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日关系:“经济主义”时代勿轻言战事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7日 10:25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消息:自今年初开始,中日两国政府和民众围绕中国在东海开发建设“春晓”油气田的对立情绪明显增强。有关中日可能因为东海油气资源而发生冲突的新闻报道,使得国内一部分民众主张向日本开战、以武力解决中日领土争端

  并借机向日本复仇的情绪陡然高涨。令人关注的是,在此过程中,一些学术界人士也积极参与进来,认定日本军国主义正在“再次扩张崛起”,中日两国之间的“历史性冲突”必须要用战争方式(实际上是指“中国战胜日本”的方式)来解决,并呼吁“战争胜负将决定历史进程”!我认为,这些学者的观点对于正确处理当今中日关系来讲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在二战结束以前,每一次改变国际关系的大国之间的战争,几乎都与领土争夺相关。足以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大国之间各种矛盾的最终解决,也主要是依靠战争的胜负来决定。但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在国家的军事边界、信息边界和经济边界都被大大弱化的情况下,特别是当跨国公司使得土地某种程度上成为全球流动性生产要素的时候,当今世界已进入“经济主义”时代。

  “经济主义”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世界各国日趋全方位的经济交流、分工所形成的日益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经济关系成为国际关系的基础,经济利益成为大国之间利益纷争的主导,而且随着经济交往的增多各种国际摩擦也将更加频繁和广泛地出现,但其最终解决手段或渠道是国际磋商、谈判和协调,而不是诉诸战争这样的暴力手段。

  具体到中日关系问题,日本人对自己的文化劣根性有一个很精辟的概括,就是“岛国根性”:狭隘、对外部世界敏感和崇拜强者、鄙夷弱者或者说恃强凌弱。所以,当你是个弱者时,日本在你面前必定抱着岛国的强者心态,而当你成为为其崇拜、模仿的强者时,它便会表现出岛国的弱者姿态。因此,中国人对待日本以及中日关系的历史或现实问题,没有别的方法,就是彻底贯彻小平同志的理念:发展是硬道理。

  谈及发展,必须清楚是怎样的一种发展,是在什么样的环境或条件下的发展。如上所述,在当今以“经济主义”时代的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必须在战略上谋求和平发展,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经济发展。我们必须在这样的战略理念下认识和处理当今时代的中日关系。

  美日同盟的军事目标无疑是针对中国的,因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必将加速军事力量的现代化,打破美国作为霸权国家所试图维持的地区势力均衡。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以“经济主义”为特征的现代国际关系中,大国之间的任何手段包括军事手段都是一种博弈工具,是为谈判桌上的相互妥协、让步或斗争服务的。

  中日两国间在东海海域划分及油气田开发等方面的争端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各种国际法与现实的矛盾和相互间国家战略的博弈,但双方的“底线”应当是大致相同的,这就是“搁置争议,合作开发”。而目前双方的所有举措,包括军事部署,不过是为了在实现这个“底线”的过程中占据更为有利的谈判位置。中国必须保持与经济实力相应的国防力量,但这不仅仅是保卫国家安全的唯一手段,而且也是一种处理各种国际关系问题的博弈手段。

  要确定国家发展战略,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国际地位。现阶段,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日益崛起的新兴的贸易国家,在政治上,中国则首先是一个地区大国。脱离自身地位及其实力去思考或制定国家战略,将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90年代以来,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愈重要的作用,地区局势总体上正在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该地区任何不利于和平的事态都将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为区域外势力的干涉提供借口。

  所以,将发展军事力量等同于发动战争,或依靠军事力量的强弱书写历史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中国必须通过和平的经济发展,实现自己的强国梦想。只有这样,才会不仅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而且也将迫使日本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依赖。

  古希腊人的理性是他们为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源泉。当时的著名史学家色诺芬曾多次被卷入战争,但他却坚定地认定“以武力征服别人的人会以为人们会长期屈从于他们的威力,但真正长期的征服靠的是自愿地服从比他们自己强的人。征服一个国家的惟一方式是宽大仁厚”。古希腊人的这一认识应该对我们处理当今中日关系有所启示。(作者: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李晓)

责编:张丽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