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东方时空(新版)]>>
| |
| |
| |
CCTV.com消息(东方时空):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的美洲台和亚洲台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收看我们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演播室为您制作的《东方时空》的特别节目两岸看神舟,我是白岩松,和我搭档主持的是台湾东森电视台的主播卢秀芳。一开始咱们俩又得抄家伙。
| |
卢:好大的一个丝瓜,这要想的话,老百姓买一个丝瓜要这样捧回去。
白:大家不要误解成我们这是暴力片,实实在在是一个科学片,因为这是太空丝瓜,您就明白了,两岸看神舟,这跟我们的内容是有关的,你见过这么大的丝瓜吗?
卢:想都无法想,如果有这样的效果太好了,我想到的是台湾的黑金刚莲雾,这么小一个,卖到人民币20块钱左右,贵的不得了,如果能够上太空回来一趟,这么大,一家人就能搞定了。
白:这一个丝瓜买回去以后,一个礼拜的问题解决了。开始我以为是道具,结果这真有一个打开的横切面,软软的,还能动。每天神舟六号在发行的过程中总会也你一些新的好奇,因为在这次神舟六号上也带了像鸡蛋、蚕卵等等,等他从太空中飞回来之后,可能会发生惊异的变化。
卢:对,跟上次根本完全不一样,上次是植物,这次是动物,不管蚕卵,孵出来的小鸡,都会动的。
白:你更大胆,已经幻想到鸡蛋回来可以孵出小鸡。神舟六号在飞行过程中,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天,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了81个小时,但是每个小时都在给我们积累新的好奇,新的话题,包括新的感动和激动,在我们这个节目开始前的一个多小时的时候,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跟我们两位航天员进行了天地对话,接下来我们就连线正在航天城的记者张羽,张羽你好,因为今天可能针对神舟六号一个很大的新闻就是一个多小时亲在航天城发生的总书记跟航天员之间的天地对话,赶紧把相关的情况给我们介绍一下。
张羽:确实,总书记在飞控大厅,跟航天员进行天地对话的时候,我就在飞控大厅,可以说整个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在现场我特意观察了总书记的三个位置,我们记得当时总书记在飞船发射的时候就曾经来飞控大厅观看发射的情况,当时总书记是坐在最后一排的贵宾席,今天要进行天地通话,他是坐在整个飞控大厅最后一排指挥席,在中间的位置通过那里的电话跟航天员之间进行天地对话。在对话之前,总书记跟旁边的人非常有兴趣的聊,还摸屏幕跟操作键,我远远看过去他在问这是什么,这个数字是什么,显然神六发射的成功,前几天我们说引起了广大小学生的兴趣,现在可以说上至我们的最高领导人,总书记,下至小学生对航天的浓厚的兴趣,这是我说的总书记的第二个位置。第三个位置,总书记在进行完天地对话之后,跟现场的航天工作人员一一握手之后,走出大厅之前,箭步走到了总调度台席,这个是在指挥席前面一排,平时我们总调度跟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的时候就在那个位置,那里有一个话筒,总书记拿过来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话筒,发表了即席,非常热情洋溢的讲话,讲话大家在直播中已经听到了。在现场听到这个讲话跟在电视机前听到这个讲话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听到现场响起一种长久、热情洋溢的掌声,应该说在现场的时候,我当时既为航天人感到骄傲,同时我作为一个记者,在现场进行报道的时候,我也感到很自豪,因为我参与了这么一个重要的事情,它是中华民族科技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整个现场气氛就是这样的。我想现在观众朋友可能还最关心今天我们能给观众朋友带来什么新的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画面,我想给观众朋友看一个到现在我们最新接收还从来没有播出的画面,那就是航天员在轨道舱脱、穿航天服的画面。不光有这个画面,稍候我们还要给观众朋友看到聂海胜在从返回舱进入到轨道舱的一个画面。
白:现在这个画面已经出来了。
张羽:现在我们看到的画面就是航天员在轨道舱脱穿航天服的画面。其实为什么我说这个画面有意义呢,而且是截止到现在第一次播出呢。在以前我们看到的画面都是航天员在返回舱脱穿航天服,这次是在轨道舱,从画面当中我们看到,刚开始看不清,后来仔细一看从侧影和发型可以看到是聂海胜。
白:现在已经熟悉到了从侧影就可以看出是聂海胜,可以看出工作这么多天之后这种熟悉程度的确非常高。
张羽:确实,每天当他们从太空当中传回画面的时候,我们觉得他们向亲人一样,因为他们每天报出的最经常的两句话就是飞船运转正常,航天员感觉良好,这次报的也是这两句话,作为新闻工作者不断的听这两句话,感觉重复率太高了,往往我们又期待出现这两句话。
卢:现场在整理宇航服,他们在穿脱本身就是一种实验,在不断的练习是吗?
