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评析中美关系:一盘最难解的棋局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7日 09:01 来源:

  新华网10月17日消息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发表韩咏红撰写的文章,从复杂的角度分析中美关系。文章说,在中美这一对当前和未来超级大国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对抗,复杂程度史无前例。世人最多只能指望“冷和平”,最坏情况则是军事冲突。文章问道:中国能否超越历史,创造一个“和平崛起”的先例,

  如同它以27年取得今天的成绩一般,令世人惊叹?

  在美国霸业史上,三个主要对手(英国、德国与苏联)代表的都是欧洲的阳刚文化。中国的“阴柔”,是美国所不熟悉,难以捉摸的。

  在中美这一对当前和未来超级大国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对抗,复杂程度史无前例。世人最多只能指望“冷和平”,最坏情况则是军事冲突。

   猪肉多少钱一斤?

  美国财长斯诺本周在中国访问,美国经济首脑的这趟中国行,被一些人称做“事实调查之旅”:在8天时间里,斯诺走过中国东、西、北三个地区,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到西部工业城市成都;从人口不到4万人的小镇,到四川民航飞行学院;最后回到北京与中国领导人做高层接触。

  在与中国进行更多磋商谈判以前,美国的金融代表团显然有意要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尤其是内陆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斯诺这趟访华不乏“深入群众”色彩。据报道,斯诺走访成都木兰镇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了解合作社在中国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还和农贸市场的摊贩交流,询问“猪肉一斤多少钱?”。

  斯诺的访问,启动了新一轮中美高层的频密接触。今年中以来,两国领导人的互访动作始终不间断,美国国务卿赖斯、副国务卿佐利克、太平洋舰队司令法伦先后造访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上个月中也与布什实现了纽约会晤。

  双方密切接触的态势10月进入小高潮。美国三个财经要员斯诺、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与美国证券交易会主席考克斯访中以后,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将在本月18日至20日实现他2001年上任以来的首次对华访问。

  下个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估计也将拉近两国关系。

  不过,这种密切的来往和“亲密”还有明显距离。中美高层频繁相互“摸底”,可能说明双方还摸不到彼此的“底”。

  影响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不明朗因素是:美国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对华战略。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发展方向,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在外界看来也不够明确、透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项目主任朱锋受访时则说,频繁的高层互访只能说明两国关系“重要”,并不表示关系“亲密”。

  正因为关系不亲密,缺乏常设性沟通机制,领导人才需要这样“跑来跑去”。

  是敌也是友

  当中国官员与学术界在思考中美关系发展时,往往抱有这样的共同认识:历史中每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所引起的世界权力版图改变,无一例外都随之以重大人为灾难。要避免类似灾难重演,很大程度取决于美国与正崛起的中国之间的关系,中美在今后数十年以及更长时间里是合作还是对抗,将决定本世纪的历史。

  这种认识使学者们更审慎看待中美关系发展,对于这种关系的现状,一种看法认为中美关系正处于面向积极的微妙转型。此外,也有受访者强调“关系复杂”一词。“复杂”的说法,应合5月底布什对中美关系的论述。

  中美关系在911事件后,经过了4年的稳定期。两国经贸日益紧密,中国商品填满美国超市购物架,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也融进了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美在朝核问题上几乎是“盟友”,在伊朗问题上美国需要中国配合。

  另一方面,来自美国的“中国威胁论”始终没有停歇。美国对能否保持其唯一大国地位的担忧经常转化成为对华关系的话语和具体政策,这造成中海油在收购优尼科案中铩羽而归。在美国国会的辩论中,人民币币值、中国纺织品经常成为攻击中国的话柄。

  在更为敏感的军事领域,五角大楼今年的《中国军力报告》将中国刻划成野心勃勃、热衷于军事准备的大国。本周,中国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后,马上有美国战略专家提出中国的航天事业未来可能挑战美国的太空领导地位。

  清华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楚树龙受访时说,中美关系自冷战结束以来,仍处于不确定中。中美究竟是友好合作还是矛盾对抗,都不确定。

  从中国的角度看,美国始终没有明确其对华战略,美国政府则认为中国一直在发展变化,中国自身走势不明,美国相应的对华政策也就无法确定。在两国关系中既有接触、对话、合作的一面,不过,在一些议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方面,两国间也互不相让,甚至斗争。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在国际关系史中没有先例。

  然而,“复杂”不是可以乐观的理由。“复杂”关系里蕴藏的多种因素,任何一种发展导向的可能性都存在。

  现在与未来大国间的疑虑

  在观察中美关系的时候,金灿荣提到美国的经验。

  他说,美国历史上的三个对手:英国、德国与苏联,三者皆代表欧洲的阳刚文化。而带阴柔文化特征的中国,恰是美国前所未遇的对手。全新的历史情况,决定两国关系不能以西方一般简单生硬的标准理解。

  美国与中国,都必须学习与这个对手相处,熟悉彼此的环境与话语。斯诺等美国官员频密访华,表现出美方加强认识的意愿,也说明布什总统所代表的“现实派”在美国政坛占据上风。

  中美如何增信释疑?楚树龙提出,中国至少可以把自身实行军事现代化的目的说清楚,提高透明度以消除外界的疑虑。

  吊诡的是,中国非但不是野心勃勃的“军事家”,反而是谨慎进入现行秩序的国际新成员。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纪梭在他的著作《超越纯真年代》里这么写道:中国所做的几乎任何事情,都不会影响美国的稳定。相反的,美国能做很多事情来造成中国不稳定。

  这是两国实力差距的现实。出于对自身脆弱性的敏感,中国不可避免地会寻求其他方式来取得与美国的实力平衡。在美国看来,中国在东南亚、拉丁美洲广交朋友,中国与俄罗斯、东欧等进行能源合作,不论有意无意,都可能导致对美国领导地位的威胁或挑战。

  同样的,美国宣称对台湾的“义务”,据中国学者评估也同样产生遏制中国的效果。

  古话说“一方涨,一方消”。围堵和遏制中国崛起的声音,背后存在同样的逻辑。在国际学界有种看法,认为相对力量的转变必定导致冲突。这一观点意味着,在中美这一对当前和未来超级大国之间,人们最多只能指望“冷和平”,最坏的情况则是军事冲突。

  中国能否超越历史,创造一个“和平崛起”的先例,如同它以27年取得今天的成绩一般,令世人惊叹?

  学者告诉我们,美国的对华战略基本架构是维持全面的接触,维持建设性的工作关系,另一方面,对中国的军事发展、台湾问题,中国的战略影响仍维持警觉性的关注。

  朱锋说:“(中美)一些基本的了解还是有的,只不过,各自永远都抱有疑虑。”

责编:张丽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