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右)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左)在对话前握手。当日,首次中美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
新华网专稿:美著名专栏作家法里德?扎卡里安最近在将于8月15日出版的一期《新闻周刊》上撰文说,分析一下最近发生的两起事件,人们就会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人处理美国问题远比我们处理中国问题来得高明。文章题为《在面对中国挑战时处理不当》,要点如下:
本月初,中海油放弃收购优尼科公司。它这样做是因为担心美国国会反对这项交易的呼声会越来越高。这项交易本来就不可能给予中国对石油供应的特别控制权。
重要的是,美国扼杀这项交易已经向世人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它表明,美国不会容忍中国经济的崛起,而希望加以遏制。它同时还表露出一种虚伪。多年来美国一直力促世界各国将自己的能源部门向外国投资开放。尤其是我们还一直咄咄逼人地向中国和俄罗斯阐述这一点。
每当其它国家主张贸易保护主义的官员想阻止美国或其它国家的公司参与竞标时,美国人就会表达出有关国家安全的种种不安。如今他们已经开创了一个完美的先例。假如优尼科并购一事产生的影响是将各国能源部门封闭起来不让外国投资进入的话,那么因此给美国利益造成的损害大概将超过扼杀这项交易可能带来的好处。它还将放慢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速度,这对美国经济而言不是什么好事,无论是出于经济还是政治考虑。
现在再来看第二起事件,即最近宣布的今年1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东亚首脑会议。出席这次首脑会议的有东南亚国家,外加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换言之,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东亚国家领导人的聚会,而是亚太地区重要国家都出席的一次较广泛的首脑会议。但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却被排除在外。尽管美国是该地区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但它却没有收到邀请。这是美国第一次被排除在这种论坛之外。
这就是中国挑战的实质所在。这不是它为囤积世界能源产品而作出的粗浅尝试,而是为在亚洲确立自己的主角地位而悄悄作出的努力。中国奉行这种战略的方式并非发出大声的威胁,而是让该地区的其它国家明白自己对它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请看一下印度尼西亚态度的大转变。10年前,印尼官员一谈到他们关注的安全问题,中国通常是最令他们不安的国家之一。如今,他们谈到中国时把它当作一个合作伙伴。
中国的发展战略不同于日本。当年日本崛起时,采用的是一种掠夺性战略,将自己的产品和投资推向其它国家,而同时又紧紧地关闭自己的市场。中国的做法恰好相反。它向外国贸易和投资开放市场。结果是,从巴西到澳大利亚等国的经济增长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市场。中国正在使自己成为一个对世界不可或缺的国家。印度一直对中国的崛起抱有戒心,而且被认为是对这种崛起的一种抗衡力量。即使是印度也不会忽视这种现实。三年之后,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将是取代美国的中国。
布什政府看来并不懂得在面临这一新挑战时如何进行处理。过去三年,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使美欧关系遭到重创。如今他又腾出手来试图插手亚洲事务。他的起步笨拙到了极点。他最近在新加坡发表演讲时对中国不断增加的军费开支大肆抱怨。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因素,但拉姆斯菲尔德的处理方法太蹩脚,反倒促使人们加以反驳。
新加坡《海峡时报》是报道拉姆斯菲尔德讲话的几十家外国报纸之一。它指出:“美国年度军事预算超过4000亿美元(如果加上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开支接近于5000亿美元),几乎占全球军费开支的一半。”亚洲人现在谈论的不是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反倒纷纷说拉姆斯菲尔德是一个妄想狂。
对世界来说,中国的崛起既提供了巨大机遇,又构成了巨大挑战。但是,这种机遇和挑战都是新的,而且相当复杂。华盛顿有些人――如拉姆斯菲尔德――似乎认为,这是冷战的再现,中国现在将充当苏联当年的角色。这种看法不仅是对现代中国的误解,也是对我们当今生活的这个世界的误解。
责编: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