张羽:对,我觉得有两个作用,第一对航天员来讲是一种训练,它是一种应急训练,因为航天服主要是在变轨,发射和返回过程中穿,包括紧急情况下要迅速穿上航天服,对航天员本身来讲是一种训练,如果对我们的航天器来讲,对我们的飞船来讲又可以看出是一个实验,在前一段时间我们看到在返回舱穿航天服,今天是在轨道舱,在轨道舱穿脱航天服这样一个大动作,地面的测控系统会监测这样的动作对我们的飞行姿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白:叫扰动实验,体现控制力,现在我们在画面当中看到已经聂海胜穿上了航天服,裤子部分已经完全穿上了,因为它是连体的。
张羽:不光是连体的,其实我们画面刚开始可以看到聂海胜是把自己天蓝色的工作服脱掉以后露出里面的内衣,那是航天员内衣,也是连体的。
卢:听说宇航服有一定的重量,在外太空当中专家说比地面穿要稍微容易一点,因为是失重的状态。
张羽:对,它就是整个身体在里面的进入和进出的状态,因为都是悬浮在空中,应该相对自如一些。在地面的时候我也穿过这个航天服,确实非常麻烦,因为感觉到摩擦,包括感觉到很沉重,而且很烦琐,但是因为航天员在地面进行过这种训练。在那种失重的情况下穿,感觉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白: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因为刚才的画面不是一个全过程,连续的,他后来又脱掉了航天服,现在穿着内衣,像是打开舱门一样特别亮,他开始穿他的工作服。
张羽:其实我们在接收信号的时候,看的非常有意思,在这个测控区的时候,看到太空舱的舷窗外面还是黑的,进入到下一个测控区的时候,可以看到整个舷窗变成明亮的颜色,现在我们是绕地飞行54圈,当时我们航天员在太空当中已经经历了54个日出日落,它的舷窗的景色是不断在变化的。
白:赶紧把你下一个要给我们观众朋友带来的新鲜画面展现出来,我们也先睹为快。
张羽:下一个画面就是聂海胜从返回舱进入到轨道舱的画面。应该说在看之前,我想讲一下,最开始我们看到这个画面是费俊龙从返回舱进入到轨道舱,费俊龙在进入轨道舱之前,聂海胜在底下稍稍用手托了一下,我不知道大家观众朋友对这个镜头还有没有印象,注意看这次聂海胜从返回舱进入到轨道舱的画面,没有任何人的帮助,而且非常流畅,就是很自然的,很顺利的,从太空座椅上直接进入到轨道舱。
白:这属于起飞了。
张羽:起飞了,没错。
白:根本不用助力。
张羽:对,而且你看到没有,他当时因为在失重状态下身体不太容易保持平衡,最开始费俊龙开始升的时候,聂海胜托着一只手呢,其实不应该是托,准确的讲应该叫拉,因为他身体不断往上飘,容易不平稳,等于聂海胜轻轻拉一下,让他保持平衡。
白:甚至可能是下意识的动作,实际上可能并不需要,他穿越是很容易的。
张羽:对,应该是很容易的,从现在来看,费俊龙在旁边做什么,在做拍摄。我们看到在太空舱当中两个航天员之间互相用摄像仪器、摄影仪器,来记录对方的生活和工作,是他们最经常做的一件事情。我想这个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实验,将来的一个有价值的记录,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珍贵的纪念。
白:可能也有一个其实是科学的问题,我们也希望未来能给我们一个解答,就是因为毕竟已经过了81个小时了,太空的马桶有没有一个很好的应用等等,等有答案的时候要赶紧告诉我们。
| |
卢:我也很好奇,两位航天员到今天为止,他们的胃口怎么样。
