)

  淡忘锣鼓喧天为个啥?为的是塌下身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在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这个全省最严重的艾滋村,驻村工作组靠的就是“静干”。“静干”,使工作组将触动村民神经的标语“防治艾滋病、人人有责”换成了令村民眼顺耳顺心顺的“保健康、奔小康”,“人人树新风”的标语;“静干”使工作组长由起初被村民拘束称之为“领导”变成时下亲昵的“同志”;“静干”,使村民健康体检发生变化,艾滋感染者和病人人数从进村初的760人大幅下降。上蔡县的母婴阻断工作则一举走在全球13个试点地区的前列。“静干”,使文楼村民开始使用沼气等。总之,“静干”使艾滋村出现令人为之振奋令人充满希望的奇变。

  与轰轰烈烈的大干相比,“静干”似乎显得声势弱乏。然而,许多事实说明,“静干”更有希望,对完成目标推进事业更有把握。这是因为,“静干”不是只说不干,更不是无动于衷。“静干”的意义其实是倡导埋头苦干。时下,发展、稳定、改革遇到前所未有的矛盾与问题,大轰大哄只能轰动一时、昙花一现,不能解决深层次矛盾。惟有扑下身子,摸准情况,查出症结,找准规律,研究对策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在实践中,河南省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如把握“三个环节”,即服药前将肌体调整到最佳状态、服药中及时纠正药物副作用、服药后搞好随访;实行“三级指导”,县防疫站指导村卫生所、村卫生所指导服药督导员、服药督导员指导病人。据统计,上蔡县服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人数已由2002年的100人份扩大到3422人份,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死亡率明显下降,许多患者恢复了体能,可以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生存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对于300多名不适应抗病毒药物的病人,还实施了中医药治疗。(见《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日)而“摸、查、找、研”的过程就不能靠热闹伴随,就需要静。再则,“静干”也是群众迫切需要。时下群众对大轰大哄之类的热闹场面不以为然,并往往视之为形式主义。工作组也好,领导也好,以“静”出现,用“静干”感召群众比大喊大叫“教育”群众更能奏效。河南省防治艾工作组靠“静干”迅速赢得民心迅速改变面貌就是明证。

  “静干”之绩源于“静功”之力。何谓“静功”?就是善于克服浮躁善于冷静思考,冷静处理问题之功。古人云:静中有无限妙理皆见。静功就是戒浮躁除虚荣之必需,也是密切干群关系之良策。静功并不难练就,关键的是践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防艾工作组淡忘锣鼓喧天,使人们再度感受静功必需之实力。(作者:亦菲)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刘雅虹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