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8日 10:33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网记者 冯春梅 何聪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惟吾德馨。”杨业功擅长以诗言志,他填写的这首《公仆铭》,不仅是他为官的心得,也是他为官的真实写照。
原则面前不动摇
一天傍晚,忙碌了一天的杨业功回到家,刚想在沙发上靠一靠,就被一阵敲门声惊动。
推门进来的是某旅副参谋长,提了一袋子礼物。他和杨司令是同乡,已在现任副团职位置干了4年,想借到司令家看望的机会,请杨业功在他提职问题上说说情。
杨业功耐心地对这位同乡进行了一番说服教育:“有能力不用跑,没能力跑也没用。我的权力不是私有财产,绝不能为私人谋福利。”这位同乡被说得心服口服,带着礼物离开了。
15年前,杨业功当旅长时就在自家的门楣上挂出一幅四个字的“挡箭牌”―――“携礼莫进”。
一位发射连连长从老家带了一些特产来看望杨业功,被当场堵在门口。杨业功说:“如果你不识这些字,说明你不能当连长,撤;如果你识字,那你明知故犯。”这位连长终于领教了杨司令的厉害。
坚持原则,掌权为公,是杨业功的一贯作风。他认为,领导自身严、形象正,就能底气足胆子大,就能带出部队良好的风气。
心底无私天地宽
2004年4月,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的杨业功,躺在病床上对妻子杨玉珍说:“你现在就回去,把我的车交了……”
几天前,杨业功被任命为第二炮兵副参谋长。不在其位,不沾其利,离开基地之前,他要把身边的东西交得清清白白、干干净净。
杨业功的清廉在基地有口皆碑。他在去世前的一份述职报告中写道:“我家四口人都拿工资,我的月收入3000多元,家庭月收入6000多元,总存款年年上升,属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小康家庭。”
杨业功喜欢写书法。有一次,一名基层干部带来一些优质宣纸。他半开玩笑地说:“用你送来的宣纸,我心里不安,肯定写不出好作品!”后来他说:“共产党员的党性不能在一张宣纸上失守啊。”
有人对此不理解:都什么年代了,收点礼品就是不正之风?杨业功说:“收点别人的东西算不了什么大事,但把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丢了,把群众的信任丢了,这就是大事了!”
杨业功把金钱看得很淡,他曾说:“我没有很多钱,但有很多钱也买不到的东西,我是一个清贫的‘富翁’。”
就在生命垂危之际,杨业功也固守着自己的金钱关。2003年11月,他到上海动手术前,专门向家人和工作人员交待:家属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受礼品和现金。手术后,转入南京进行后期治疗,部队招待所经常熬点鸡汤、鱼汤给他滋补调理。没想到,离开南京时,杨业功掏出2000元钱交给招待所所长:“谢谢你们的照料,这就算我交的伙食费吧。”
一生简朴留典范
杨业功的家在基地被称为“将军府”。这是个简朴得让人有些惊诧的“将军府”。
走进杨业功的家,看不到一样像样的家具,也没有任何名贵的陈设。一套上世纪80年代的老沙发,盖着一条陈旧的棉毯。一张结婚时用四个箱子拼成的大床,已经睡了31年。床头柜上自制的台灯座,竟是用旧乒乓球拍、开关和电线等零配件组装起来的。厨房的碗柜里,一个掉漆的搪瓷碗已经跟随他戎马生涯35年,那是他刚提干的时候买的,从排长到将军,他在家吃饭的时候都是用的这个碗。
艰苦朴素,不少人把它当作一种标准,在杨业功那里却成了一种习惯。
基地的许多机关干部想起和老司令出差的日子,仍历历在目。有时,他在下部队路途中,吃一碗三五块钱的面条,就感到很满足;坐火车,买不上软卧就坐硬卧,硬卧买不上,硬座也要走;住宿更不讲究,经常为省钱把大房间换成小房间。
杨业功是将军,在生活上他却很少把自己当高级干部看待,常和官兵同甘共苦。有一次,他和出差的随行人员在宾馆住宿,为节省开支,他吩咐参谋都安排住两人的标准间,而且提出自己和司机住在一起。司机说:“您是将军,我是战士,哪敢和您住一起。”他执意坚持,司机只好服从。
杨业功生活节俭,很多人说他“抠”,但他是对自己“抠”,对别人却是很大方。
基地驻地地处贫困山区,经济非常落后,不少学龄儿童面临着失学的困境。有一个小女孩叫孙思雨,因为家庭贫困,小学刚上了三年就要辍学。杨业功知道后主动寄钱支付了她全部学杂费,帮助她完成学业,还经常打电话关心她的成长进步。
在湖北应城老家,他还资助了一名失学儿童,一次就寄了3000元,就在去世前两个月还嘱咐妻子寄去1000元。
杨业功在父亲去世时写过这样一副挽联:“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清嘉风。”这既是他对父亲勤俭人生的概括,也是对自己勤政为官的勉励。
少将杨业功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责编:王丽华