张羽:从现在来看,从两位航天员睡觉和进食的情况都非常良好。其实现在我们播出的时间,按照时间计划来讲,费俊龙应该已经进入到他太空中的第四次睡眠,岩松问的那个问题,航天员在空中做没做过梦,我还真找过医监医保人员,我说航天员做没做过梦,医监医保人员跟我说,第一,他们在询问航天员生理指标的时候,对话非常简练,而且有严格的操作程序,这个不在对话操作程序之内。我说,到底做没做过梦,他说只能告诉你他们睡的非常甜美,我也只能把这个答案给你。
白:回头单独问费俊龙或者聂海胜。
张羽:而且要问做的是什么梦。
白:感谢你在航天城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画面。
其实在每天神舟六号飞行的过程中,你看,总是会有一种新鲜感扑面而来,让我们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一直都是第一次的感觉,即使超过了81个小时依然还有那么多的第一次,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感受一下航天日志所展现的在过去这些小时里发生的一些故事和精彩的画面。
航天日志:
10月12日17点30分 航天员第一次进入轨道舱
17点34分 航天员第一次换上工作服
22点 航天员第一次太空睡眠
10月13日 聂海胜在太空度过41岁生日
6点10分 航天员拍摄失重下进餐情形
7点45分 航天员第一次展示轨道舱
10月13日9点 航天员在一天内飞行68万公里 成为中国日行最远的人
10月14日2点30分 航天员在太空第一次修整胡须
6点19分 飞船首次轨道维持获得成功
14点36分 航天员首次传回自拍地球画面
16点30分 航天员第一次在舱门“翻筋斗”
截止15日9点 航天员已飞行72小时 行程202万公里
| |
卢:在每天航天日志里面的一些精彩画面事实上透过新闻的报道,台湾的民众全部都看到了,今天台湾民众关心的是什么呢,时间进入第四天,提出的问题倒是越来越稀奇古怪,真是很难回答,这一部分稍后我们连线台湾记者的时候会有说明。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非常有趣的,因为我有习惯每天打电话到我的办公室里面,问问看情况,我的同事告诉我,特别在播出翻跟头那个画面的时候,我们整个演播室,所有同志全部笑起来了,大家没有想到这个过程可以这么有趣。我有同事告诉我说,他以为五天的飞行当中到中间恐怕是新闻的力道比较疲弱一点,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引人入胜,非常有趣。至于今天台湾观众关心什么样的焦点,一些重量级的人物说了一些什么话,我们先来看这个短片。
解说:
神舟六号成功的在太空轨道上运行,这几天除了台湾民众高度关注外,连远在金门、马祖的观众也相当关心,并且无时无刻的来了解太空上面这两位太空人的状况。当地的县长就希望这次神舟六号的任务能圆满成功。
| |
吴承典(金门民意代表):神六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因为太空事业本来不容易的,在中国大陆这几年经济改革开放以后,他们有这样的实力,看看爸爸跟小孩在对话,家人跟小孩在对话,非常亲切。
曹尔忠(马祖民意代表):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它冉冉升起那一刻,对所有的华人,中国人来说,都应该是非常兴奋的这样一个镜头。
解说:
除了金门、马祖的民众外,台湾也有不少的民意代表也给予这两位太空人无限的祝福。
蔡正元(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对,神舟六号这一次的升空非常的顺利,而且是第一次载两个太空人同时升空,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恭喜他们,特别要祝福他们。
雷倩(新党籍民意代表):其实神六跟神五意义真的重大不同,因为它是多人多天,代表了整个中国成为一个太空强国的又一大步。所以我是怀着非常高兴的心情从头看到尾,不过我倒是更期待下一次,因为会有第一个女的宇航员。
解说:
还有两天,神舟六号将返回地球,看得出来,这一次神舟六号太空发射任务,在台湾不管是各阶层都给予高度的肯定与祝福。
卢:在杨钊的报道当中,看到他访问的都是台湾各行各业的重量级的人物,他们有很多的期待,像是女宇航员对不对。
白:刚才我看到这儿就乐了,为什么乐呢?他说的是我期待下一次,也就是说他已经把目标锁定在神七的时候就应该有女航天员,我想一定会有的,但是在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我相信路程已经开始了,但是确切的说在神七的时候很难,可能在神七之后我们陆续期待,并且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卢:但是我们光去想象就已经蛮值得兴奋了,同时它引发的问题恐怕更多,像是太空马桶要有完全不同的设计,还有宇航服的部分。
白:不过秀芳经过了一番实验,也还基本合格。
卢:是,了解更多今天台湾地区的反映,我们的记者杨钊继续就在SNG的连线的现场,杨钊你好。在之前我跟你做准备通话的时候,你告诉我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台湾民众对翻跟头的画面非常感兴趣,同时做了一些很有趣的计算,是不是杨钊?
杨钊:对,没错,这一次,刚刚岩松也讲了,虽然说神六太空船在太空已经进入了第四天,在大陆来讲很多是第一次,不过对于台湾民众来讲也很多是第一次,比如说这一次费俊龙在太空中翻了一个跟头,台湾的老百姓就非常的感兴趣,为什么呢,因为他这个跟头花了45秒钟,平均算如果在太空上45秒,一秒钟大概是7.8公里的话,他这一个跟头45秒钟,相当于351公里,不得了,等于是从台北到高雄的距离,更何况他翻了四个跟头,也就是1200公里,从北京到上海,所以台湾老百姓都乐了,他们觉得从孙悟空10万八千里一个跟头,费俊龙大概是他接下来第二个接班人,让今天的台湾老百姓非常的愉快,另外一个焦点就是很多网友,他们也都写了一些东西,网友里面写的最多的,因为费俊龙他们在太空中待了大概四天的时间,他们好奇的是会不会看到一些不明飞行物体,像飞碟,甚至于像外星人,如果遇到外星人,他们怎么去沟通,或者是会不会有安全上的顾虑,这是台湾的一些网友、网民所关注的今天的焦点。
卢:想必是一些电影迷提出来的一些问题,我看到之前其实在大陆方面也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包括像是问到两位航天员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可不可以看得到别的国家的空间站和卫星等等,这真是很有趣的话题,不过想到外星人,真是目前电影看太多了。在你的报道当中我看到两位是金门、马祖地区的代表,非常的有趣,这个报道也做的很好,金门、马祖可以说是台湾最前线,最靠近中国大陆地区,这里除了民意代表以外,人民、民众的反映如何?
杨钊:是的,秀芳,这一次在金门、马祖,事实上也非常关注神六上太空的这个过程,而且据我了解,金门、马祖的这些老百姓有一个好处是两边的媒体都看,除了台湾的报道神六上太空的专题报道之外,他们也看大陆的神六上太空的报道,他们收到的讯息是两边综合,他们希望有朝一日,希望这个神六太空船,太空人下来之后能够到金门、马祖玩一玩,看一看,他们一定会热情的招待,这是我们所听到的金门、马祖传来的消息。
白:杨钊,我可以把你这段话理解成是一个邀请函,我们希望将来会有通道,直接转给航天员。杨钊,我特别关心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前几天节目当中做了一个调查,在神舟六号发行过程中哪个画面让你印象最深的,你感觉让秀芳带回去的各个画面的介绍当中,哪几个画面是民众和观众特别感兴趣的,包括你自己。
杨钊:好的,其实基本上来讲,这一次,由于我们东森电视台全力的报道之外,加强了台湾观众对于神舟六号这次整个升空的过程,其实台湾观众不管台湾观众或者是我们东森的同仁,最关切的就是这些太空人他们在太空到底吃的那些东西是怎么样包装,内容到底是什么,尤其是上次看了秀芳在那边啃的太空饼干和太空食品,很多人嘴都很馋,很希望下一次也能够尝一尝到底由我们自己做出来的饼干是什么样的口味,我相信这次秀芳回来之后,会有很多很多媒体甚至有很多朋友找他要这个东西,所以秀芳要多带一点回来。
卢:好的,杨钊,我至少先帮你留了一个,谢谢杨钊的报道,从他的报道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台湾民众的关注是非常非常生活化的,其实我想到的问题无穷无尽,包括很多人问我,像小朋友问我在太空刮胡子看到了吧,但是在太空当中胡子长的特别快还是特别慢,穿了三层,像是内衣、工作服和宇航服,万一出汗的话,可不可以擦一下,像这些问题等等,真是无穷无尽。
白:其实这些问题都很棒,回头仔细想一下,可能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最初的存在并且被提出来,科学家才会面对并且去解决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最后才一步一步变成现实。其实现在秀芳我们该算一个时间点了,因为大家知道这次神舟六号的飞行是叫两人多天,多天到底是多少天,最初新闻已经明确说了,是三到七天,三天显然已经过了,现在是五天还是七天,不管怎么说,因为现在已经向82个小时挺进了,任务已经过半,就是说离返回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其实在整个神舟六号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返回是排第一位的,整个它执行任务,无论是它的重量度还是期待值,包括这种对科技各方面的高难度的要求,返回都是排第一位的。你现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一想到那一时刻的时候,也会有心跳加快的感觉。
卢:我想返回更是一个关键时刻,我看到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上天的意思比人的意志来的更重要,换句话说就是天气状况,在返回的时候,这次着陆场是在内蒙古,包括天气的状况等等,都是台湾观众很关心的,像是内蒙古的着陆场,我相信台湾媒体也还没有采访过。
白:离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你的这句话又透露出一个,你为下一次提出了一个采访申请。接下来我们先连线的是在主着陆场的记者冀惠彦,我想他的一些介绍也能让你先睹为快,去感受一下。冀惠彦,你好。
冀惠彦:岩松你好。
白:从神舟一开始,一直到现在,你都是在跟神舟紧紧的打交道,并且神舟五号杨利伟出舱的画面就是你拍到的。你已经去了好多天了,我们也特别关心天气怎么样,你会不会在一个很好的天气下一切顺利的又再次拍到我们的航天员出舱的画面?
冀惠彦(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是我最期待的。
白:因为今天上午有一个誓师大会,你也给我们做了报道,气象专家做了天气会商,结果怎么样?
冀惠彦:天气,这两天内蒙古的天气主着陆场这个地方的天气变化无常,你也看到了第一天,发射的第一天下起了大雪,昨天又刮起了沙尘爆,昨天我现在站的这个位置风力达到了十级,今天天气特别引人注目。我问了一下气象专家,未来几天,从明天开始的天气会逐渐好转,也就是说在飞船返回着陆的时候,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天气。
白:你刚一开始说到一半的时候,秀芳的表情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
卢:有点紧张,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因为我看你穿的衣服并不算太多,这边的气温怎么样?
| |
冀惠彦:这边的气温,今天的气温好象高一些,晚上的气温在零下四五度,现在的气温可能在六七度、七八度的样子。
白:因为整个在主着陆场的任务除了在信号上要捕捉到飞船,迎接我们的航天员等等,很重要的是当飞船一落地,要迅速到达位置,现在我们整个准备情况怎么样了,是否也会进行一些长途的演练等等?
冀惠彦:为了打好最后一仗,搜救部队的官兵和科技人员进行了多次演练,而且每次的演练都在逐渐的消灭问题,进一步完善方案,这个方面的工作做的慎之又慎,细之又细,我们看了都非常感动,今天下午我在着陆场场站墙外边看到一个搜救分队把飞船的模拟舱拖到外面去进行局部的演练,官兵的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确实太令人感动了。
卢:我们看到刚刚岩松告诉我说,你是第一个拍下杨利伟出舱画面的人,大家都很羡慕你的工作,这次两位航天员出舱之后最先接触的应该是哪些人?
冀惠彦:第一步先是由搜救部队的官兵,完了之后观察完飞船的外观之后开舱,开舱之后由医监医保的医生对他进行身体检查,然后就出舱,出舱之后可能要举行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这个仪式过后还有一系列的程序上的一些工作。
白:秀芳真是问对人了,另外冀惠彦还少说了一个人,他的摄像机应该一直在整个拍摄这个过程。最后一个问题,从现在各种会商或者怎么怎么样,因为毕竟是面积非常大的主着陆场,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
冀惠彦:所谓困难和挑战实际就是天气是搜救部队官兵和科技人员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这个应该说现在也不应该称其为很大的问题,因为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还不错,今天上午的誓师大会上给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总装副政委,李栋恒副政委他说的一句话,发射顺利,运行正常,飞船能否安全着陆,健康出舱,就看我们主着陆场的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白:好,非常感谢冀惠彦在主着陆场给我们带回来的报道,我们更加期待的是在最后精彩的一刻给我们拍来非常漂亮的画面。
其实主着陆场的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要具备很多很多条件,你比如说为什么选择在这儿的主着陆场呢?它的每平方公里的人不到10个人。
卢:人烟要稀少。
白:要平整。
卢:我听说连树木都不能太多。
白:对,它的高大树木和房屋所占的比例非常非常低,还有一个副着陆场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旁边的一点,副着陆场,它的人烟更稀少,每平方公里0.65人。但是高大的树木要比主着陆场似乎多一点。
卢:附近好象也不能有河流、铁道统统都不可以有。
白:有很多很精彩的故事,相信在未来的节目当中,比如说他要带染色水、要有匕首等等,这是国际航天员通行的一个惯例,如果没有回到主着陆场,飞到另外一个地方,你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
卢:不过准备这个副着陆场主要还是因为天气的考量对不对?
白:没错,因为天气的确是瞬息万变,你说咱们可以在零部件上做到万无一失,十万无一失,百万无一失,但是天气不能有很好的操控,通过刚才我们记者介绍,天气会商的结果,未来这一两天的时间内,天气会有一个很好的好转,我想那可能正是我们航天员回家的特别好的时刻。
好,说到主着陆场也离不开航天城,因为飞行控制中心非常非常重要,他们要捕捉各种各样的信号,要做出决策的指令等等,也有观众朋友问,看你跟秀芳一会儿做体育锻炼,一会儿吃太空食品,整个控制中心,飞行控制中心你们看没看,咱们一起去体验一下吧,我们也去了。
卢: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神舟六号在发射升空之后最核心、最机密的一个控制中心,打个比方,这可以说是一个心脏地带,是非常机密的,当然也非常高兴,这是台湾媒体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
白:做一个形象的比喻的话,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之后,之后的一切控制的过程都是在我们身后的大楼里头,如果把神舟六号比作一个风筝的话,那条无形的线牢牢的拴在这栋大楼的人的手里头,它的飞行的姿态,飞行的安全,过程中的各种指令都要由这里发出,所以我们两个走进去看一看,作为外行也许只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好在有专业的人士给我们进行专业的指引。
解说:
一进门,首先迎接岩松和秀芳的就是安全检查。台湾的名嘴也好,中央台的大腕儿也罢,到了这里,都要从这个小门里过一把,书包、手机,甚至是脖子上的围巾,工作人员都要仔细看,认真查。
卢:这个安检的等级是怎么样,每个首长来都要进行安检吗?
工作人员:对,所有人都要通过安检。
卢:还是说它在平常时候的安检的任务跟最近这两天安检的任务有什么不同?
工作人员:我们一直都有安检任务。
白:每天都有?
工作人员:对,每天都有。
解说:
安检之后,岩松、秀芳就走进了飞行控制中心的指挥大厅,这里又被称为是航天飞行的中枢神经。对于秀芳来说,她可是第一位走进这里来的台湾记者。
卢:我们看到在现场有很多很多的工作人员,每个人负责不同的细节,但是总指挥他的位置在哪里?
席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总指挥的位置应该是在这个位置,这是总指挥的位置。
白:来,坐一下。
卢:有这个荣幸吗,可以试试看。这里就是总指挥的位置,他在这里可以接收到大家所以给他最新的讯息,他会戴耳机吗?
席政:都有,全部都有。
卢:这边就是首长的话筒,这边可以监测到每个地方。
席政:可以把所有的图象都传到他的面前来,每个数据。
卢:所以在飞行当中这个位置是一直有人坐在这里。
席政:一直有人。
解说:
第一次走进如此机密核心的地方,秀芳是看什么都新鲜,而对于岩松来说,他可是这里的老朋友了,从神三到神五,他都曾经来这里做过采访报道,所以岩松关心的问题很是专业。
白:如果比如说出现需要调整飞行姿态,或者哪个地方出现了故障,我们要迅速修补它的时候,谁来下达第一道指令,接下来到完成这个指令中间的时间长不长?
席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任何一个飞行过程,任何一个信号,中国、国外都无一例外,难免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异常情况,对特别紧急的,比如说牵涉到航天员逃逸救生,比如火箭、卫星或者航天员的健康出现问题以后,马上必须用逃逸火箭把他安全的救出来,这个时候时间非常短。要求我这个中心从这个事件发生,到最后把我的命令发上去,也就是10秒左右的时间,当然如果说出现的问题相对比较复杂,他并不是很紧急的话,专家们就要开会,最后的决策权是总指挥。
解说:
打个比方说吧,神舟六号飞上天之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就相当于是人的大脑了,方方面面的信息、数据会聚到这里,立刻做出分析判断,最后各种指令再一一从这里发出去。而最让岩松和秀芳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极为关键的地方,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真是不能小看年轻人啊,就是靠着他们的努力,以及一代代航天老专家们的不懈奋斗,咱们的神舟六号此时才能顺利的遨游太空。
白岩松:因为你出来好几天了,相信一定很想家,咱们在飞行控制中心里找一个地方替你问问目前台湾台北的天气情况怎么样,也一了你的思乡之情。
卢:太好了。
席政:这就是我们的气象中心。
解说:
气象中心,被称为是一个专看老天爷脸色的地方,特别是发射和返回阶段,老天爷不给好脸色,这事完成起来难度就特大。所以气象中心的任务就是要摸清老天爷的脉,找准他心情好,天气不错的时候,以使航天飞行任务能够顺顺当当的完成。
白:这次跟上次不一样,上次是他在一天之内就解决了,你们只要把一天的气侯做到非常精确就可以了,这次他是一个时间的一个断面,就要求你们都要有准备,这个难度有多大?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气象中心工作人员:从气象来说应该是一个中期预报,我们有主着陆场,我们为什么要起用副着陆场,就是防止主着陆场天气当时受到影响不满足回收条件,我们在副着陆场也可以回收。
白:什么情况天气叫不符合返回条件,遇到什么样的天气必须要换了。
工作人员:举个例子,地面大风,在目前是季节转换季节,秋冬季节转换,我们北方主要以大风为主,如果地面大风超过15米的大风的话,就不满足飞船回收条件。
解说:
虽然对于几天后飞船的返回,专家们已经设定了一个副着陆场以备万一,但我们还是希望这些天位于内蒙的主着陆场能够保持好天气。
白:作为从台湾来的女主播第一次用两天的时间走进航天城,我想一定有很多很多感触。
卢:我最感触的是这次我竟然来自台湾,而可以进入到机密的核心地带,我想这显示了大陆对于这次非常开放的一个态度,而且更加印证了是胸有成竹的,因此才敢让台湾媒体带着我们的摄影机,带着我们的麦克风进去。在过去,这几乎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白岩松:你刚才在片子里头也谈了一点走出飞行控制中心的感受,我在这儿要问的是,刚才那是观点型的感受,从你切身的感受呢?
卢:从主观的切身感受来讲,我真的是希望这两位航天员一定平安归来,因为你看到在他们背后有这么多专家,气象专家,故障专家,什么什么专家,所有的人共同在做这件事情,你可以想象大家所付出的心血结晶有多么巨大,两位航天员的平安归来,我相信多少人在帮他们鼓鼓掌,在背后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所有人的心血结晶在那一刹那实现了。
白:我估计你的感受跟我一样,好象每次一走进那样的地方,不自然的说话就要很小声,说完话都要顾忌一下有没有影响到别人的工作。其实当时还没有发射,但是总会觉得如果我们哪句话没说好影响人家的口令。
卢,对,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特别是在大的屏幕上看到地球,看到了世界地图,那个感觉真是高科技。
白:接下来我们看看今天我们做的调查,展现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第一个我们是跟新浪网进行合作调查,四个小时内将近3000人在网上参加了调查。第一个题目是神六期间您对航天知识的兴趣是否有所增加,这两天直播嗓子开始不给劲了。
卢:88%的人回答是有的,12%的人回答没有,这是很小的区块。另外一个我们看到如果有增加的话,你通过什么方式满足自己的兴趣呢?49%的人说他们是通过上网浏览的方式增加,另外33%的人说是通过收看电视直播,还有8%的人是通过报纸、杂志等等,还有5%的人更进一步,他们跑到图书馆去看书。当然也有是通过像是广播、去天文馆等等其他方式解决。
白:我现在的故障还是没有解除,但是估计很快就好了。怎么说呢,很多朋友的这种科学知识的增长,这种兴趣明显增加,我估计无论在台湾,还是在大陆,这几天针对太空的提问,十万个为什么肯定无数的多。
卢:不要讲别人,光是一个小小的鸡蛋可以引发无穷无尽的想象,鸡蛋就可以编出一本册子,上太空前怎样,上太空后怎样,不要说白菜、萝卜,所有上去的话我们看到书肯定是厚厚的一大叠。
白:我这儿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很有意思,就是14号的凌晨跟15号的凌晨,两次在北京的国家天文馆的兴隆基地观测到神六划过了,然后天文爱好者的兴趣就明显增加,但是请注意,它是一个专业的天文馆,观测到了这个。所以有的时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划过这个城市,天气状况,这几天,我不知道台北的天气怎么样。
卢:台北一直到今天9点以后才开始慢慢放晴,之前都是阴雨绵绵的。
白:假如今天晚上有划过,或者明天早上,或者是后天,因为离返回的日期越来越近,如果明天有什么消息你应该赶紧通报一下。其实离返回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大家心里头可能所累积的祝福就越来越多了,对于一次神舟六号整个两人多天的发射过程中,当然返回的过程是最牵动人心的,通过我们今天的节目跟主着陆场的记者冀惠彦的连线,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用他的话来说万事俱备,在这里,我想我跟秀芳在制作“两岸看神舟”节目的过程当中,我们现在都是把最大的祝福留给这最后的一刻,相信一切都会非常非常的顺利。好了,非常感谢收看我们今天的“两岸看神舟”,明天同一时间咱们再见。
责编: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